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静电频发?专家教您几招不做“带电人”
开门的瞬间手指被电如针扎、头发起静电杂乱不堪,就连和他人握个手都有可能被电……随着冬季来临,不少市民反映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静电现象越来越频繁,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发电机”,也给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近日,记者采访多位市民和有关专家,了解静电的起因、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为大家消除静电烦恼提供对策。
1、秋冬季节静电现象成市民困扰
“一天被电20次,像勺子、门把手、电梯按钮、钥匙,只要碰到基本都会被电。”提起秋冬季的静电现象,莫先生忍不住吐槽自己被电的日常,并笑称自己为“霹雳贝贝”———科幻片里一个带电的儿童。莫先生说,自从经历了几天被电的日子,自己现在开个门都十分小心,听说干燥容易引起静电后,也开始尝试使用护手霜保持手部湿润、减少静电现象的发生,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长时间不涂又会变成“霹雳贝贝”。
在桂林一高校就读的小陈是个女孩子,平时比较注重皮肤保养,十月份就开始坚持涂护手霜和身体乳,所以较少碰到手指被电的情况。尽管如此,她还是逃不出静电现象带来的困扰,“首先是头发,每天起床把衣服穿好之后,可能是衣物摩擦的原因,一照镜子,头发要么‘浮’在半空中,要么‘贴’在衣服上,很影响形象。”小陈说,除了头发,在穿衣方面也受到了一定困扰,“当我穿打底裤配裙子的时候,裙子就很容易‘贴’在腿上,看起来很不美观,一开始以为是裙子质量问题,购物的时候就比较细心挑选,但现在发现静电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对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当瞬间电压过大时,人体静电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导致血钙流失、引发皮肤炎症、影响中枢神经、影响孕激素水平等。
2、人体静电产生的原因
为了进一步认识静电、得出解决静电烦恼的办法,5日,记者就静电现象的相关问题电话采访了广西大学物理学教授陶小马。
“秋冬季节的空气十分干燥,容易发生静电现象。”陶教授解释,摩擦起电,我们平时走路、脱毛衣、挤地铁、梳头等动作都可能使自己身上带电,气候湿润的时候,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微小液滴,人体或衣物可通过与其接触转移部分电荷;而一旦天气干燥,空气中可转移电荷的液滴非常少,人体和衣物上的电荷难以释放,就集中形成人体静电。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我们提到的“被电到”的过程,就是积累了静电的人体接触到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发生电荷转移,也就是人体积累的静电被释放出来的过程。而我们被电到的时候看到的火花,其实就是电流转移时所经过的路线。
陶教授提出,开门被电、握手被电、脱毛衣起电火花等日常静电放电过程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也很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危险,但有些会令人产生被电的痛感。
3、如何有效预防人体静电
如何消除秋冬季节静电现象给大家带来的困扰“那就是想方设法释放电。”陶教授解释,既然人体被电是因为大量电荷聚集引起的,那么为聚集的电荷寻找适当的释放途径是解决静电烦恼的主要途径,网上很多防静电的方式方法都是依据这个原理进行的。
比如增加居住环境的空气湿度,在室内放置两盆清水、加湿器,使用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卧室内少放家用电器,看电视时最好距电视机2米以上;勤换衣服勤洗澡,减少聚积在人体表面的静电荷;用木梳代替塑料梳、洗发时用润发露;经常被静电击打的人可用钥匙、棉布等先碰触门把手、水龙头、床栏等释放身上的静电,再用手触摸;赤足行走等。
此外,还可以从防止人体静电的产生入手,降低大家的静电困扰,如尽量选择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品的面料,地板、墙面、天花板等使用防空间静电材料。
见习记者曾思怡
新闻推荐
12月5日,邓明永(化名)身穿救助站提供的蓝色风衣,与其二姐夫(左)前往火车站。...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