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开口借钱 职场人如何应对?

桂林晚报 2018-08-27 13:20 大字

借钱这个话题向来敏感,无论是家人、朋友或同事,一旦谈及借钱,似乎都会有些尴尬。相对来说,家人和朋友比较熟悉,但同事却不同于前两者,就算关系不是特别亲密,每天也要处在一个屋檐下。

那么,如果同事提出借钱,相信很多职场人都会犯难。到底该不该借?能借多少?如果同事未如期还钱,该怎样提醒呢?

同事之间借钱难题多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蒋女士告诉记者,她曾有过借钱给同事的经历。“当时上班没多久,同期进公司的一位同事是外地人。对方在桂林租房后想买个空调,又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就向我借。”

蒋女士说,同事问她借了1500元,并表示下个月发工资就会还钱。“虽然我手头也不宽裕,但这点钱也能拿得出来,我本来不想借她,又不好意思拒绝。还有,我觉得都是同事,她应该不会欠钱不还,就借了。”蒋女士表示,第二个月发工资后,这位同事及时还了钱,不过对于同事间借钱这件事,她认为还是应谨慎对待。

市民黄先生则表示,他再也不会借钱给同事了。因为,直到现在他借出的钱还没有被还清。“我借出去的钱有半年多了,当时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找我‘江湖救急\’,我就借了几千块给他,他说借一个月就还给我,结果他没有还。”

黄先生表示,他一开始担心同事有苦衷,并没有立刻催对方还钱。可等了一个月后,对方还是没还钱。到了第3个月,黄先生只好和这位同事说自己急着用钱,可对方以缺钱为由陆续只还了4000元,之后又没了下文。“这种事真的很影响关系,现在我都不想和他说话,剩下的钱也不想再催他还了,就当花钱买了教训。”

在银行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数额太大她不会借,但借一些零钱又很难开口让同事还。“比如拿快递或吃饭没带钱,同事会先问我借,之后又忘了给我。这些小钱也不好意思开口要,但积少成多会觉得比较亏。”

同事之间借钱应慎重考虑

桂林珺美咨询人力资源师刘林欣表示,同事关系本身就错综复杂,除非工作性质需要,同事之间应尽量避免金钱借贷,因为这极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当然有些人可能确实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又没有更好的途径来解决,才会向同事借钱。如果你有足够的金钱,也可以提供帮助。”

在刘林欣看来,朝夕相处的同事提出借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不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影响同事关系;借了又担心对方拖着不还,让双方相处尴尬。她表示,倘若不愿意借钱,应及时告诉对方自己借不出钱的理由,而不是纠结同事会不会有意见。

“没必要找其他理由或借口,可以直接说明自己的想法或处境。如果不停地找理由拖着别人,反而可能给真有困难的同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刘林欣说,及时表明不愿借钱的态度,也能让确实急需用钱的同事尽快去找其他解决办法。

倘若无法拒绝同事,借钱之前首先应考虑是否足够了解、信任对方,其次则应明确这笔钱的用途,以及对方是否有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另外,可要求借钱的同事提供第三方保证人,并主动写上借条,说明归还日期。“写借条可以证明借钱者的诚意,也能加深彼此信任,提醒对方不要忘记。”

刘林欣告诉记者,同事之间借钱后若仍在一起共事,一般情况下都会主动还钱,无法按期归还的,也都会在到期前提前向被借者说明原因。如果借钱者逾期未还钱也没有任何解释,被借者可婉转提醒。

“可以通过短信或者微信等聊天工具提醒,少了当面逼债的尴尬;或者在还款日前后有意识地多与借钱者联系,从而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尚未还钱。”刘林欣说。

记者唐霁云林扬

新闻推荐

“民生银行·桂林旅游”联名信用卡卡面设计全国作品征集大赛今日启动

本报讯(记者孙敏)作为促进桂林旅游业发展、加速“一键游桂林·游桂林”项目的落地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桂林市政府与中国民生...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