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留守老人:孤独的白发守望者

桂林日报 2014-06-16 13:15 大字

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比较单调,农闲时间老人们便坐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

▲农村留守老人闲不住,多数留守老人还坚持干农活。

?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还坚持劳动自力更生。图为70多岁的邹国英老人在削马蹄挣钱。

?郭太友老人背着一捆干稻草走过村里寂静的巷子。

▲儿子们长期在外打工,68岁的老人郭太友与老伴留守在家。

□本报记者汤世亮实习生李睿文/摄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背井离乡进城务工,一个个守望家园的苍老背影愈加显得孤独无助,这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被人们称为“留守老人”。据相关报道,去年我国农村留守老人数量已近5000万。尽管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境遇有了一定改善,但他们在精神压力、生活现状、晚年养老等方面与城市老人的差距仍然很大,长期的贫困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孤独封闭;远离现代科技和社会,更让他们与外界几乎隔绝。与城市老人相比,乡村留守老人不仅要劳作于田间地头,有的还要承担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老人们在身心疲惫的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和孤独寂寞的煎熬……

1 现状:农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人独守空村

5月下旬,午后的一场阵雨让兴安县高尚镇荒塘岭村原本炎热的天气变得凉爽起来。这是一个背靠大山前挨小河的小村庄,新修的水泥路一到村口便戛然而止,代之的是黄泥土路,与之对应的是随处可见的土黄泥砖砌成的低矮房子,难得见到的几座新建的楼房连外墙面都没有粉刷,主人便住了进去。走在村子里曲径通幽的小巷中,偶尔会传来几声狗吠,除此之外便是一片寂静。

在村头,记者遇到村里的几位老人,他们有的在田里犁田,有的则挑着箩筐在给地里的蔬菜施肥。进到村子里,一路上除了见到几个还没有上学的儿童之外,一个年轻人都没有见到。“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守着家了。”在一老式的四合院中,头发灰白的郭长生正坐在院子里跟同村的其他3位老人聊天——— 由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午后坐在一起闲聊成了郭长生一天中说话最多的时候。“村里人越来越少,找个讲话的人都难了。”郭长生叹息着说。

60出头的郭长生育有3个子女,现都在外打工。“在家就是种那几分田,只能保住嘴巴,孩子要读书,不出去怎么行?”郭长生有些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全村600多人,其中年轻人80%以上都去广东、浙江打工了。郭长生还有个身份就是村里的村支书。“年轻人都在外面,连选个村干部都没有人了。”郭长生乐呵呵地笑着说,两颗门牙早已“下岗”。

而在荔浦县东昌镇安静村委,留守老人同样普遍。记者来到安静村大德屯邹国英家中的时候,已经76岁的邹国英正坐在家中的新房中削马蹄———说是新房,其实也不过是刚建好了框架,墙面连水泥都没有粉刷。“他们都在广东打工,我一个人在家看着家里的几分地,带着这个小孙女。”邹国英说着指着一边的小孙女说。邹国英的小孙女4岁的时候不小心把左脚弄残,走路不方便,照顾小孙女的担子就落在了邹国英身上。“我还能动,就帮他们(邹国英的儿子、儿媳)减轻点负担,他们出去打工多赚点钱,不然一家人在家里什么钱都赚不到。”邹国英告诉记者,如今她每天除了削几十斤马蹄外,还种了两亩田。

“这在我们村里很常见的,年轻人在外打工,老人带着孩子在家种地。”一旁的安静村村支书李华球介绍说,安静村委25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700多人。“我们村百分之八九十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邹国英这样的留守老人占全村老人的一半以上。”李华球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到2002年左右达到顶峰,有些年轻人甚至把家里的老人一起带到打工的城市。虽说这几年沿海城市的加工业发展转型,大批农民工返乡,但真正回来留在家中创业的是少数。“都过惯了城市生活,农村的生活对他们来说都太不适应了。再说,在家种田赚不到什么钱,回来的没多久又想法到其他城市去谋生了,照样留下老人在家。”李华球说。

