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党员周国政:发挥余热当好党的宣传员

桂林晚报 2020-07-10 12:01 大字

周国政正在大榕树下给大家讲课。记者莫俊摄

七星区横塘社区南药宿舍里有一棵大榕树,这棵大榕树为居民们撑起了一片绿荫,退休老党员周国政的“学习园地”便设在这里。十四年如一日,老周用实际行动向小区居民传递着党的声音。

“我有义务做大家的宣传员”

“她是党的好女儿,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6月7日上午9点半,周国政的“学习园地”准时开讲,他拿着一本讲义,十分投入地讲述着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在座的有二三十人,都是小区的退休居民,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周国政的这本讲义上记录了今年5月8日以来的讲学内容,从国家安全宣传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从桂林小升初新政策到广西交通大变革。他讲得最多的,还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重大会议精神。“大家喜欢在手机上看乱七八糟的新闻,对国家政策却漠不关心,这不行,我身为一名党员,有义务做大家的宣传员。”周国政说。

黄文秀的事迹讲完后,周国政还跟大家说起小区即将成立义务巡逻队的事,他号召大家积极报名,多为小区做贡献,也为桂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大伙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可以随叫随到。

今年75岁的周国政,退休前是桂林第二制药厂(现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先后担任过单位的团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务,经常组织团员和工会活动。1989年,他应上级要求在厂里创办了“文明学校”,那时他就是“文明学校”的讲师,给职工们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文明健康的精神理念。可以容纳80人的大教室,每次都是座无虚席。周国政深受厂职工们的拥戴,他讲的话,在大家心里常常具有一定的分量。

“学习园地”从家门口搬到榕树下

可以说,听周国政讲课,是许多老职工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在周国政退休之后仍在延续。2006年,周国政退休后就将“文明学校”从大教室搬到了自家的杂物间门口,并重新命名为“学习园地”。

“我第一次来听课是2008年,就在他家一楼杂物间,大家搬着板凳坐在门口,他也像现在一样,拿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摘抄笔记。”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听课场景,时任横塘社区居委会书记苏建宏一脸向往。

正在读大学的小陈记忆十分深刻:“小时候我知道的国家大事都是在周老师的杂物间门口听课学来的,现在我也不自觉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十分关注,并且和周老师一样,将这些知识在身边宣传和扩散。上大学后我还写了入党申请,我也希望像周老师一样,将初心践行在奋斗路上。”

从今年开始,“学习园地”又从周国政的家门口搬到了场地更加开阔的小区大榕树下,那里有现成的石桌石凳。周国政说,他的“学习园地”最多时有近一百人参加,家门口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了。

每天坚持学习要当好党的宣传员

周国政一直坚持着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习强国”也是他每天的必修课,2万多的分数则是他坚持学习的最好见证。

为了让“学习园地”的内容不枯竭、不枯燥,他到处寻找合适的讲课内容。每周,他都会到漓东街道办拿回10多份报纸,其中有党报、法制报,也有都市报,他要从中选择合适的文章来给大家分享。但他也不是单纯地搬运新闻,他会用自己的理解将新闻里的内容重新加工,难以理解的时事新闻经他口讲出来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作为一名党员,要为党的事业做贡献,现在的我已经老了,做不了大的事业,但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业我还可以尽心尽力的。只要我还走得动说得清,我就会把‘学习园地’一直办下去。我们小区有4个党支部100多名党员,大部分是老同志,很多视力都不行了,我要充当他们的眼睛,当好党的宣传员。”周国政说。

记者莫俊通讯员周雪枚实习生李贝

新闻推荐

一潜逃27年命案逃犯在桂林市落网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伍云辉)近日,秀峰公安分局第三责任区刑警大队民警在市社会福利院抓获潜逃达27年之久的命案犯罪嫌疑...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