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达人何爱春:用音乐温暖人心

桂林晚报 2019-08-08 15:38 大字

何爱春表演桂林渔鼓。

记者刘净伶摄

南门街道翠西社区居民何爱春,会渔鼓、扬琴、葫芦丝等十多种乐器,是桂林市老年文化艺术团团员,也是翠西歌咏队队长。每个月,她都会带领翠西歌队成员,来到社区养老院,义务表演各种桂林本地文艺曲目,赢得观看老人们的阵阵喝彩。不但如此,何爱春还会拉着队员和老人们一起歌唱。她说,同样是老人,她明白养老院里老人们也会有情绪低落和孤单的时候,她想要用音乐的力量温暖老人们的内心,让他们坚强和积极起来。

活到老学到老的文艺达人

69岁的何爱春,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脸上画着淡淡的妆。

“学音乐或者舞蹈要讲究精气神,走或者坐不要驼背耸肩,显得没精神。”何爱春说,这是父亲从小跟她说的。

何爱春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在部队的时候,就是彩调爱好者,擅长二胡、渔鼓、扬琴等乐器,家里时常有爱好文艺的好友进出。

在父亲的培养下,何爱春有了扎实的乐谱基础,学会了扬琴、二胡、渔鼓。后来,她又自学了柳琴、月琴等其他乐器。

1980年,何爱春调到原桂林威达仪器仪表办公设备集团公司工作。闲暇之时,全部都用来钻研文艺,没事就唱唱彩调、弹弹扬琴,每年厂里文艺活动都会参加,成了小有名气的文艺骨干。

退休后,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她进入桂林市老年文化艺术团,还被推选为翠西歌咏队队长,带领队员们唱歌跳舞之余,又到老年大学学了五六年弹拨类和打击类乐器。

如今,她会的乐器有十余种,成为了社区居民们口中名副其实的乐曲达人。

用文艺给社区老人带来快乐

父亲去世的时候,留下了很多彩调剧本,还有音乐设备。“父亲把我叫到跟前,让我把彩调剧本收好,扩音器等音乐设备则留给其他需要的人。”何爱春说“父亲身体力行地给我上了最后一课。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告诉我音乐需要分享。”

何春爱所在的翠西歌队有20人,年纪最大的83岁,年纪最小的69岁。每周,队员们都会到社区提供的场地排练节目。

有些队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声乐培训,基本功扎实的何爱春,就会手把手地教,从形体站姿、唱歌发声、乐谱学习到乐器演奏、和声伴奏等多方面入手。

每个月,他们会固定到社区养老院里义务表演。节目单不固定,时常有更新,但桂林渔鼓、彩调和几首经典老歌曲的演唱,几乎是固定节目。

特别是桂林渔鼓和彩调,每次演出台下观众都看得聚精会神,有的老人演出结束还意犹未尽。

何爱春告诉记者,每次表演时,她和队员们都会拉着养老院里的老人们一起歌唱,让他们也参与到音乐的互动中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热心表演受到社区点赞

何爱春的节目深受社区养老院老人们的喜爱,每次何爱春带着队员们离开养老院,养老院的老人们都有些舍不得,希望他们下次还来。为此,今年上半年,何爱春专门带领歌咏队连续3天到3家不同的养老院里义务表演,带领养老院的老人们唱歌和演奏乐器。

翠西社区居委会主任谭桦说,何爱春年纪也大了,身体总有些不舒服和小毛病。一场表演约2个小时,翠西歌咏队的平均年龄70多岁,何爱春能把所有队员共20名老人凑齐表演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是靠着对音乐的热爱和热忱,克服困难聚在一起,目的就是想多陪陪养老院里的老人。

除此之外,何爱春还积极参加翠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社区组织的各项文艺汇演和节日汇演中为居民义务演出渔鼓、彩调,给居民带来欢快之余,也把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在社区传播了出去。

“在何爱春的影响下,很多社区小朋友看了演出后,对桂林渔鼓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演出结束主动向何爱春讨教。何爱春也很乐意讲解。”谭桦说,何爱春的热心受到大家的赞扬。

记者刘净伶实习生马心怡通讯员谭桦

新闻推荐

桂林保安行业主题宣传日活动举行

本报讯(记者胡逢超实习生谢韵歆)为展示桂林保安队伍的良好形象,激发全市保安人员的工作热情,动员号召全市保安企业和保安人...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