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领悟实质 用思改进方法 用行实践主题你追我赶创建美丽校园各县区各学校创经验争典范
□本报记者陈娟
在“美丽桂林·清洁城乡·美丽校园”活动中,各县区和学校你追我赶,开展得有声有色,总结出了新思路、好方法和创新点。
据了解,为便于工作交流,市教育局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了“桂林市教育系统美丽办工作人员联络群”和美丽办邮箱,宣传各单位优秀经验、活动成果,共商活动中的难点问题,为美丽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交流平台。市教育系统每2个月撰写、编排包括主要工作、大事记、经验交流三部分内容的《桂林市教育系统“美丽桂林·清洁城乡·美丽校园”活动简报》,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活动的好机制、好经验和成果进行宣传。
“其实,美丽校园的创建对学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条件要求。”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建生表示,无论学校地处市区,环境优美、资金雄厚、师资配备精良,还是地处农村,校舍破旧、师资配备不齐,都可以结合实际,寻找“突破口”创建自己的美丽校园,关键就是用心去领悟美丽活动的实质,用思改进美丽活动的方法,用行实践美丽活动的主题。
全州县教育系统:将美丽校园活动融入学校常规管理
全州县共有289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万余人。如何引导各学校和师生参与“清洁城乡·美丽校园”活动中,全州县教育系统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把活动融入学校常规管理,指导城乡帮扶,以点带面,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全州县教育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投入近5万元置办办公设备,并配备了6名专职工作人员,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环保小卫士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督查指导工作方案、包点创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考核细则等,建立健全了文明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利用有效资源,县教育局及各学校在校门口、围墙及周边悬挂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幕每天滚动播出不同内容的宣传标语,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发放《致全县学生家长的一封信》7万多份,出版宣传专栏720多期,悬挂宣传横幅标语3400多条,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600余份,举行演讲比赛60多场,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600余次。
为创建和谐美丽校园,全州县加强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共新建教学楼3栋,综合楼6栋,学生宿舍楼5栋,学生食堂1栋;投入学校维修资金1094.6万元,扩建花圃12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6000平方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县教育局还引导各学校将环保小卫士活动与常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文明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校园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文明和谐。
为及时、准确掌握各学校开展活动情况,县教育局督查组对全县各学校进行了多次全面检查,对成效明显的15所学校进行了通报表扬,对领导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环境卫生较差的21所学校进行了通报批评并提出整改意见,约谈了两名校长并对他们进行了诫勉谈话,极大激发了各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市十三中:美丽校园塑造美丽心灵
坐落在美丽桂湖边的市第十三中学,是一所以“保平安、争优质、创特色”为指导思想的公办初级中学。在深入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美丽校园”活动中,该校开展了一系列校园环境美化活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高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以美丽校园塑造师生美丽心灵。
学校通过晨会、班会、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形式,把市容环境卫生知识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自觉爱护环境。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素养。近年来,学校将基础建设与环境育人、德育渗透紧密结合起来,重新设计规划了校园整体环境,如雕刻着“三字经”的校门,悬挂“感恩”二字的条幅,校园里柱子上的“善”“信”“诚”等,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围绕“塑造美丽心灵”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级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阵地,班集体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依据“保平安、争优质、创特色”的九字办学方针,开展了特色班级创建活动,通过新生培训、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秋季运动会等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班主任的个性特色,由学生们自己选择特色班级的主题,确定特色班级名称,围绕主题,设计开展班会、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活动,并且把活动成果以“主题墙”的形式呈现,形成了班班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
此外,各学科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渗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学科知识和环境教育巧妙融合一体。课程的设计上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布艺社”、“绘画社”、“舞蹈社”、“合唱团”等兴趣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美、创造美,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秀峰区榕湖小学:重行动、重渗透、重效果
“美丽桂林·清洁城乡·美丽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榕湖小学高度重视,根据市教育局、秀峰区教育局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多项美丽行动,创建美丽校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行善悟情”,塑造高尚人格“礼仪之歌”,规范举止言行
“崇善向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之一。今年,榕湖小学开展了“行善悟情”活动,让孩子们每天在放学前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为别人做了什么?”,再想想“别人又为我做了什么?”,仔细感受行善给别人和自己所带来的快乐,并以简短的日记形式记录在自己的“行善悟情”手册上。长此以往,使学生从小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心怀感恩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最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贾玉荣校长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编创了《榕湖小学礼仪歌》,音乐教师陆家玮编曲,全校学生都会演唱。目前学校正将它创编成一套礼仪操,让学生们在大课间吟诵操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
■“小红帽在行动”,感受劳动光荣,“寻找身边美与丑”,学会辨是非
每周五下午,全校师生大力开展校园清扫活动,每周派出一个年级的师生开展校园周边街道义务清扫活动,增强“劳动最光荣,奉献最快乐”的观念,共同为美丽城区做贡献。而在每天课间,学校通过开展“小红帽环境卫生志愿者行动”,各班选派两名志愿者头戴小红帽,在班级保洁区内巡逻监督,参与保洁工作,制止不文明行为。志愿者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志愿者的队伍。
学校的小榕树电视台还组织学生用DV拍摄下同学的一言一行,捕捉校园里的美与丑。周一上午晨会时间,利用校园电视台,向全校师生播放“寻找身边美与丑”“校园哈哈镜”等电视节目。通过舆论监督,学生们的文明卫生意识大大增强。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王玲“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一个老人挑着粪箕走在村里的小巷,胸前挂着一个收...
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