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年收入30万元的老板身份,回家开垦荒山,带领村民种植金槐致富,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委主任———蒋洲生:敢叫“荒山”变“金山”
村民在蒋洲生的晒场上晾晒金槐。
蒋洲生抱起刚采摘的金槐进锅炉蒸。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谭逢贵文/摄
他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桂林打拼做建筑工程,而后事业小成收入颇丰。没人想到,他却放弃城市的事业,回到家乡开垦荒山种植金槐,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他是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村委主任蒋洲生。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发展金槐种植产业4000多亩,村民们人均增收约1200元。
稀奇,“老板”竟回村开垦荒山
8月9日,永岁乡梅潭村委下改洲自然村。在蒋洲生的金槐种植基地,山上连片的金槐树绿意盎然。一片空地上,晾晒着金灿灿的槐米,几位村民正在筛选槐米。
看到蒋洲生时,他正抱起新摘下的槐树枝到锅炉里,进行杀青的初步加工程序。个子不高、身材偏瘦,眼前的蒋洲生,俨然一副农民的样子。
“今年槐米的收成不错,全国各地的客商都跑着来订货呢。”望着眼前这片槐树,蒋洲生的眼中满是希望。
而在此之前,他的身份经历了两次转变。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作为农民的蒋洲生外出桂林谋生。从建筑工,到小包工头,慢慢做起了自己建筑工程事业。经过20多年的打拼,他也算事业有成,每年的收入达30多万元。
2007年,一次偶然回乡的机会,村民向蒋洲生提起,村上300多亩的山地荒废了近10年,太可惜了。当时,这片属于下改洲自然村的集体山地,村民们准备租出去给外地老板,增加集体的收入。
“租给外地人,还不如我自己来承包,给村集体增加收入,也能帮村里解决部分闲暇的劳动力。”抱着这样的想法,蒋洲生承包下了这320亩荒山。
直到和村集体签订承包合同时,蒋洲生仍没想好这片荒山该如何利用起来。
“当时有人提议种植桉树,但我知道这种树对山地土壤不好。”蒋洲生说,彼时,金槐树的种植在全县也没有铺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决定种金槐。
此后,蒋洲生花钱请村民开垦山地。一旦有空,他自己也来到山上垦荒、种树“好好的老板不做,回村里垦荒种树,稀奇哟。”当时,村民们对蒋洲生的做法还是颇感惊讶。
从农民到老板,如今再做回了农民,在20多年间,蒋洲生的身份经历了两次变化。
“荒山”变“金山”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槐树的种植,前3年基本没有效益。2008年,刚开始垦荒种树,蒋洲生投入了40多万元,此后两年,管护的成本每年还要投10多万元。
对槐树的种植,蒋洲生没有任何的经验,成片规模种植他算得上是全县的第一批。为了管护好这片槐树,他跑到县、市农业技术部门,向技术人员请教。
2011年,蒋洲生的金槐树开始有了初步的效益。“槐树可以说全身是宝,主要用于植物染料和药用成分芦丁的提取。”蒋洲生说,金槐的经济效益在3年后逐年增高,第3年的收入每亩约1000元,到了第5年每亩收入达到5000元。
2013年,蒋洲生的金槐树产值达到高峰。按照每亩约5000元的产值计算,这年他的金槐树收益达到了160万元。也正是这一年,蒋洲生彻底放弃了城里的事业,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金槐种植中。
历经5年,蒋洲生把村里的320亩荒山,垦荒种植金槐,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也开始发展金槐产业。
梅潭村是距离全州县城16公里远的偏远小村,全村3200人口,在金槐产业发展前,该村几乎没有发展农业产业,村民外出打工的多,年人均收入仅约2500元。
如今,全村80%的农户种植了金槐,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每年人均增收约1200元,达到了3700元。金槐产业的发展,也解决了当地闲暇劳动力问题,以蒋洲生的种植基地为例,长期聘请的村民就达到9人。
2014年,蒋洲生的身份再次迎来转变,村民选举其为村委主任。按照永岁乡今后的发展规划,全乡在今后5年将再增加约1万亩的金槐种植面积,达到约3万亩的规模产业。
“今年我们村争取了130万元资金,正在硬化两个自然村6.6公里的水泥路。今后,我们还将在村前屋边种上金槐,以产业带动新农村的建设。”作为村子发展的带头人,蒋洲生谈起今后的打算时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蒋桂凤记者王文胜)男子赵某因公司经营不善,胡诌自己是某市领导的司机,先高价买入烟酒,低价卖出,通过多次交易让受害人获利,取得受害人信任,然后要求受害人预付...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