2 调查:老人大多生活清苦,种田带孙辈忙忙碌碌

在荒塘岭村众多的留守老人中,68岁的郭太友是其中的一员。记者见到郭太友的时候,他刚往猪圈丢了几捆干稻草,独自一人坐在屋前抽烟。他满脸皱纹,头发发白,还没到70岁一口牙齿已所剩无几,戴着的一副老花镜与他的穿着有些不相称。“他们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就我和老伴两人在家呢。”郭太友说。郭太友夫妇俩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在广东和浙江打工近十载,只有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才会回来住上几天。

问起两个儿子在外做什么工作,郭太友也说不清,只说得出他们打工地点的大概位置,但工作不太稳定、收入很低“一年到头也就寄两三次钱回来,平日里就一个月打几个电话回来。”郭太友说,自从两个儿子外出打工,他和老伴两人已习惯了留守的老年生活。对于两个儿子每年能给他们寄多少钱回家,郭太友却没有太多埋怨“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难处,在大城市租房要的钱多,柴米油盐也要钱,不容易!现在就担心大儿子30多岁还未娶妻,我老了,也管不着他们年轻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郭太友叹息着说,“我们家那么穷,哪家姑娘愿意来哦?”

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郭太友前几年跟老伴在家还种田养猪,农闲时间帮别人打点零工,一年下来不仅不需要儿子拿钱养他们,他们一年还能存上几千块钱。“总要看着他们结婚成家了我们才安心。”郭太友说。然而,郭太友夫妇的努力付出并未让他们的愿望实现,至今他们的两个儿子都还没成家。相反,多年的辛勤劳作,已让郭太友和老伴的身体无法继续坚持劳动。“这两年我们已不种田了。”郭太友告诉记者,两个儿子每年会寄回两三千元钱,再加上偶尔帮别人种一点橘子树的微薄收入,平均下来他和老伴每月总收入还不到500块,却得支付日常的一切开销。“有钱多花,没钱就少花呗!”郭太友无奈地说。为了减少开支,老人在住房附近的一小块空地上种了一点小菜,记者跟随郭太友到菜地上,只看到零星的菜,郭太友说这些已经够他们夫妇吃很久了,自给自足会省下不少开销。每天早上,熬一锅白粥,炒上两盘青菜,就足够他们吃上一整天了。

与郭太友夫妇一样,同为荒塘岭村留守老人的郭荣桔夫妇的生活也十分清贫和单调。记者见到郭荣桔的时候,他正从地里回来,坐在堂屋的木凳上看电视,电视的声音比较大,还没进屋就远远地听到了电视里传出的声音,而他的老伴陈秀英则蹲在简陋的厨房中烧火做饭。“平日里没事,我又没地方去,就只好看电视打发时间了。”郭荣桔笑着说。今年74岁的郭荣桔和70岁的老伴陈秀英育有一儿两女。这几年,儿子和女儿相继外出务工,就留下郭荣桔和老伴带着两个小孙女在家。

“我们也希望儿女们能留在身边,至少家里看起来不这么冷清。”过惯了大家庭生活的郭荣桔,对于目前与老伴过的这种形影相吊的生活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在两个小孙女不在家时,他和老伴两人在家就显得更加孤独。“生活苦点都无所谓了,但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在记者采访的留守老人中,郭荣桔是少有的几位反对儿女外出打工的老人。但他的反对并未起到效果,儿女们都以生活需要为由纷纷外出打工。“我不希望他们寄多少钱回来给我,我只希望他们每年能多回家几次。”郭荣桔说。平日里见不到儿女们,郭荣桔看电视的时候也会留意儿女们打工所在城市的天气和新闻“虽然见不到他们,但总想了解与他们相关的一些事情。”郭荣桔说。

但在平常生活中,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让郭荣桔和老伴去品尝老年留守生活的孤寂。“我们要种田,还要照顾两个小孙女呢。”多年的劳作,陈秀英的背已不能挺直了。如今,两个孙女年龄还小,没到读小学的年纪,每天都寸步不离地跟着爷爷转。孙女们还小不懂事,调皮、生气甚至闯点小祸是常有的事情,劝架和调停是老人们常做的事。两位老人每天照顾这两个小孩子就已经很劳累了,却还要耕作家里的田地。“自己家的田,总要种的,总不能丢荒了吧?”郭荣桔说。在他看来,种田不仅是一个农民养活家人的手段,更是一个农民应该坚持的本分。

快到晚饭时分,在一阵吵闹欢笑中,村子里的一些小孩放学回家了,孩子们经常会来到郭荣桔家跟他的孙女们玩耍,孩子们撒开黑脏开裂的脚丫,噌噌噌地跑进伙房。这时,伙房里正在煮白粥的奶奶,会把他们叫出去,让他们去外面等,怕小孩被柴火的烟呛着。“我们偶尔会买点肉,再苦也不能让孙女们受苦,平时能吃饱就行了。”陈秀英说,他们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得起床给孙女们做早餐了,因为他们还要赶着忙农活。陈秀英每天早上会熬好两大锅白粥,作为孩子们的早餐和午餐,晚餐才会炒点青菜。这样的日子是漫长的,全家团聚的日子只有过年的那短短的几天,一年中的其他日子都是两个老人在持家。煮饭、种田、照顾孙辈,他们一忙就是一整天。

3 问题:谁来给农村留守老人养老?

对郭太友和郭荣桔这样的农村留守老人来说,他们的明天似乎已可以预见———在村里孤独地老去。但对于这样的命运他们已无从抱怨,他们只祈求自己身体健康,不要成为在外打工或工作的儿女的负担。“其实只要我们身体好,日子也还是过得下去的。”郭太友说。但现实的情况是,人年纪大了,身体的各器官也会出毛病。郭太友和老伴均已年过花甲,自己身体虽无大病,但是老伴一直有糖尿病,因此也有很多的困扰。因为家庭贫困,生活也比较艰难,郭太友说:“昂贵的医药费我们也负担不起,不敢打针,自己注意点身体,就不会有事的。”

即使真的出了问题,这些老人也不敢指望在外的儿女跑回家来照料。郭太友告诉记者,村里一位老邻居曾因上山干活的时候摔了一跤,右腿摔骨折了动弹不得,他的儿女回来照顾几天,留下些医药费就继续出去打工了,留下同样年老体弱的老伴来照顾他。“做儿女的也是没有办法,不出去打工,医药费又怎么办?”郭太友说。

郭太友明白自己和老伴都要面对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再过几年身体不好,动弹不得的时候,谁来给他们养老。面对这一问题,郭太友直言不讳,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他老得动不了了,还不如早点死掉,免得给儿孙增添负担。而作为桂北传统的农村人郭荣桔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现在年轻劳动力太少,老人去世后抬灵柩的人难凑得齐了。

父母养老的问题,对那些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村年轻人来说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现在父母身体还硬朗,自己能照顾自己,再过几年他们老了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怎么办?”

同样在高尚镇荒塘岭村,记者通过手机联系上了村里的年轻人阿亮。“80后”阿亮是家里的唯一的男孩,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结婚后,他曾尝试将父母接到广州一起生活,怎奈父母习惯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在大城市生活一点也不习惯,没几天就在城市里待不下去了,父母二人便回到了高尚老家。

“过去农村老人都是跟自己的儿女生活在一起,养老主要是经济上的问题,而现在养老不仅仅金钱就能解决问题的。”阿亮告诉记者,自己在广州一年的收入也不少,“我现在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寄钱,父母的生活不会有问题,但我知道他们精神上很孤独。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去年冬天,阿亮的父亲在家做菜时,突然倒地不起口吐白沫,吓得阿亮的母亲手足无措,好在当天阿亮的堂哥正好从外地打工回家探亲,急忙赶到家里把父亲送到镇里的卫生院,父亲才保住性命。“虽说这次父亲保住了性命,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但父亲这次的突然发病,让我对老家父母的养老问题担忧不已。”儿女都不在身边,以后遇到此种情况怎么办?阿亮苦笑着说,“我们又不可能放弃城市里的工作回到农村来生活,实在到了父母走不动的那一天,再说吧。”

新闻推荐

桂林“房·车节”巡展在兴安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李山杉记者周文俊)6月27日,伴随兴安县第四届主题原创文艺演出大赛精彩纷呈的节目演出,为期3天的桂林“房·车节”兴安巡展活动也在该县银杏广场闪亮登场。当...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