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纸开拓事业 借助报纸为残疾人发声 邱拥华《桂林晚报》改变了我的人生

桂林晚报 2020-11-04 09:34 大字

邱拥华是《桂林晚报》的忠实读者和订户。记者苏文娟摄

邱拥华是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也是《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的忠实订户。

邱拥华是河南人,他跟广西的缘分从一份报纸开始。后来,身残志坚的他自主奋斗开拓事业则是源于《桂林晚报》。

如今已事业有成的邱拥华,跟报纸的关系更为密切,报纸不但是他了解政策的工具,更是他为残疾人发声的窗口。

从小患病因报纸跟广西结缘

邱拥华谈吐自信大方,对事对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对未来有自己精确的规划。如果不是他拄着双拐,你根本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曾经一度无法起床。

说起自己的过去,邱拥华并没有“顾影自怜”,而是带着一种剖析和打趣的方式进行回忆。邱拥华说,他是河南人,在一岁半的时候被诊断为小儿麻痹症。当时,他和母亲生活在河南,父亲远在桂林兴安从事地质工作。虽然相隔两地,但父母都为他的病到处奔走。

1974年,母亲带着邱拥华来广西看病。“当时选择来广西看病,是因为一份报纸。”邱拥华说,父亲平时就喜欢读报,到现在还保留着当初读报收集的一些剪报。当时,邱拥华的父亲在报纸上读到广西来宾有一家医院对小儿麻痹症的诊疗很有效果,就让母亲带着邱拥华来到了广西。

邱拥华说,当年母亲带着他在来宾治疗了一年时间,身体也有所恢复。“以前觉得四肢都不能动,治疗后胳膊和手可以动了。”邱拥华说,一年的治疗,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母亲只好带着他回老家休养,“当时开了好多药,大包小包装了两箩筐。”

谁知道刚回家乡,就遇到发大水,很多房子被冲垮,邱拥华的药也被洪水卷走了。只有3岁的邱拥华就开始拄拐生活。那时候,他的拐杖是简易制作的,“把一个木头劈开,然后在上面横着架一条木头,就是拐杖。”

念大学无望看报纸“改行”

邱拥华自幼聪明伶俐,又喜欢读书,一直在家乡读到五年级。结果在升学上遇到了问题,那时他所在的村里没有初中,而镇上的初中又不能收留他,他只好返回村里继续读五年级。

也就是在邱拥华“复读”五年级的第二学期,父亲将他接到了桂林兴安。父亲所在的地质队有子弟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应俱全。邱拥华来到桂林后,圆了读书梦。

回忆起那段读书时光,邱拥华满是笑意,“大家都很善良,从来不会因为我残疾而取笑我。我和同学们一起‘跑’,一起‘闹’,有时候比健全孩子还调皮。”在这种美好中,邱拥华觉得自己能一直读书然后考上大学继续深造。但就在高考前夕,老师告诉他,他的体检过不了关,没办法参加高考。

“肢体残疾对于我已成定局,我不怕,但不能参加高考对我是人生第一个极大的打击。”邱拥华为此消沉了一阵子。这期间,亲戚朋友、老师同学都来安慰他。最后,他重新振作,打算去学一门手艺。那时候他想学修理,“从小就喜欢捣鼓机械的东西。”结果,他根本搬不动类似电视机这样的重物,选来选去选择了裁缝的职业,“布料轻啊,我拿得动。”

裁缝手艺学成后,邱拥华就在八里街附近买了一个小门面,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对面是一个卖报亭。邱拥华从买第一份《桂林晚报》之后就认定了报纸这个窗口,“报纸上什么都有,都是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于是,买报读报就成了他闲暇时的固定内容。“每天做完衣服后,就买份报纸来仔细看。”邱拥华记得,当时的《桂林晚报》只有两张纸,8个版,黑白色。

读报纸再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邱拥华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变化,“我的裁缝行业可能要被成衣代替,因为我们的手工费高,出品慢,而成衣出品快,手工费也不高。”邱拥华分析,虽然当时自己一个月还能赚1万元左右,但不久的将来,这个工种可能会被取代。

该何去何从,邱拥华从报纸上找到了答案。邱拥华读报纸时发现,不少地方在开展电脑培训,他认定这是一个行业趋势,于是也想学电脑。他拿着《桂林晚报》,对照着报纸上的信息,一家家找上门想要报名学电脑,但一看他是个残疾人,电脑培训班都拒绝了他。

通过报纸为残疾人发声做报纸忠实订户

虽然被多次拒绝,但邱拥华还是不气馁。一段时间后,他通过《桂林晚报》的信息找到了当时的“新华电脑培训学校”。这一次,邱拥华仍然被拒绝“入学”,但校长欣赏他的毅力,不但将学校定制服装的订单给了他,还跟他成为了朋友。之后,邱拥华以朋友的身份,经常到培训学校玩,也抽空请教老师们,渐渐地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

为了更系统地学习,他还通过《桂林晚报》的二手交易信息购买了一台电脑,自己在家里学习。一年后,邱拥华颇为熟练地掌握了不少电脑知识,不但熟练使用各种工作软件,偶尔还可以指导一下培训学校的学生们。

2008年时,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竞争十分激烈,新华电脑培训学校也面临压力。此时,邱拥华急流勇进,联手几位学校老师,全盘接手了学校。他通过狠抓教学质量、注重人才培养等方式将学校维持下来。

这时候,邱拥华通过报纸关注到残疾人这个群体。“很多学校都是不收残疾人的,我们收,并且是免费。”2009年,邱拥华成立了“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2014年开始,参加技能培训的残疾人学员达到8600人,健全人学员4000人。

随着邱拥华社会角色的转变,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关注残疾人的事业当中,他也从《桂林晚报》的忠实读者转变为报纸的“常客”。他曾经作为桂林第一个取得残疾人驾照的新闻人物登上《桂林晚报》,鼓舞了很多残疾人自强奋斗,也因为组织各种助残活动被采访报道。他还先后和《桂林晚报》的多名记者一起调查过桂林市无障碍设置的建设情况,以及桂林市残疾人的外出交通工具情况。创立桂林自强职业培训学校后,他又为残疾人就业四处奔走……

如今,邱拥华也会使用网络浏览新闻,但他说自己依然要做《桂林日报》、《桂林晚报》的忠实订户和读者,不仅因为这两份报纸的权威,还因为他的人生就是因为《桂林晚报》而变得不同的。同时,他还要通过报纸这个权威的渠道为更多的残疾人发声,让全社会关注残疾人,给他们创造一个更有爱的环境。

记者苏文娟实习生段雨晴

新闻推荐

“刷手”接“私活”诈骗自作聪明成犯罪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雷娜吴云娟)收取网络卖家的费用,利用网络技术修改后台数据替人“刷单”———这样的“刷单公司”...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