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蒋义青:用手榴弹炸毁日军的两辆坦克
蒋义青老人额头上的伤痕还清晰可见
◆讲述人:
蒋义青,1914年农历十二月初十日出生,广西全州县石塘镇青山口村人。1938年加入桂军第31军131师391旅781团第1营第2连,随部队在安徽、湖北、河南一带与日军作战,头部曾被日军炮弹弹片击中,现在左额还留有一个手指大的凹坑。1949年回全州务农,终身未婚。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梁倩文/摄
◆记者采访:
5月下旬,在全州县石塘镇青山口村的一座平房地下室传来敲锅盖的声音和一位老人的歌声。唱歌的老人就是抗战老兵蒋义青。如今,终身未婚的他跟侄子住在一起。蒋义青面庞清瘦,左边额头凹陷下一块,眼睛由于患过白内障,视力也不太好了。但老人说话声音中气十足,经常开口大笑。平日没事的时候,他就喜欢在家边敲边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让咱翻了身》等红歌是他的最爱。除了唱歌,老人平日里最喜欢的事就是跟人说他打日本鬼子的故事。
蒋义青家里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按照当时国民政府“三丁抽一”的征兵政策,蒋义青兄弟三人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当兵。1938年冬天,三兄弟抓阄决定谁去当兵,当时23岁的蒋义青抓到了。“听说我们这批新兵是要去前线打日本人,我还是很愿意的。”据他回忆,当年他家附近几个村子一起当兵的有四个人。他们先是被带到平乐补充团训练了两个月。第二年正月初九就从平乐县出发,先走到荔浦县,第二天到了阳朔。后来在桂林住了两夜,体检合格的新兵补充到安徽。“当时李宗仁和白崇禧率领桂军第31军131师正在安徽一带与日军作战。在桂林的时候就知道部队番号了,我们补充团是补充131师的。”蒋义青说。后来,蒋义青跟随部队抵达安徽金寨县,被分配到第31军131师391旅781团第1营第2连。
在正式上战场前,蒋义青和新兵们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我们到安徽接受训练的第一课就是连长教我们挖散兵坑,每个士兵间的距离5公尺,每人一把铁铲,要求每个坑坑口宽1米2,深4尺。那铁铲锋利得很,两下就挖好了。”蒋义青回忆说,“连长告诉我们,散兵坑就是保命坑,只要你提前挖好散兵坑,不管大炮打过来也好,坦克开过来也好,敌人机枪扫过来也好,你蹲在坑里都会没事。你要是偷懒随便挖两下,趴下去身子躲不了,子弹打过来你就会吃大亏。”
在蒋义青参加的众多战役中,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在湖北广水炸日军坦克的那次。“那时候我们都年轻,人家喊我们广西兵是‘猴子兵\’,动作麻利,打仗都蛮狠。我们都是训练过的,一个人如果真正训练过的,打起仗来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平时训练不吃苦的人,打起仗来吃亏就莫怪。我那时年轻,枪法好,人又老成,营长和连长都喜欢我。”那天一上阵地,蒋义青就选择了一个有利于隐蔽的位置,在一棵大树底下挖了个伞兵坑隐藏起来。不一会,营长和连长都过来了。连长看见蒋义青就说,“你枪法好,你去守最前面第一个哨兵位。”
当时蒋义青所在的团大部分是新兵,没有多少战斗经验,他们看到日本人出动了两辆坦克,不懂隐蔽还使劲往前冲。“那坦克上又有炮,又有机枪。日本人坦克火炮机枪一顿猛力扫射,我们团被日本人打死六七百人。”蒋义青说。眼见战友一个个倒在日军坦克的机枪下,蒋义青和团里的老兵决定炸掉敌人的坦克。“我们选准日本坦克要经过的伞兵坑,在坑前放块大石头,坦克过来前蹲在伞兵坑里,把身上的手榴弹盖子全打开。等日本坦克从头上开过去后,马上从坑里爬起来往坦克底下丢两颗手榴弹,坦克履带就给炸断了。那次我们一下打掉了日本人的两辆坦克,也打死了蛮多日本兵。”蒋义青说。
参加了多次战役,蒋义青也曾受过伤。“你看我头上的这个凹坑,就是被日军炮弹弹片击中的,差点就没有命了。”蒋义青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的部队到了湖北和河南交界处的龙王庙,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突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爆炸。当时蒋义青感到眼前一黑,“呼”的一声,一块弹片打在他头上钢盔边沿,打中了他左边额头,血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当时我眼睛里全是血,什么也看不见。我想这下坏事了,完蛋了!”蒋义青说。后来,卫生员赶紧把他从阵地上抬下来,然后车子把他们这些伤员送到长沙治伤。“后来医生讲全靠我命大,我脑壳外面给打穿了,全靠脑髓外面那层膜没有破,要不就没命了。”蒋义青说。
新闻推荐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从投笔从戎到悬壶济世
抗战老兵黎克忠?《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封面...
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