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访“彩调窝”

广西日报 2013-07-16 13:15 大字

莫喜生 李珠营 文/图

“哪子咿嚯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广西著名剧种彩调,声情并茂,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被誉为“充满泥土芬芳的快乐剧种”——

百年彩调临“瓶颈”

历时3年,笔者跟随专业或业余彩调团队及相关专家,在桂北有名的“调子窝”走村串户进行采访,却吃惊地发现:曾经辉煌的彩调,如今正面临发展“瓶颈”。

2013年正月初五,临桂县桂弘彩调团到30多年前名扬桂北的谢家村表演《三看亲》。年近50的陈连养对演员和邻居感慨道:“现在虽然有很多电视剧和电影看,但彩调还是有彩调的味道。”

“我们村唱彩调,也唱桂剧,但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去年二月初二,彩调团到平乐县的队友家拜年,73岁的桂剧师傅李杜明也对笔者说:“好多年都没有彩调或者桂剧到村里来表演了!”谢家村、大路村、平乐同安镇旺塘村,曾经有名的“调子窝”,村民们久别彩调30年,别的村子可想而知。

“演员老化,投入少,观众少,成本加大,是目前彩调文化面临的最大困惑。”苏庆学是临桂县文化馆馆长,富有基层文化工作经验和体会的他一语中的:“临桂县,桂林市,乃至整个广西,彩调文化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期。”

曾在桂林市彩调团工作的唐玉刚,有彩调艺龄51年。“前年,市彩调团曾要招收20名12至17岁的演员,但是招不够。桂林市彩调团曾搞了个档次略高的彩调表演场所,100元的票只卖出几张,60元的没有卖出去几张——你叫一个农民花60元钱看一场表演,不要他的命才怪!”唐玉刚苦笑道。

几年前,从永福调入临桂彩调团的李群英为生计经常要表演彩调以外的节目。她说:“演员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彩调艺术将枯萎,甚至消失。” 

“彩调窝”里调子多

据《临桂县志》记载:彩调在明末清初形成,最早流传于桂北农村,后传入广西各地,融入民间“打春牛”、“跳神”等大量曲调和乐句。随历代移民迁徙传入的湖南花鼓戏及江西采茶戏,亦对其有重要影响。 

彩调多为喜剧,也有少数正剧和悲剧。其道具有扇子、手绢和彩带,俗称彩调“三宝”;乐器有板胡、调胡、司鼓、六锣、小锣等。彩调以旦、丑、生为主,少有净行。彩调角色共有一百多种基本动作,分步法类、扇花类、转身类、手花类等。

彩调是“贫民艺术”,来自社会底层,平常于街头巷尾搭就简单戏台即可开演,重大节、假日演大戏,演员们才浓墨重彩画出各种脸谱,把各种乐器全用上。

临桂县是广西彩调主要发源地之一。该县义江河两岸的中庸、五通、两江等乡镇,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彩调窝”。两江镇的谢家村,自古有唱桂剧演彩调的传统。上世纪50年代表演彩调剧《刘三姐》,扮演莫怀仁和陶、李、罗三秀才的演员,其惟妙惟肖的表情,幽默风趣的台词,至今仍被当地群众传颂。

“文革”中后期,彩调处于低潮。但临桂县仍对谢家村重点扶持。

上世纪70年代末,乡村联宗祭祖活动复苏。五通镇宅田村莫姓彩调队凭借《王三打鸟》和《娘送女》走遍附近乡镇。这年冬天,大路村莫社弟到五通圩贩牛,对莫姓家族略知一二的他,邀请彩调队前来演出。寒冬腊月,村民们围着熊熊大火看彩调,调子唱了三天三夜,于又哭又笑的气氛中,双方找到了先祖根源。每天谢幕之后,大路莫姓外的村民争抢着把演员拉到家里,奉为上宾,一时传为佳话……

采访间,夜幕降临,在临桂县“调子窝”,伴着悠扬乐曲,悦耳的彩调歌声随风飘来——

妹的嘴唇一点红,

妹的眉毛像把弓,

妹的耳环叮当吊,

妹的头发雾蒙蒙。

据介绍,如今,临桂县已经把村屯文艺队伍建设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将投入300多万元培训村屯彩调队,建舞台添服装道具及音响设备。该县文化馆组织专家培训村屯彩调队员,受训人员除学才艺外,还能得到每天四五十元的误工补助。唐玉刚和65岁的张桂英,老当益壮穿行在6个村屯彩调队中,为新秀们传授基本功。

彩调,又在迎接一个新的春天……

新闻推荐

乡村卫生管理创新出成效

本报平乐讯在开展“美丽平乐·清洁城乡”活动中,平乐县在规范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农村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方式,全县呈现出“办法多”、“示范多”、“亮点多”的“三多”现象。由于地域...

平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探访“彩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