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青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老三届知青重访故地 再认识四十五年难以割舍的知青情怀
知青保存至今的珍贵照片,记录下了他们那一段难忘的青春成长岁月。老三届知青供图
?45年后,260余名师大附中老三届知青,从各地赶回来,参加此次集体回访。记者桂晨摄
?老三届知青和当年的房东开心聊天。记者 桂晨摄
▲五年前回访时,记忆中的土砖房还在。陈宪忠供图
□本报记者桂晨
45年前,桂林一大批十几二十岁的知识青年背起了行囊,开始了“上山下乡”历程。大家响应国家“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背起行囊上山下乡,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知青队伍,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农业生产和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45年后,都已年过花甲的260余名知青,再次回到了插队的农村,今昔强烈的对比碰撞出了他们不少感怀。知青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所经历的青春岁月,以及直到如今也从未被时光淘洗过的实干精神,给予当今社会、当下青年不少启迪。
45年后,再探“第二故乡”
“回回欢聚总欣然,弹指不知鬓发白。细数少年多趣事,践行梦想如涌泉。人生苦乐从容度,岁月蹉跎笑谈间。世上纷繁先忘却,同窗友谊记百年。”这首《七律·赠学友》是广西师大附中69班的一位知青在2月7日创作的。原来,在1969年2月8日,广西师大附中的800多名学生下放到兴安县的农村生产队,开始了他们的知青生活。这批被称为“知青”的年轻人,在农村一呆少则一两年,多则近10年。
1969年2月14日的《桂林日报》这样记载:这几天里,全市到处一片欢腾,火车站、校门口、十字街头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各学校工宣、军宣、革命师生、革命家长、街道居民、革命干部心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簇拥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高举红旗,热烈欢送首批下农村的知识青年。欢送的人群不断高呼:“向下农村的同志们学习!”“向下农村的同志们致敬!”
就在那段时间,桂林首批8000多名知识青年,唱着革命战歌,朝气蓬勃地分赴永福、兴安、荔浦、平乐、龙胜、全州、恭城、阳朔、临桂、市郊等县、郊农村。
转眼45年,弹指一挥间。2014年2月8日上午9点,260多名1966年至196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附中的老知青,聚集到附中新校区的正门,他们以班级为单位,举起班旗,拉起横幅,笑意盈盈地听候出发的号令。广西知青研究会会长、原广西大学党委书记阳国亮在出发前,对老知青们作了简短动员。“我们老知青回到曾经插过队的兴安农村看看,了解那里的农村发展情况,发扬知青精神,再为第二故乡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随后大家以班级为单位乘车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相比如今便捷的公路交通,当时大家都是坐闷罐车往返桂林和兴安,到兴安车站短则要走上十几里的路才到各自的村子,而漠川那些更偏远的地方,往返则更加艰辛。“1969年2月初刚到兴安,那时候还没过年,当时在老乡家就着漂着肥肉星子的火锅烫了些青菜就在当地过完了新年。”当年在湘漓公社的廖阿姨说,现在村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附中高35班40多名同学的知青点是严关公社的清水大队和同志大队,也就是现在兴安县严关镇的边远山村,如今整洁的街道、热闹的市场、新建的楼房等等都让知青们觉得欣喜,说起当年的知青生活,他们对当地的农民仍是满怀感激之情。
其实,不少知青对第二故乡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感,一有时间大家也会三五成群地回去看看,而这样大规模的聚会,则每五年举办一次。李欣广是广西大学经济学的教授,他专程从南宁赶到桂林,并准备在插队的地方再住上一晚。他回忆起五年前的回访,说:“当时,少部分农户已经修建了楼房,现在肯定大不一样了!”尽管五年间伙伴们霜染鬓发,见到时,不仅不叹老,还都怀惴着一颗赤子之心,对兴安的新貌处处留意与感怀。
当天中午,附中63班的同学们相聚一起,午餐虽有鸡汤、腊肉,然而,在阳国亮和同学们看来,最值得回味的就是粑粑和红薯。大家见到火红的炭火,记忆便如同暖流涌出。大家专门去集市上买糯米粑粑,据知青们说,插队每天他们上山劳动,都只能带着红薯、粑粑充饥,而最好吃最难忘的就是当时的这些简单的食物。当时物质生活不够丰富的体验成为了当下的精神财富。尽管单调,但却已经嵌入青春的记忆,成为青春不可缺少的符号。
