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七星区企业疫情期间产品出口持续上扬

桂林日报 2020-04-02 10:54 大字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王亚东)眼下,桂林优利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加紧制作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今年1至2月,该公司国际市场销售额为2961万元,同比增长47.39%。

复工以来,高新七星区主动对接市工信局、市建设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建设厂房及生产线、新设备应用及产业化面临的相关问题,全力保障企业开足马力、扩大产能,努力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一系列的有力举措,让辖区企业扭转疫情影响造成的劣势,实现了出口持续上扬。

优利特电子集团生产部部长程志勇告诉记者,优利特作为广西临床分析仪器生产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医疗仪器设备和临床诊断用品的研发生产。目前,公司生产的尿液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POCT等各类耗材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已向武汉、黄冈及广西各地累计捐款捐物、捐医疗器械超过700万元,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和防控输出“桂林力量”。目前公司物料齐备,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而在英才科技园的桂林国际线缆集团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戴着口罩错位坐在生产线旁,进行电线电缆加工生产。该企业是广西规模较大的电线电缆生产、销售企业,自2月10日复工以来,外贸出口订单纷至沓来。

据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李现勇介绍,企业产品在疫情期间走俏国际市场,2月出口澳洲销售额达到3500万澳元,创造了走出国门28年来单月在澳洲最高销售纪录。当月出口集装箱242个,货值1.3亿元人民币,折合1840万美元,创造了单月出口的历史最好水平。预计3月出口将达到2000万美元。

目前,国际疫情形势变得严重。为缓解市场防疫产品紧缺状况,高新七星区企业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动作为,从2月10日开始启动自主研制“红外额温计”。这是广西自主研制的“红外额温计”,也是广西第二个获批的“红外额温计”产品。为了抢时间,该公司员工多次驾车30多个小时直接到配套厂拉原料。目前,公司24小时不停工,全力生产,日产量达7000台。能够很大程度缓解广西以及国外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

此外,锐锋医疗、海威科技等多家科技型企业纷纷转产医疗防疫物资,以技术优势支持疫情防控。锐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穆连彬介绍说,医用护目镜成为紧缺防疫产品后,企业立即转产,从齿科设备研发生产企业“华丽转身”到医用护目镜领域。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医用护目镜取得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目前正加快生产,并且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每日产能可达到10000副。

高新七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辖区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一对一”包干帮扶。通过多部门联动,加大力度兑现优惠政策,送给企业实实在在的福利。截至目前,该区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当前产能已达满产的八成。

新闻推荐

雁山区“点对点”专车接回湖北籍务工人员抵桂复工

本报讯(记者孙敏通讯员黄昌汉)3月30日下午1点,雁山区第一批“点对点”包车载着湖北省红安县和应城市的39名务工人员,经过12...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