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明珠”的第一次发现(1965年)

桂林晚报 2019-08-29 16:08 大字

蒋廷瑜

1965年,文物普查队对刚刚发现的甑皮岩遗址进行试掘。(图片由蒋廷瑜提供)

1973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遗址现场开展第一次正式的考古挖掘。(图片由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提供)

1978年竣工的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正面。(图片由赵平提供)

1965年5月,自治区、市文管会及博物馆组成文物普查工作队,对桂林市文物进行普查。正是在这一次的普查中,文物工作人员在距桂林市中心约8公里处发现了60余处洞穴遗址和山坡遗址以及遗物,甑皮岩洞穴遗址作为其中之一,第一次被发现。

这次发现,使得世界为之震惊。这处之前不为人知的洞穴,竟然蕴藏着万年以前的漓江远古文明,考古证实其为我国目前发现的人类居住时间最长久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因为其特殊价值,后人将甑皮岩洞穴遗址冠以“史前明珠”称号。

见证者

蒋廷瑜

1939年10月生于桂林兴安,1964年北京大学毕业,1965年参与了新发现的甑皮岩试掘工作,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图片由本人提供)

回顾洞穴探秘珍宝初现

即将年满80岁高龄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向记者回忆起1965年首次发现甑皮岩遗址的经过,仍然记忆犹新。

1965年,广西境内的文物普查全面展开,在完成了南宁、梧州等地区的普查之后,自治区和桂林市考古人员组成考察队,对桂林市进行全市范围的文物普查。当年25岁的蒋廷瑜刚刚大学毕业,和其他四人负责西南片区的调查。

因为有写考古日记的习惯,蒋廷瑜至今仍然清晰记得当时的一些细节。1965年5月13日上午,他们一行十多人坐火车赶到桂林,住在阳桥头的原榕城饭店,每天一大早,他就买几个包子或馒头放在饭盒内,将军用水壶灌满开水,就乘公共汽车到郊外调查,中午在野外用餐,下午日落前返回。

6月4日这天,蒋廷瑜和同事们调查到当时的大风山一带,此处有一洞名为相人山西南洞。他在当年的工作日记中写道:相人山“东有洞,洞中有一石笋,如石雕立像,似白衣观音,又似白须老者,因而名为‘相人山’”。

大家在洞内歇脚时,无意间用锄头敲了敲,竟在洞口意外敲出了陶片,后又发现了更多的夹砂陶片、打击石器、兽骨、螺壳蚌壳。

此时已天色渐晚,蒋廷瑜和同事们暂时返回,乘公共汽车回到榕城饭店。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就直奔相人山西南洞而去

“我们觉得这个洞非常重要,值得深入调查。”蒋廷瑜回忆,这一天,他们又有收获,挖深至1.6米,仍未见底,“当时惊奇地发现了头骨一具,疑是墓又疑是灰坑”。

此后接连四天,考察队继续到相人山西南洞试掘,6月7日上午在探坑内得一磨光石斧,下午在人头骨旁发现一件磨光石锛。

接下来的挖掘场景让在场人士一片惊呼!

“现场共发掘出了四具呈屈肢蹲状的人体骨骼。”蒋廷瑜记得,当时在东壁发现第四副人骨架,出土穿孔石环一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两具人头骨和一具较完整的人骨架取出带回了饭店。

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出于对这一重要遗址的保护,文物工作人员决定终止试掘,马上向上级汇报,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正式发掘。6月10日,他们在饭店开始清洗标本,分类标号,书写标签,分别填写调查登记表,撰写《相人山西南洞试掘报告》。

不过令蒋廷瑜没想到的是,与甑皮岩的下一次接触足足要等上8年。就在这次试掘不久,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蒋廷瑜和队友们全部撤离,这个价值巨大的洞穴遗址再次沉寂下来,广西的文物工作也进入了“休眠”期。

新闻推荐

桂林国家高新区新引一批“高精尖”项目 共签约8个项目 总额25亿元

本报讯(通讯员王亚东记者邱浩)记者昨日从桂林国家高新区获悉,在日前举行的桂林-北京投资推介活动周上,该区共签约项目8个,签...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