回访之后的当天下午,各路老知青会合在兴安中学大礼堂,举行了“魂牵梦萦,知青情怀”为主题的纪念表演活动,兴安县相关领导还代表兴安人民由衷地感谢老知青把最美好的时光、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兴安,为兴安的建设和发展“持续给力”。而老知青们唱起了他们年轻时的歌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我的祖国》让大家的青春回忆此起彼伏,还跳起了最热情的舞蹈,以抒发他们越发浓烈的知青情怀,他们当年在艰苦环境中的乐观通达、胸怀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强信念从未改变,他们当年的激情、豪情、活力、朝气似乎从未改变。
45年岁月,慢慢释放的精彩
如今在老三届知青们的记忆里,当年插队的经历似乎就是一笔丰厚的本金,至今仍释放着无穷“红利”,为他们的生活工作注入了正能量。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他们追忆往昔、畅叙新变、细诉流年。
且行且珍惜500天播种下一辈子的情谊
讲述人物:阳国亮附中63班知青
插队地点:原护城公社三桂村
阳国亮插队时住在三桂村的杨秀英家,如今老杨已经搬出村子,老杨的女儿女婿在兴安县城的西环路上做汽配生意,并修建了自己的5层楼房。
“下放的时候,他家里就是一层楼的土砖房。”尽管老房东杨秀英已80岁,但是,身体和精神都格外好,老房东一家看见当年的知青回来了,就开心地笑了起来,老阳用兴安话与杨秀英交流,两人交流没有任何障碍。阳国亮与老杨家相处一年半之后,就前往兴安氮肥厂工作了,但是却为两家人一辈子的情谊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杨秀英回忆说,两个单瘦的年轻人初来乍到时,她还担心害怕他们不会做饭,挑不动东西。言语中的情感如同母亲对儿子般慈爱。其实,老全和老阳他们当时还在长身体,显得瘦小单薄,但却样样会做,而且做事勤快又麻利。老杨对此称赞有加。
“老杨”这一称呼从45年前叫到现在,仍旧格外亲昵。原来,自从插队到三桂村,这两家人就已成为了亲人,如今,阳国亮还常携妻子、亲人一块儿回访,两家人无比熟络。
回望叙新变塑造青年的身体和精神至今受用
讲述人物:陈宪忠附中76班知青
插队地点:现漠川乡桥头村
“这是当年住的房子,是用90元安家费购买了另一生产队的茅厕和猪圈改造的。”45年过去,他与同学当时的住处也已荒废,每一次回访,他会用心记录下曾经挥洒青春的热土的各种细微变化。
“当时有照片很奢侈,只有趁回城大家聚在一起才能拍照。”但是记忆中只有三面墙的样子却从未褪色。现为桂林市委党校副教授的陈宪忠说,2009年回来时,尽管村子里大家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但是环境还比较差,这一次房屋美化,公共场所、文化休闲设施不断完善,与5年前比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陈宪忠上山下乡时,作为“新初一”的一员,年仅15岁。这样的经历让他第一次深刻地认识社会,实现了思想上的转折。“当时文革青年人冲动狂热,一些人容易盲目,不能够科学预见自己的未来。”他说,当年轻人几乎全部下到农村,为狂热的思潮注入了一股清醒剂,有助于大家积极思考。
“当时我们不仅要搞种养,还要挖修环山水渠、建设电站、修铁路,知青们样样都能干。”陈宪忠说,最基层的生活生产,让他们与农民交往非常深入,有的甚至成为生死之交。此外,经过艰苦的锻炼,更能禁得起一生的生活风浪,由于生产生活自己从头做起,大家都由文弱的书生,塑造出了一个个健壮的体魄“以前有个知青,从外面挑担子回村,沿着山脉要经过27道弯,一进一出满身都是汗,此后,他可以将如同床板大小的木板扛回桂林,站在农民中间,看不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陈宪忠说,正是这样的经历,大家才不怕苦不怕累,且非常有生命力。
忆往昔情浓一个时代难以忘却的精神成长
讲述人物:吴奇夫附中35班知青
插队地点:原湘漓公社田文村
暮冬二月往兴安“阔子”摇身变农伯,名字统一叫“知青”“当时兴安县城里许多家庭同样有子女插队去了。我们这些头戴圆孔帽,脚穿‘胶皮鞋\’,一个裤脚高一个裤脚低的桂林知青,走在路上不说话,人们也能一眼给认出来。”吴奇夫说,经常有一些长辈老者,那种眼神就像父母注视儿女一样,既慈祥又迷茫。我甚至怀疑他们可能认识我。
老吴说“兴安知青”的父母似乎很理解他们,知道他们没有“毫子”的苦衷。于是兴安知青的父母会悄悄告诉他们说,每天下午火车站有一列货车去桂林北站,可以扒火车回去。
“因为想回家,想回去看看日益衰老的父母,看看尚还年幼的弟妹。”吴奇夫说,于是就有了第一次扒火车的经历“到火车站,心里并不踏实,因为是来坐霸王车的,因此心虚。”他回忆说,“我们的一身打扮,虽然早已没有了桂林‘阔子\’的风范,但人们还是能一眼就把‘桂林知青\’认出来。”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为什么在站台上晃悠,就善意指点哪辆车几点发车,还一再交待要注意安全,此后的扒车从来没被阻拦过,简直有了“桂林知青”专列的意味。为什么车站会对他们“网开一面”?“我想,他们家里一定也有‘上山下乡\’的,或子女,或兄妹。他们和我们一样,口袋里缺少毫子。”
