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鬼仔戏 全州文化的“活化石”

桂林日报 2017-10-13 10:55 大字

《岳肖宝喊天》中的片断———肖二嫂经常侮辱打骂家婆,悖违人伦,与岳肖宝狼狈为奸,怒震天庭,玉皇大帝派出天兵天将倒放飞叉,将肖二嫂叉死在木板之上。

全州大西江的鬼仔戏。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六位护驾指挥护卫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至桂林就藩,后来六位参将奉命戍守“青瑶峒”。鬼仔戏自此而传入当地,至今已历600多年。

《南阳关》一戏中的将军麻叔谋。隋炀帝命其开运河,他趁机贪墨,又常蒸食民间小儿,最后被雄阔海腰斩。

□蒋咸喜文/摄

全州县大西江境内曾流行一种地方木偶戏,俗称“鬼仔戏”。它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艺术。老人们说:村里演了“鬼仔戏”能够弘扬道德纲纪,孝亲睦邻,济世弘道,励志淑人,教民正俗,匡扶五伦肇端,“藉以挽回近世人心”,使得民风淳朴,并能平安消灾,因而深受乡民欢迎。

在大西江,提及想看“鬼仔戏”,乡亲们都讲:“你去找找李武槐师傅,看看还能不能了你心愿。”近日,我专程拜访了这位李师傅。

李武槐师傅如今已逾花甲,他出生于大西江镇火烧桥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说,七八岁时他就爱上了唱戏和雕塑,与“鬼仔戏”结下不解之缘。他的祖上在清朝时就有人掌握了雕塑手艺,一直传到他爷爷那代。当年,他的爷爷在全州大西江是有名的“李画匠”,一块板能雕出三层花,雕功精湛,连细小的石榴籽都雕得栩栩如生。受他爷爷的影响,李武槐在小学时就迷上了雕塑,他躲在家里如饥似渴地“啃”着爷爷留下来的有关雕刻知识的书籍,从简单的捏泥巴开始自学,跟大人看了“鬼仔戏”后,他就仿照戏中的木偶雕刻“鬼头”,由此也就恋上了“鬼仔戏”。他成年后曾当过民办教师、县文化馆干部,开过武馆,到后来下海、外出打工学艺,历经坎坷,但一直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他曾运用木材、砂岩、玻璃钢、钢筋水泥、树脂等材料,雕刻了近万件作品,其技艺也达到炉火纯青。他设计雕塑了不少颇具影响的力作,如:扶绥县步行街的“99恐龙壁”,凭祥市白玉洞的“三清、八仙”神像雕塑,玉林市玫瑰花园的古罗马骑士雕塑,田阳县敢壮山壮族人民的祖先“姆勒甲”“将军”雕塑,田阳县布洛陀文化中心大堂的大型石雕《壮乡欢歌》,广西民族大学陈列的东盟11国标志性雕塑,东兰县“韦国清”铜像雕塑等等,他的这些作品具有较鲜明的民族风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10月广西文联和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李武槐“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李武槐对“鬼仔戏”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于1979年专门拜师学习“鬼仔戏”,从师10年。那时“鬼仔戏”在农村火得很,师傅们带着他走南闯北,各村都争着向戏班发请柬约戏,由戏迷们现点现演。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勤学苦练,他的演技也不断得到提高,他不仅能演戏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而且还能编戏。他常常一口气能连唱三场,一周唱下来,嗓子都不哑。戏迷们都喜欢看他出场演的戏,并给他取了个“铁叫子”的雅号。

谈起家乡的“鬼仔戏”,李师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鬼仔戏”是由民间艺人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源于古代武俑,“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儡子等戏,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又云:“窟儡子,亦云魁儡子,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齐后主高纬尤所好。”历史非常悠久。到了20世纪30年代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人们才将“鬼仔戏”这一剧种改称为“木偶戏”。“鬼仔戏”的种类众多,通常的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大西江的“鬼仔戏”是杖头木偶戏中的“大木偶”,于明初时传入。全州大西江境内在明初之前称青瑶峒,有“六户九屯十三源”之说。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江原、刘纪一、胡成、陆亚奎、徐林、王庆二等六位护驾指挥,护卫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至粤西就藩,“慎固边境,翼卫皇室。”因青瑶峒属古湘桂军事间道,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在这六位护驾指挥完成“护驾”的特殊使命后,便奉命来戍守“青瑶峒”,屯田耕垦。大西江的“鬼仔戏”自明初军户屯田而传入当地,至今已历600多年,至解放初期,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师傅有江梅村的江德清、峡口村的唐同生、文家村的文孝伯。

