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镰刀、石磨……见缝插针地塞满屋子农耕老器具“收藏家”
李益民和他收藏的部分旧农具
痴迷于收藏的人不少,收藏钱币、邮票、古董……而家住横塘社区的60岁的李益民却有特殊的爱好———收藏各式各样的农耕老器具。
与满屋子的农耕老器具结缘,始于一段知青时光。李益民说,热衷于此不仅是怀旧,更是追忆农耕文明,为那段历史留下鲜活的印记。
小区里的“农具库”
11日上午,李益民打开自家车库的大门,从各处角落收拢一大堆的旧农具。各式锄头、镰刀、石磨、刨子,摆了一地。过往的小区居民也被吸引,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看。
“这把三角形的锄头,专用来挖田间的小水渠;这几把是禾镰,城里的年轻人恐怕不认识;这把锄头有些年代了,是民国时期的旧物……”李益民如数家珍地一一介绍。
而在他的家里,各式各样的农耕老器具更是见缝插针地塞满柜子、床底等每一个角落。李益民的藏品主要分为六个大类:斧、刀、铲等砍伐器具;杵、臼、磨等加工器具;耒、耜、耙等耕作器具;背篓、箩筐等运输器具;瓢泼勺、桔槔等灌溉器具和缸、盆、罐等储蓄器具。
“现在科技发达,农具更新换代特别快,曾经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工具,如今很少有人见过,甚至不知道其用途。”李益民说,在收藏的同时,他也着手研究这些器具所蕴含的智慧。
“比如木撬,是桂北农村早期运送巨型石材所用的一种原始运输工具,也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李益民介绍说。
难以割舍的农耕情怀
谈及为何热衷于收藏农耕老器具,李益民说,这一切缘起于40多年前的知青岁月。
1974年,李益民高中毕业。他响应国家号召去到全州县才湾镇插队,成为一名知青。
“当时为了争农时抢季,必须冒着酷暑进行抢收抢种。”李益民说,在烈日下劳作,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以如今的眼光看来,那时的生产工具可能显得粗糙、笨拙。但这些工具也同样经过无数代人的不断改进,每一处设计和细节,都是不断优化的结果。”
恢复高考后,李益民先后读完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系统地学习农业机械化后,更能体会到农耕器具所蕴含的智慧和魅力。”
在大学毕业前夕,李益民和同学赴西南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临结束时,同学们都喜欢在云南、重庆等地采购土特产。他却从长江边的万县买了一副石磨。“一路千辛万苦才搬回家。妻子嫌它既不能吃,又很少用得上,当时就嗔怪我是个收破烂的。”而李益民却把这第一件藏品当宝贝,收藏至今。
想留住农耕文化的印记
参加工作后,李益民一辈子都在农机系统工作。因为经常与农户打交道,他的农具收藏兴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李益民说,他之所以选择坚持,是因为很多传统农具正在消失,如不及时收藏,将来可能再无缘一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农业博物馆一名专家和中国农机科学研究院长徐文浩来到桂林寻找一台曾经在桂北农村普及的人力插秧机。可他走遍了桂北农村及当时的生产厂家,竟一台也找不到。
“仅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考虑,收藏农耕器具费力不讨好。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有人去收藏,留住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李益民说,如桂林资源晓锦文化出土的石杵石臼和临桂李宗仁故居仍保存的竹编砻谷器,就是现代铁辊碾米机及当代精洁米加工机器的老祖宗。“每一件老器具,都是一个历史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值得人们细细品读。中国正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可越是有创新能力的国家,越有文化自信的人民,越是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越是明白传统对于现实进步的意义。”
马上就要退休的李益民正准备着手整理自己的藏品,“我要将这些正在逐渐消失的桂北农器具好好保存起来,也想找机会进行展示,让年轻一辈能近距离感受到我们的传统农耕文化。”记者龚亮勇文/摄
新闻推荐
《岳肖宝喊天》中的片断———肖二嫂经常侮辱打骂家婆,悖违人伦,与岳肖宝狼狈为奸,怒震天庭,玉皇大帝派出天兵天将倒放飞叉,将肖二嫂叉死在木板之上。全州大西江的鬼仔戏。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六位护驾...
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