吴奇夫说,还沉浸在“文革”狂热中的他们,当时不知愁苦滋味,全然没注意家长们的感受。真正到了修理地球——— 靠自己挣工分吃饭的时候,才想起父母对儿女的担心与期盼,也真正懂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而这,不仅是他,也成为了一个时代难以忘怀的精神历练。
45年星火闪烁知青感悟为青年精神作注
45年前,被称之为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中,知青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新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近年来,随着共和国历史研究的深入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历史成为了各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课题。
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以及它起到的作用、带来的影响,都还值得研究。然而,原广西大学党委书记阳国亮认为,除了历史的角度之外,还有关乎青年成长、成才这一层面的问题也值得大家思考。青年时期的摔打、挫折、考验,如何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老三届知青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在采访中,知青们深感“上山下乡”的田间地头就如同精神的锻造厂,不仅让他们这一代人深切了解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国家、社会和农村的真实,加速了个人的成长,更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砥砺了整整一代人心志和意志,锤炼了他们不怕吃亏、努力肯干、诚实正直的精神品质。回首那段岁月,“无悔”却始终是大多数下乡知青的共鸣。
“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60多岁了。光阴荏苒,却忘不了那曾经磨练如今眷恋的热土,忘不了那曾经同甘共苦的乡亲,也忘不了用盐水豆豉汤招待同学朋友的日子,忘不了在自己米缸里装上两斤刚碾出的新米,捎带回家给爸妈尝尝鲜,当时这种米叫做油粘米,只有过年才会有少量供应……”吴奇夫的妹妹吴小玲比大家小10岁,1976年下放的她亦颇有感慨地说道。知青年代的艰苦岁月,是他们记忆中从未回避的过往,然而,今天再谈起当年的蹉跎岁月,老知青们更多的却是感恩。他们感激那一段历史的磨练,并用自己的坚持理想、诚实肯干、扎根基层的作风与拼搏经历,诠释了知青精神、青年精神。“我们都是最普通最基层的社会一员,大家也正是因为不放弃学习,努力拼搏,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吴小玲说,当年老三届知青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特别投入、尽心尽力,从不叫苦喊累,也因此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返城进厂后大家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正是他们有了上山下乡的那段经历,无论面前有多大的坎,大家有股精气神,也都能迈过去。
“艰苦磨练是青年成才的基本道路,利用好自己的经历,探索新一代年轻人成长的途径有极大的启发借鉴意义。”阳国亮分析说,尽管这样的运动最初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有一些出入,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个人成长与发展。
采访中,不少知青表示,当年锤炼的吃苦耐劳、积极肯干等朴素却美好的品质也成为了他们教育子女时强调的重要信条。而父辈们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让一些跟随着回访的青年人有了一些触动。在某高校任教的“80后”教师小于回访时细细听、留心瞧,她觉得长辈们的青春激情很有感染力,并为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锲而不舍的精神而深深感动。她说:“通过回顾这一段特殊历史,让我们更加了解共和国走过的艰难足迹,也让我们年轻人了解祖辈、父辈们过去的打拼与追逐,很受启发。”
新闻推荐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别开生面党员干部倍感震撼斗志昂扬赵乐秦率四家班子领导瞻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2月27日上午,赵乐秦(前排左四)等市四家班子领导来到坐落在兴安县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缅怀先烈、重温革命历史。记者何平江摄...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