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桂林 诗意乡村 桂林市高质量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

桂林日报 2020-07-10 11:59 大字

□本报记者徐莹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许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悠然栖居”、“世外桃源”成为许多人的渴望。

2019年2月28日,在全市乡村振兴大会上,市委书记赵乐秦、市长秦春成在会上首次提出要把田园综合体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当作“书记工程”一样抓,在全市创建一批田园综合体。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书记工程”,2020年要完成第一批17个田园综合体初步验收,启动第二批建设。

围绕市委、市政府作出“以全面创建市级田园综合体为抓手,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重大决策,全市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加快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田园综合体,将一个个分散的家庭式的“盆景”连成一道道美丽风景,绘成一幅幅诗意般的画卷,为全市农业产业升级、农村价值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探索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新动能。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7月7日,记者沿着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一路骑行,来到秀峰区“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只见桃花江河水清澈,道路两侧绿树浓荫,附近村落民居白墙黛瓦……“诗意桃花湾”如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鲁家村有着“百年豆腐世家”美誉,该村在村头建起豆腐广场和颇具复古情调的“豆腐体验坊”。村内的百寿园内,有100位书法名家书写刻成的100个“寿”碑,文化气息浓郁。

张家村是百年傩舞文化传承地,建有傩文化广场和傩舞文化展示馆。每到节假日,由村民组成的傩舞表演队吸引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看。

庙门前村则是漓江书画的发源地,著名漓江画派巨擘阳太阳就出生在该村。如今,该村建起了阳太阳广场、阳太阳雕像、阳太阳故居和画家部落。村内有3棵500年树龄的老樟树以及芦笛知青院,乡土气息十分浓郁。

“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包含农、林、渔、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秀峰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总规划面积为22.36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4平方千米;拓展区规划面积12.96平方千米,实施项目47个,总投资68.5亿元。

其中,位于桃花江畔的“芦笛三村”是秀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第一个项目。近年来,秀峰区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对鲁家(合家)村、庙门前村和张家村进行风貌改造、文化挖掘、产业盘活,着力将“芦笛三村”打造成生态、环保、富裕、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区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生态旅游村。2019年,该城区又将“芦笛三村”的空地、荒地资源利用起来,配套建设7.8千米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停车场、旅游驿站等设施,完成了对“芦笛三村”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庭院美化、立面改造等工程的建设工作,让“诗意桃花湾”品质提升,为乡村振兴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田园综合体建设让农村资源变成资产,带动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也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芦笛三村”改造后,村民通过门面出租、整栋房屋出租、自主经营等方式,有的合伙当股东,有的干脆自己当老板,年收入由以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元左右。“芦笛三村”还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广西特色旅游名村”“中国最美乡村”等称号。

在希望田野逐梦前行

为深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2019年,桂林市出台《关于桂林市田园综合体创建的指导意见(试行)》。《意见》指出,桂林将围绕田园综合体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美丽桂林·幸福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地缘相邻、人居环境等基础较好的若干个自然村为片区,进行集中连线连片打造。

《意见》发布后,市委农办、市乡村振兴办统筹各方力量,全力部署落实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各县(市、区)积极落实,抓紧项目实施,第一批实施的田园综合体共17个,每县(市、区)各创建1个,共覆盖102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屯),规划面积492.93平方千米,核心区人口总数20.84万人。(下转第七版)

新闻推荐

纵情山水 恣意玩乐 “桂林米粉”邀“柳州螺蛳粉”游桂林啦!

多条线路与您相约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促进全区文旅企业复工复产、...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