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大院:明清大宅里的无声传奇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名称,经历了日晒雨淋,古朴苍桑▲家门石墩上都凿有图案花饰,精细美观▲古宅里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名称,经历了日晒雨淋,古朴苍桑▲村里随处可见粗大的银杏树▲老砖墙上也有艺术▲村民们在院子里悠闲地晒太阳▲晒红薯干的阿伯▼从后山上可以俯视秦家大院
金黄的银杏不止是海洋乡的专利,在桂北地区,有多处赏银杏的地方。上周,听说银杏叶已经黄透并开始凋落了,赶紧趁着周末去赶一场金黄的尾声。
听闻桂林兴安有一座秦家大院,位于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水源头村,每到这个时节,金黄的银杏叶与古老的砖墙黑瓦相映成趣,别具韵味,于是我们驱车前往。
从兴安县城经过乐满地,往前开20多公里,到白石乡拐入水源头村方向,一路都是金黄的银杏树,与村落相互掩映。当看到一株数人合抱的巨大古银杏伫立村头时,水源头村到了。
相传水源头村是唐代名将秦琼后人的聚居地。在明洪武年间,山东一位被贬的秦姓官员千里跋山涉水来到桂北地区,看中了水源头村四周的山形地势,选择了这个“风水宝地”落下根基。经过多年繁衍,渐成规模,明、清以来,秦家学风鼎盛,人才辈出,先后通过科举考试出武状元一人,文科进士二十名,举人数十位,有“进士村”之美誉。
这里不像海洋乡人满为患,而像是偏安时间之外的存在。漫步村子里,古老的房屋群落、满地飘落的黄叶、墙根下踽踽走动的老人、弥漫院落的柴火味,仿佛都在告诉游客: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据了解,秦家大院目前院内保留有明、清两代风格建筑群20多座,属典型的明、清建筑典范,集建筑学、美学、雕刻艺术于一体。
秦家大院建设方位为坐西北,朝东南,从后龙山(又叫太子山)下依山势拾级而建成了成片的大宅子(拾级而上建造寓意“步步高升”),占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这些宅子基本为三进三开,巷道均以青石板铺筑而成,宅子的墙壁都以几吨重的青石方墩为基。窗户上镶嵌的窗花是琉璃瓦烧制而成,上面还画着各种花卉,透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房中的板壁上刻有各种花纹图饰,庭柱下的石墩上凿有龙凤禽兽的图案花饰,精细美观,极具考古和研究价值,这在广西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秦家大院的正大门前蹲着“青龙”“白虎”一对石兽,上方二匾额书“武魁”“文魁”,其中“武魁”匾为嘉庆年间皇帝御赐。门前还有一块前人练功用的380斤重的石墩可以作为见证。
步入秦家大院,可以感受得到深深的文化底蕴,古宅中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名称,如“吉门余庆”、“永振家声”、“辉照吉门”、“朝照乾坤”等等,全都做在门头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日晒雨淋,古朴苍桑,彰显出秦家大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嶙嶙的马头墙上,有些还刻着图案。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院中设立了完整的防火、防盗、防洪系统,整个大院设有排水系统,自高而低排入村前的小溪,每家每户都有天井,天井用青石板铺就而成,而且都低于主房近一米深,形成一个“池子”状的天井,实为排水之用。在一位秦姓阿妈家里,她告诉我们,有了这池子管它下再大的雨也淹不到屋里,而且水池象征着聚福聚财,她家祖上就曾出过不少进士和官人。
其次是房屋相隔间建有细长走道,这就是防火通道,每座房子又都建有防火墙,即便是不幸发生火灾,只要防死了防火道和防火墙,就把火势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不至于蔓延整个秦家大院。据说,秦家大院几百年来曾历经三次火灾,一次是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一把火烧掉了一秦姓官员的家,一次是不明不白地烧掉了一座房,另一次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烧毁了一座房,但是由于秦家大院的防火设施齐全,因而只是单座房屋受损,整个秦家大院基本保持完整。
秦家大院在东、南、西、北的出入口处都设有防盗门,抵御外来的盗贼,秦姓人家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居乐业,正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
从村中的巷道一直往后山上走,只见整座村落格局规整,视野开阔,远处群山环抱,山山相连,形似一座人杰地灵的天然聚宝盆,古老的青砖灰瓦在金黄的银杏叶掩映下,显得别具韵味。
水源头村旁还有古石桥、古砖塔、奇美壮观的古树名木,村前小溪潺潺,风景如画,足见前人匠心独运,创造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落景观,极具观赏价值,难怪不少影友都喜欢跑来这里寻找别样的镜头,一些电影、电视剧摄制组也慕名跑到这里来拍外景,小村的美名近年逐渐外扬开来,无声的传奇总有一天会再度复活。
今报记者李宁琳 韦巍 文/图
新闻推荐
兴安41名学生出现不良反应部分学生仍在住院治疗;官方怀疑与喝井水有关
9月26日,多名有不适症状的学生正在兴安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接受治疗。 今报记者 邓振福 摄今报兴安讯(记者邓振福)9月25日至26日,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中心小学陆续有41名学...
兴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