大西江的“鬼仔戏”杖头木偶属于传统内操纵式的,道具由师傅自制,一代一代传下来。这些木偶由头、命杆、肩牌、手、手杆、内衣和外衣组成。师傅在制作木偶时,先将偶头用木材雕刻成形,头骨挖空,内装机关,使嘴、眼活动。他们还根据戏剧人物需要给木偶的双手雕刻成不同姿势的手型,还制作了拿放道具的活动手。需要有脚的动作时,另配“打脚”。师傅们将木偶构件装配成型,命杆用圆木或竹竿制作,与木偶头固定连接。手杆用质地坚硬的木棍或箭竹制成,与木偶手连接。艺人表演时操纵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就可进行表演。由于内操纵杖头木偶的手杆是放在木偶衣服里面的,它限制了木偶胸部塑造的随意性。师傅就采用固定肩板或在木偶后颈悬挂肩牌的方法,架衣代身,以便展现木偶的身躯。为适应木偶角色动作的需要,他们对传统的内操纵木偶进行了一些结构改进,如在其椭圆形的肩板下,装有V形操纵把,命杆通过肩板脖腔圆孔握在表演者手中,即表演者可以同时握住肩板操纵把和命杆,另一只手操纵手杆进行表演,也可以放下手杆,一手持肩板操纵把,一手持命杆进行表演,使木偶作出伸头探脑、缩脖端肩、左顾右盼,甚至木偶头可作360度的转动等,做出某些只有木偶才能表演的滑稽动作。

“鬼仔戏”表演的场地不固定,不论村头巷尾,屋前地后,街边或厅堂,只要是平地搭个戏棚,挂上围幕和布景就可表演。艺人表演的大多也是传统戏曲剧目。宽袍大袖,便于表演戏曲程式,动作灵活,栩栩如生。

表演时,艺人操纵木偶的一根命杆和两根手杆来进行。艺人操纵机关,杖头木偶就能作出开合扇子、写字、斟酒、舞剑、格斗、杀头、眨眼转珠、嘴巴上下活动等动作。由于传导直接,操纵灵活,表演者不仅善于表演甩须抖髯、耍帽翅、翻跟头等粗犷的动作,也能把女性轻盈的步履、婀娜的舞姿等细腻动作表演得栩栩如生,脉脉含情。

“鬼仔戏”高超的操作技能是师傅们在长期的演艺中创造出来的,其传承方式为师徒心口相传。“鬼仔戏”演出时,唱、做、念、打等技能都要求一个人能够完成。李武槐讲他的师傅个个身怀绝技,江德清、唐同生、文孝伯三位师傅,每人都能演“独角戏”。“独角戏”就是一人演一台戏,几个形态不一的手工木偶,舞、唱、念、敲、打全都是“一脚踢”,样样皆能。师傅手中的木偶不仅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可以伸曲灵活自如,还可让其眼、口张合,其表演风格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师傅们还能够用脚趾夹着木棒打锣击鼓。在表演杀头这个绝活时,只听“呼”的一声,一刀砍来,木偶头像就“扑”地掉下来,使得观众惊呼。大西江的鬼仔戏班从艺的都是男的,表演者一张口既要唱男声,又要唱女声,还要模仿鸡鸭猪羊猫狗等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表演激烈或热闹的场面时,还要模仿各种喊杀声、打斗声和嘻笑、怒骂、哭喊声等。鬼仔戏表演的绝活很多,主要有:打飞叉、担水换肩、耍纱帽、武官脱帽、文官脱帽、脱衣服、耍梢子、耍靴子、吹胡子等,由表演者操纵,木偶戏剧人物完成,非常精妙逼真。

“鬼仔戏”以说唱叙事形式表演,唱腔用“啰”字或“哪”字拉腔、收腔。唱腔多为七言句或十言句(也有可用二句头、三句、四句头或不等句;可押韵或不押韵。无特定腔调,可自我发挥或创新)。演唱时偶有即兴式的插科打诨念白。“鬼仔戏”开头结尾虽然有较为固定的程式,但非常具有趣味性。开头往往是“不唱三皇并五帝,且唱前朝有名人”或“自从盘古开天地,一朝天子一朝臣”、“三更五点皇登殿,文武朝臣两边分”,在演出中间,艺人经常触景生情,随手拈来身边事物,随编随唱或插入念白,这些即兴创作,常用夸张、比喻、双关、暗讽的修辞手法,针砭时弊,褒贬人物、讽恶惩奸,语言亦俗亦雅,妙趣横生,恢谐动人。

