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诗人的福地 诗歌的沃土访诗人刘发扬

桂林晚报 2018-07-23 14:55 大字

刘发扬

■首席记者高磊盈文/摄

刘发扬简介

1970年出生,湖北监利人,现居桂林,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发表诗歌两百多首。入选多种选本,得过多次省地级诗歌类奖。结集出版《不再是过客》《无歌的季节》《温暖的旅途》《岁月之暖》。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理事。

从上初中就开始发表诗歌的刘发扬,直言现在他又到了创作的井喷期,每年都会创作百余首诗歌作品,这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和桂林有关的。

作为一个已经在桂林生活了18年的外地人,刘发扬对桂林这座山水甲天下的城市爱得坦诚、热烈,也对桂林的诗歌文化爱得深沉。看见政府对于文化越来越重视,他打心眼里觉得高兴,也希望尽己之力,挖掘桂林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走进文化、感触文化、参与文化。

访谈

人生最美的时光在桂林

记者: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诗歌?

刘发扬: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发表文学作品是在小学四年级,在当地的《少年文学报》上发了一篇作文。发表第一首诗是在初中,名字叫《踏雪寻梅》,小的时候每年冬天雪都下得很大,我就看到厚厚的雪上面有印记,借景抒情写了那么一首和雪有关的诗,隔了一个月编辑部寄来信,说我的诗歌发表了。

记者:当时心情特别激动吧?

刘发扬:那是肯定的。在这首诗发表之前,我已经投了很多次稿了。我还是一个初中生,当时所有的零花钱不是用来买玩具和小零食,而是用来买邮票,因为要不断地给报社或杂志社邮寄自己的作品。第一首诗歌作品发表以后,我们整个监利县周老嘴镇都轰动了,大街小巷的人都知道镇子里出了个诗人,我每次出门都会被人夸上几句,那种待遇丝毫不亚于考上清华北大的大学生。现在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情怀,但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都有文学梦,也热衷于投稿,所以大家对发表过作品的人都特别尊重。

记者:您又是什么时候来到桂林的呢?

刘发扬:我从学校毕业之后,陆续去过武汉、广州、深圳,做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自己开公司做过生意。2000年,我来到了桂林,山清水秀的桂林对所有外地人来说都是一种向往,对我这个喜欢文学和诗歌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当时我来到桂林以后觉得她就像是一个小家碧玉,太适合生活和写诗了,就决定安定下来。从2000年到现在刚好18年,这18年里从事过好几种职业,但一直都没有忘记写诗。我回想过去,觉得在桂林这18年来,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每天一出门就能偶遇山水画一样的美景,事业方面有压力更有动力,日常生活里结识了很多诗歌界的朋友,纯粹快乐地写着诗。生活就应该这样,像诗歌一样充满激情。

现在是我诗歌创作的井喷期

记者:您平时工作这么忙,写诗的时间是怎么抽出来的?

刘发扬:我参加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因为要应付快节奏的生活,写诗的冲动小了很多,但也断断续续写过一些,到桂林后认识了很多诗歌界的朋友,慢慢又重新拿起笔了。现在我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后,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时间,看看书写写诗,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想,用诗句凝练地表达出来。我觉得从2012年开始参与组织桂林诗会到现在,一直是我的创作井喷期,每年我都会写百余首诗,这其中有二十多首会发表,剩余的七八十首,我就当成是自娱自乐的句子。这也是我创作的主要宗旨,有了感情就要直抒胸臆,痛痛快快地写诗,如果能和别人有共鸣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自己也很开心。

记者:每年写那么多诗,都是什么内容的?

刘发扬:我的诗包含三个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和桂林有关的。我每年都要去桂林很多个地方,几乎每个地方都会有感而发,而一些众所周知的景点,对于我来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情去看,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写出来的诗也就完全不同,所以和桂林有关的诗句可能占到我创作的很大一部分。其二是异乡人情怀。我是湖北荆州人,成年后一直都在外地打拼,很容易滋生一些恋乡的情怀,乡愁也是我不少诗歌作品的主题。最后一部分就是日常的感怀了。生活里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有一些奇思妙想,会把它写下来,写成一首有趣的诗。

记者:