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渭有个法制村长

桂林日报 2020-06-04 09:16 大字

徐建智常年骑着一辆老旧的摩托车行走在各村屯之间。

5月25日,徐建智把当事双方都叫来,直接在现场办公,解决界线纠纷问题。

4月20日,有村民来反映问题,徐建智耐心接待。

4月20日,徐建智在村里的法律图书角给村民讲解相关法律条款。

徐建智担任了两年多的马渭村法制村长。图为4月20日,徐建智在村里值班。

5月25日,徐建智和工厂负责人及村委负责人在现场查看预留道路。

□本报记者游拥军通讯员张九辉文/摄

平乐县平乐镇马渭村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公里,国道323线贯穿全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型村委,综合治理任务重。

徐建智就是这个村现任的法制村长。

2017年底从司法所岗位退休后,徐建智就被镇里返聘到马渭村当法制村长。“每个工作日,我都要在村里值班。”徐建智说。他说自己的职责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问题,提高化解矛盾能力、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政府深入基层,延伸工作触角,帮助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有时候就是去听听大家‘吐槽’,给大家帮帮忙。”徐建智说,他的联系方式在村里是公开的,一旦村民有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他。“农村不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太需要你们来讲讲了。”徐建智时常在村“法治讲堂”开课,不少村民听了他的课后,对这种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在许多群众眼里,法制村长就是出了问题要找的那个“和事佬”。“到村里后,我很快就上手了,毕竟原来就是干这个的。”从2018年初来到村里,徐建智处理了几起棘手的纠纷。“兄弟赡养老人,邻里宅基地界线,烧山过火处理,家暴等等我都处理过。”徐建智说。今年年初,响水自然村引进的工厂,厂房和厂房之间因为留路问题发生纠纷,徐建智知道后,多次联络镇里、村里和企业进行协调,找地图找证人,给两个厂房之间留出了一条通行的大道。

因为熟门熟路而且精通法律,很多矛盾的处理都公平公正,徐建智的威信也在村里逐渐建立了起来。

“法制村长”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为马渭村铸造了一支业务过硬、专业的法治工作队伍,村中设立法制村长办公室,各自然村建立法治工作站,选任法治联络员,“法制村长”工作室的机制、队伍建设更完善、更健全,全村法治工作能够自上而下全面贯彻落实。同时,“法制村长”工作机制与全镇“一枢纽六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结合实施,尤其是“四级人民调解网络”、司法行政工作室的建立以及法律顾问的全面落实,现在村民足不需出户、人不需出村就能获得法律咨询服务,村民法治意识和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各种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2020年以来,全村100多起大小纠纷得到了及时处理,只有不到1%的上报率。

从2015年村里正式成立“法制村长”制度开始,马渭村实现了从以往脏、乱、差等不良环境到现在建设有规划、脏乱差现象全无的美丽新农村的巨大转变,村中群众学法、守法、用法风气浓郁,普法办公室、法治宣传专栏、法治文艺宣传队、法律图书角、农民法治学校、法治电教室、廉政教育警示基地以及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充分展现了马渭村法治工作新面貌。2015年,马渭村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村光荣称号,并一直保持至今。

新闻推荐

既是交通要道又是风景点 平乐县茶江风景桥即将通车

本报讯(记者苏文娟通讯员苏桂)记者12日从平乐县了解到,该县茶江风景桥已经顺利进行了试通车,不久后将正式通车。该桥正式通...

平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