“鬼仔戏”演出是先打锣鼓开台,再由艺人登台演唱、表演的。演出的乐器是锣、鼓、木鱼,打击节奏简单明快,用以过门和人物出场。过门分长过门、短过门。短过门用在上一句唱词结束时,其节奏为: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咚锵0||。长过门用于下一句唱词之后,长过门与短过门基本一样,只是将一个节拍重复,以加长停顿时间,其节奏为: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0||。人物出场也有锣鼓,男角出场节奏是:|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女角出场节奏是:|咚咚锵|咚咚当|咚咚当|咚咚当|咚咚锵||,“当”是打击锣边的声音。过门锣鼓的节奏,根据角色性别有不同,文生出场节奏为中速,武生出场节奏是快速,女角出场节奏则是慢速。木鱼敲击没严格规定,主要用来调节演唱时的节奏。

据李武槐说,“鬼仔戏”剧目非常多,在大西江流传的有数十种。大致分为观音戏和传统戏剧二大类。唱观音戏是为了教民正俗,酬神祈福,驱鬼消灾、清宁地方、保全村太平。它一般是在白天演出,要连演三天。观音戏的剧目内容是从观音出家唱起,一直唱到观音成佛,中间有《岳肖宝喊天》的插曲。《岳肖宝喊天》这个故事讲的是岳肖宝经常忤逆欺凌父亲,肖二嫂经常侮辱打骂家婆,这对男女悖违人伦,偷鸡摸狗,不忠不孝,最后落得挨天打雷劈的下场,这个以“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为反面教材的教子戏,在农村很有教育意义。晚上演出的是传统戏剧,是唱来喜乐助兴的,也叫做“耍戏”,它一般由村民现点现演,演出的剧目有《南阳关》《孟良搬兵》《罗成投唐》《关云长战长沙》《薛仁贵征东》《杨家将》《岳家军》《三国演义》等,内容都是取自民间广泛流传,百姓十分熟悉的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完整,冲突明显,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起着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鬼仔戏”没有完整的文字剧本,只有演出大纲,记录戏目大概情节。剧目一般是师徒心口相传,因此发挥和创作的空间很大。

“鬼仔戏”曾在全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良传统,当地乡村每逢过年过节、农忙过后或办红白喜事,都习惯请一台戏班来村里连续演三天三夜,热闹一番,尤其是当地传统的“年例”习俗,为酬神祈祷,请戏班来唱戏助兴、还神是经常的事。其间各地亲朋好友相互往来,为“鬼仔戏”的发展生存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戏班艺人还根据观众的喜恶爱恨,将发生在全州当地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进行加工提炼,自编自演。如《秦九龄大闹万全寺》一戏,反映大西江梓溪村秦九龄在晚清时期组织贫民在长万乡开展反官府、反豪绅压迫斗争,就深受民众的喜爱,据说当时在全州被各乡村常点常演,场场爆满。

斗转星移,旧艺凋零。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鬼仔戏”依赖于宗族扶持的生态环境已受到破坏,加之受现代电影、电视等新兴剧种及网络的强大冲击,传统的“鬼仔戏”因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而出现了观众断层。李武槐也不得不离开戏班,外出打工改谋生路。但他酷爱“鬼仔戏”,他说家乡的“鬼仔戏”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偶尔留下的“活化石”。师傅们相继辞世,他实在不愿看到家乡的“鬼仔戏”从此就消失,于是将自己在南宁经营多年的雕塑事业交给了儿子,一心扑在了“鬼仔戏”这一“活化石”的传承上。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寻回当年戏班的戏具和道具。他跑遍了湘南、桂北各县,后来打听到龙胜的一个小山村里还保存着一套废弃的道具,便不辞劳苦亲自前往,如获至宝地购得了这一套残缺不全的道具。目前,他正在设法对道具进行修复。

李师傅还告诉笔者:全州县文化部门已将大西江的“鬼仔戏”列入了全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非常想把“鬼仔戏”这一家乡瑰宝传承下去,仅仅当作文化文物来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要考虑如何让“鬼仔戏”艺术在舞台上重放异彩。

新闻推荐

广西福彩情公益活动为贫困学子送学

福彩情暖大学梦,寒门学子跃龙门。近日,笔者分别前往广西医科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为获“福彩情学子梦”活动的受助学生唐婵、苏月香、苏广清和陈宗基四名学子送学,并把广西福彩中心赠送的爱心大礼包送...

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