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心头绕 甘做八桂掘宝人
前些日子,身在南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收到了一组图片,是他远在广西的96岁高龄的姨母发过来的,图片里正是欧阳平凯出生的地方——广西平乐县。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勾起了欧阳平凯对这片热土的怀念。
衣着简朴、温润如玉、精神矍铄,在欧阳平凯的办公室里,各类重量级荣誉证书和奖项述说着这位年逾古稀老人不平凡的故事。谈及广西时,他的脸上挂满温馨的笑容;提到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成果时,他激情满怀、思维敏捷。“我非常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八桂大地得到很好的应用。”欧阳平凯说。
“平”字,取自广西平乐县
“广西的山水是长寿的山水”,虽然不在广西生活,但仍有千丝万缕斩不断的渊源联结着欧阳平凯与这片土地。生活在广西的姨母就像一位信使,将这滋养人的山水情传递给远方的亲人,时刻勾起欧阳平凯心中不能忘怀的童年记忆。
1945年8月16日,欧阳平凯在广西平乐县出生。“名字中的‘平\’字,取自平乐县,‘凯\’字则有凯旋之意。”从小接受广西的山水蕴养和人文熏陶,让他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受益颇多。
1968年,欧阳平凯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石家庄当一名工人。在这段既艰苦又迷茫的日子里,欧阳平凯毅然决然选择坚持对科学事业的追求。1978年,欧阳平凯第二次走进清华大学,跻身“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行列,就读化工系,研究生物工程。
在担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期间,欧阳平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在讲堂上讲学科历史、话学科前沿、谈学科责任,向学子们传递“忠诚精实”的精神,为铺就一条“中国特色”和“中国创新”康庄大道而培育人才。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美国杜邦创新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赵永镐创新成就奖……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孕育出了一项项突出贡献,这些荣誉不断激励他前行,如今依旧奔忙在科研的潮头之上。
“我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欧阳平凯始终坚定自己的道路。“广西科学院与我有着密切联系。”欧阳平凯说,每年至少一次,他会带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信息与广西的优秀人才进行交流合作。“这些年我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广西。”他赞叹道。
在广西找到了研究成果契合点
今年2月,欧阳平凯再次来到广西科学院,以一场精彩的《生物能源重要性与农工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专题学术报告,与参会人员分享了生物制造的前沿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农林废弃物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高值化利用,能够开发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及化学品、生物医药及农业助剂等,特别是在生物基材料方面凝练出农工一体化方面的技术路线及生物产品。”欧阳平凯认为,广西在生物制造上有着广阔前景。
“科技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他说。
这一思路,离不开他印象中的广西美食。对于米粉,欧阳平凯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认识。米粉加工要排放的物质、豆腐加工产生的污染物,在欧阳平凯看来,这些就是亟待利用的优质资源。
欧阳平凯和其团队曾做过多次实验,利用生物技术成功将排到江里的米粉、豆腐污水转化为有用资源,既能减少污染又增添发展新动能。欧阳平凯看到了广西良好的生物经济底子,这与他的研究方向有着完美的契合度。
八桂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绿水青山,也是需要保护好的金山银山。广西的绿色产业发展较好,但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等隐性污染破坏性大,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广西秸秆多,这些农林废弃物中有着丰富的木质素资源。”早在2018年,欧阳平凯在广西科学院参加学术讲座及研讨会时就提出利用广西优势生物质资源开展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
在欧阳平凯的关心支持和广西人才的不懈努力下,广西科学院木质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已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且不断致力于开展木质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副产物与废弃物组成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开发一系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建立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可持续综合利用产业链。
“这样的资源不一定很多,但能实现的产值却很高,对于增加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非常有利,能让广西人民生活得更舒适。”欧阳平凯说,未来生物技术还需要更好地应用在广西的农业、林业、养殖业等方面,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创造更高的效益。 (下转6版)
新闻推荐
本报平乐讯初夏时节,平乐县平乐镇高埠千亩生态荷花休闲示范区,碧叶连天,荷花竞相盛开,吸引近10万人次游客到此游玩,带动乡村旅...
平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