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下水救人,两位农民工不图一声“谢谢”;肌肉和刺青下,藏着一颗善良的心智勇双全大块头金沙角畔频救人
王远明(左)和唐琼同来自桂林市全州县,虽然身材魁梧、身有刺青,但他们为人朴实、厚道。
今报记者陈枫/文 颜篁/图
核心提示
他们,只是极其普通的汉子。
貌不惊人,皮肤黝黑,衣衫上常年粘着水泥灰;在这座城市一栋又一栋尚未完成的建筑当中,你能发现他们的身影。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农民工。
然而今天,请记住这两位兄弟的名字:王远明,唐琼。
1
“如果早一点……”
年近50的王远明和20出头的唐琼是桂林全州人,目前在柳州的金沙角人行天桥工程中从事主体装修工作,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农民工”。
王远明身材魁梧,体重足有100公斤,胳膊比普通女孩的大腿还粗;唐琼看起来要瘦些,但也有80公斤的块头,加上身上的刺青,全身都散发出“生人勿近”的味道。
有着“不好招惹”外表的两个人,却做出了大德大善的感人事——
7月15日下午2时许,王远明和唐琼正在工棚里休息,工头突然闯了进来:“沙滩又有人溺水了,快去(救人)!”两人顾不得除掉身上的衣服,立即飞奔至出事地点。
沙滩上躺着一名女子,昏迷不醒。据了解,还有一人下落不明。“人在哪沉下去的?”王远明大声询问现场的人。没人知道具体位置。
“可能是那里……”顺着一人指引的方向,王远明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王远明从小就在湘江边长大,水性极好。水下视线受阻,他只能靠摸。可是,一口气能在水下游15米远的他,这次什么都没摸到。
唐琼也下了水,根据另一人的指示潜水搜救。就这样两人一连潜下水4次,却一无所获。“到底在哪里?”这时的王远明,比现场任何人都要着急。
好在此时那名昏迷的女子经施救后,终于醒了过来,指向了正确的位置。王远明只花了一分钟,就摸到了溺水者小菲。遗憾的是,小菲已经没了气息(相关内容详见今报7月16日8版)。
面对这样的结果,即使是成功把人捞上来的王、唐二人,也没有任何欣慰的感觉。在事情过去了一天之后,王远明仍在懊悔:“如果有人早点跑过来求助,如果大家都可以大声帮忙喊救命,如果我们早点知道……”
2
“围栏外很危险……”
这已经不是王远明第一次在柳江里救人了。
7月9日,同样是在人工沙滩,一名年仅11岁的小女孩在玩水时不小心翻下护栏,瞬间被河水吞噬(今报7月10日曾作报道)。当时,柳江上游刚下过暴雨,水流比较湍急,也是王远明挺身而出,在水里搜救了近10分钟,把小女孩的遗体给捞了上来。
“也是一样的位置,一样的落水情形。”王远明说,这两名溺水者的出事场景完全相同,都是从沙滩护栏处翻入柳江。“她们身上都没有穿专门的游泳衣,显然只是想去踩踩水而已”。
在护栏附近的水域玩耍,是大多数去沙滩游玩的市民和孩子最爱干的事,不过这样的行为,王远明并不认同。
护栏内的水确实不深,但护栏外就不一样了。
王远明虽然才在金沙角的工地做了一个月,却已经把这一带的水域摸了个透。他说,这个时候被河水淹没了一大半的人工沙滩看起来很“亲水”,其实很危险,“超过护栏外一米远的地方,就足有三米深,再远一点的话,连我都不敢潜下去救人了”。
王远明还提醒,每天下午1时以后,沙滩上就已经有不少孩子在活动了,很多都是没有家长陪同的,因此这段时间会比傍晚时段出事几率高。他建议,家长们最好不要让孩子在下午单独外出,“十有八九会跑去玩水”。
3
“幸好我路过……”
也不是没有成功救人的例子。
6月底的一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王远明在去吃早餐的路上,在金沙角的公交船码头撞见了一群彻夜狂欢的年轻人。他们大都喝得醉醺醺的,还在拿着啤酒互相打赌:“敢不敢跳水!”
其中一名年轻男子应了赌约,从码头跃入柳江,引来同伴的大声欢呼。可是过了好一阵后,跳水男子却迟迟没有“浮头”。众人顿时慌了,连忙下水救人。
幸运的是,跳水男子下水的位置离河岸不远,几名同伴很快摸到了他。然而这群没有救援经验的年轻人只是抓住了溺水者的脚,他的头还浸在水里。
“这样怎么行!”恰好路过的王远明赶紧冲过去,一把就把溺水男子整个捞了起来。对于一次能担4袋水泥的王远明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由于施救及时,溺水男子上岸后重新有了呼吸。在120赶到前,王远明悄悄离开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这事,他并没有告诉其他人。直到后来,他碰上了救到人却没能活下来的情况,才用它来“激励”自己和工友:“只要救得及时,就是好事。”
4
“不需要报答……”
尽管出手救人这么多次,可王远明和唐琼却未收过一分回报,甚至连一声“谢谢”,他们都表示“不需要”。
王远明说,他去救人并不是图什么感谢或酬劳,单纯只为了挽救一条生命。“这也许是一种本能吧。”唐琼也表示,救人的时候不会想太多,救上来的人如果活了,他会非常开心;救上来的人没活,他一样悲痛。
两人也从未对自己救人的行为评估过价格,即使得知这样的搜救是有“行价”的,他们也不愿意拿这笔钱,“那就变味了”。
王远明如今最担心的是,他在这里的工程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到时他们几人就要到别的地方打工,很难再看护这片沙滩了。因此,本来不愿意见报的他最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来关注这里,并将他们的救援行为接力下去。
新闻推荐
乘客巨款落车上的哥如数归还失主硬塞给的哥2万元人民币作为酬谢,的哥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失主唐先生现场清点丢失的港币。今报记者唐晓燕 文/图“民警同志,有个乘客落了个行李箱在我的出租车上,里面有几十万港币,我开回去等了...
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