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最美乡村医生”荣誉,谢氏父子却说:“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
?多年的行医中,谢本合不知走了多少山路,翻越了多少座山岭。
2013年2月19日,本报记者走基层特别报道《谢氏父子:愿为深山百姓守护健康》,报道了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乡村医生谢序忠、谢本合父子50年如一日,两代人坚守,为山区村民带来健康的事迹。当时文中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来自官方的表彰只有一个,但来自民间的“表彰”可不少。在谢序忠的草药铺子里,挂满了红彤彤的锦旗,这都是村民对谢氏父子的赞誉与敬意。
2014年3月11日晚,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一点,不曾想一个巨大的荣誉不仅让谢氏父子激动不已,也让首次报道谢氏父子事迹的本报记者惊喜万分,当晚中央电视台把2013年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医生”的奖杯颁给了谢氏父子,“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短短几个字,是对谢氏父子最好的褒奖。
□本报记者汤世亮韦沙妮娜文/摄
3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十套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上,当来自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的乡村医生谢序忠从孙子谢涛的手中接过“最美乡村医生”的奖杯时,台下掌声雷动。大山深处默默行医50年,为当地百姓解除无数病痛,一座“最美乡村医生”的奖杯是对谢序忠和他儿子谢本和两人50多年行医的最高奖赏。“这是我一人中最大的荣誉,我要继续做好乡村医生的本职工作,守护村里老百姓的健康。”谢本和获奖后激动地说。
记者走基层,找到了谢氏父子这对“最美桂林人”
一个贴着红十字图案的医药箱,一双磨损得破旧的鞋,这是谢本和给漠川乡艳林村村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2013年2月记者在走基层采访的过程中,发现当时的谢本和正在兴安县漠川乡长洲村委街上开的一家小诊所里给病人拿药。“这里的药总比别的诊所便宜一两块。我咳嗽,他给开了两块钱的药;我弟弟身体不舒服,他琢磨半天,开了8块的药方子。一共10块钱。”过来看病拿药的村民叫陈久月,是附近杨迴崎村人,平常有病痛都来谢医生这看。“现在10块钱能买个啥?”陈久月说。村民的好口碑引起了记者极大的采访兴趣。
面对记者,谢本合憨厚地咧嘴一笑:“乡村医生,要是发病人的财,是没良心的事情哩!”由于祖上通晓中草药的药性,谢本和的父亲谢序忠耳濡目染,会了不少门道,村里人有病痛都会请他来诊一诊。几年下来,谢序忠渐渐地成为了村里人口中的“谢医生”。爬大山,翻斜坡,走险路,谢序忠把艳林大冲岭附近的山都走遍了。谢本合自幼跟着父亲学习中医,到了20来岁的时候,还特意到专门的医学院校专攻中西医结合,拿回了红彤彤的文凭。从此,山里又多了一名医生。为了与谢序忠区别,大家喊谢本合“小谢医生”。
记者当时采访时,谢本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界背村有患者想复诊。谢本合拿上医药箱,匆匆往患者家中赶。在颠簸的山路上,谢本合指着前面的道路说:“如今日子是过得好了,山里也有路喽!几年前,我都是靠步行翻山的,一走就是十多里山路。像今天我们去的这个界背村,从前我去看完病,他们都留宿的。为什么?太远了呗,走进来还是亮堂堂的天,走出去就是黑漆漆的一片。”
感动于谢氏父子的事迹,记者很快写出了通讯《谢氏父子:愿为深山百姓守护健康》,并在《桂林日报》2013年2月19日3版刊登。不曾想,报道引起了社会上广泛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进行了转载。特别是去年11月底,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栏目组的记者看到报道后,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很快便赶到漠川对谢氏父子进行了采访。最终,谢氏父子从全国100多万乡村医生的筛选中成为20名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候选人,既而又从20名候选人当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医生”。在央视网“最美乡村医生”评选栏中给谢氏父子的评语是“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短短几个字,是谢氏父子两代行医50年最好的写照。
做梦都没想到获得这么高的荣誉
颁奖晚会的第二天,3月12日一早,记者再次拨通谢本合电话的时候,他正骑着他那辆摩托车赶往艳林村委界背村的路上。当天早上9点多钟,刚到村卫生院上班的谢本和就接到了村民的电话,离卫生所1公里远的90多岁的老人刘秀英肺源性心脏病又复发了,他得赶过去治疗。
“我们做梦都没想到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是在做一个乡村医生该做的事情。”登上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领奖台,谢本和和父亲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名人”。“能获得‘最美乡村医生\’,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憨厚的谢本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告诉记者,当初得知自己和父亲被评为“最美乡村医生”时,他心情非常激动,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平日言语少的父亲谢序忠也话多了起来。但高兴之余,谢本和也清楚地知道,有了荣誉,以后更要踏踏实实地为村民服务。“我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去做这些事情的,为当地的父老乡亲服务。”谢本合说。
去年12月,处于山上的艳林村卫生室刚建好,谢本合就搬到了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卫生室上班。“街上是病号多些,但山里也的确需要一个卫生室。如果街上有人喊我出诊,我开摩托车出去,也蛮方便的嘛。”谢本合说。搬来之前,卫生室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医疗设备和医用药品,连桌椅都是自己扛上来的。
“山里病号少,靠什么过活?从前开诊所也没挣几个钱吧?”记者问道。谢本合被问住了,歪着头想了想:“实在不行,我有时间就跟老父母种杉木去,他们70岁了,身体也还硬朗……”
央视颁奖晚会截图。
本报2013年2月19日刊登谢氏父子事迹的版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兴宣)为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兴安县以“四门”齐开为抓手,坚持开门搞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查摆“四风”问题,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