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忆:最是人间烟火气
□本报记者 李雪萌
国人对节日的印象,大半都落脚到一个“吃”字上。最隆重的“年”节更是如此。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贫穷富有,都怀着宗教般的信仰与虔诚,无比重视这长达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餐食。多少人的记忆中,“年味”就是饺子、年糕、炸鱼、腊肉的味道,是全家人一起动手忙碌的身影。
这是人间最温暖最美好的烟火气,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是我们记忆里最留恋的传统情感。而在今天,对常年混迹于各种写字楼办公室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吃了这一顿,才有勇气面对未来一年中将要叫300次外卖的自己。
◤无论雅俗“吃”字当先◥
洒扫庭除,张灯结彩,张贴春联,串门拜访,繁琐而隆重的过年仪式终于到了最高潮——准备餐食。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每逢腊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所谓的“小年”也就是“祭灶”之日开始,“吃”正式登场成为主角,家家户户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度过这一年一度的盛大喜庆之事。
大部分人关于过年的记忆,几乎都是围绕着“吃”在生发。
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除夕夜,我们点起蜡烛烧起香,办一桌很丰盛的酒菜来供祖宗,我们依次磕了头,这两次的供菜撤下来,就是我们的年夜饭了。(冰心《童年的春节》《漫谈过年》)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老舍《北京的春节》)
小白菜晾去水分,入芥末同腌,过年时开坛,色如淡金,辣味冲鼻,极香美。自离家乡,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咸菜……春节吃饺子,比户皆然。有些老北京人家吃素饺子,以蔬菜、炸油饼、熏干切丁为馅,取其清新爽口。立春日吃春饼。羊角葱(生吃)、青韭或盖韭(爆炒)、绿豆芽、水萝卜、酱肉、酱鸡、酱鸭皆切丝,炒鸡蛋,少加甜面酱,以荷叶薄饼卷食。诸物皆存本味,不相混淆,极香美,谓之“五辛盘”。萝卜丝不可少。立春食萝卜,谓之“咬春”,春而可咬,颇有诗意。(汪曾祺《我的祖父祖母》《四时佳馔》)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纯肉,加上蘑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梁实秋《北平年景》)
新年临近的三两天里,村子从早到晚都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馍的香味儿,自然是从这家那家刚刚揭开锅盖的蒸熟的包子和馍散发出来的。小孩子把白生生的包子拿到村巷里来吃,往往还要比一比谁家的包子白谁家的包子黑,无论包子黑一成或白一成,都是欢乐的。我在母亲揭开锅盖端出第一屉热气蒸腾的包子时,根本顾不上品评包子成色的黑白,抢了一个,烫得两手倒换着跑出灶房,站到院子里就狼吞虎咽起来。(陈忠实《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
这些经历颇多的大家们,对于过年的文化理解也各有不同,唯一共同的,就是那些对于“吃”的不厌其烦的深刻记忆。
◤新年之计在饭桌◥
在这些饱读诗书、学贯中西、记录时代的高雅之士眼中,“吃”都这么重要,对普通百姓来说,过年的仪式更是从饭桌开始、从饭桌结束。
看看汪曾祺、梁实秋他们的过年文章,满篇都跳跃着炸鱼、东坡肉、腊肉、白肉、鳝鱼、饺子……这些鲜活的字眼。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无论东北岭南,还是川贵江浙,聪明勤劳的民众创造了一道道人间美味,牵绊着人们的脚步和心绪。时至今日,年味或许越来越淡,但那些新年的美食,却依然生机勃勃。
2016年,陈晓卿团队拍摄制作了一部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影片以年夜饭为切入点,记录国人甜蜜而忙碌的过年状态,融入一个个动情感人的故事,唤起人们对美食的深刻记忆:
进入12月,重庆酉阳老两口开始宰杀年猪,腌制腊肉。香柏叶和橘皮,是最好熏制腊肉的燃料。腊肉最好的滋味,是儿女回来后家人团聚时的滋味。
在广西平乐妇女的手中,几乎无菜不酿,柚子皮汆水与田螺肉搭配。但是桂北地区还有一道著名的年菜松皮扣,制作过程复杂,却传达了对家人细密的心思。
糖瓜,鲁中地区独有的甜食,一年中只在春节出现。糖瓜做好,蘸上炒熟的芝麻,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
……
从温岭到苏州、从重庆到闽南、从西北到香港……中国人重视传承重视新年,每家每户的游子都会在除夕之际回到家,一家团聚,将溢于言表的心情化作一道道丰盛的菜肴,那是人们对于幸福最含蓄最朴实的表达,是一种关于“吃”的神圣的仪式感。美食与风俗背后,其实是关于中华大地的“新年”精神的寻找与传承。
陈晓卿说: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一年年过去,一辈辈人成长,虽然关于过年的习俗、菜肴、讲究,有的已经消失或改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的仪式中,为生活赋予的最美好的期待。
◤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在一段时期内,吃的内容无疑非常重要,毕竟那时“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莫言就曾著文回忆自己某次过年贪吃饺子,“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随着经济发展走上正轨,吃饱已经不成问题,怎么吃就比吃什么更重要。
今天我们已经有很多更有意思的娱乐方式,刷手机、看电影、追剧、看小说,等等,但每到除夕之夜,总还是不由自主打开电视看春晚,尽管晚会上的节目可能你一个都不喜欢;今天我们也已经有很多可以过年的方式选择,外出旅游、在家休息,都很惬意,但每到春节之际,总还是想要回到父母身边享受这一两日的团圆,尽管会遭受奔波之苦、抢票之烦。
现在几乎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吃到愿意吃的东西,饺子更已经成为最普通不过的食物,但是大家还是期待年夜饭。吃什么已经完全无所谓,重要的是准备这顿饭的时光,是对这顿饭的期待,是一家人围坐其乐融融的氛围。“那是一种光亮,照见父母眼角的慈爱,照见儿时简单的欢喜,照见全家围坐的喧闹……”
互联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年夜饭,有了各种外卖、美食O2O项目,用App直接就可以请一个厨师回家做年夜饭;想有年夜饭大礼包,也无需去排队购买,手机上下单就可以收到。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年夜饭也不断变身,外出就餐如今成了城市年夜饭的主流选择之一。
几天前有消息说,近来一直喜欢搞事情的故宫,推出宫廷版年夜饭,菜品有慈禧同款菊花锅子、富察皇后的“荷包”、苏尼特左旗羊肉、桂花乌梅饮与冰糖福禄以及现代人的硬菜——龙虾等。一天仅售三桌。尽管6688的标价让很多网友表示“心动了,手不敢动”,但消息发布后不到5个小时,从小年到正月十五的年夜饭还是很快售罄。最新消息又说,因为一些原因,该年夜饭活动宣告取消。不管怎样,跟年夜饭有关的消息,总是很容易触动人们的神经。
时代的演进、生活的变革,终有一天春节会淡化为日历上一个寻常的符号。但是,只要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新年,就依然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浓墨重彩地绽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义。这是民间延续了千百年的温暖馨香,是人间最朴素而隆重的烟火气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萍萱)2019年,平乐县充分利用县乡两级“书记大接访”平台,围绕县委“五千问题大整改,万名干部下基层”的思路,秉持...
平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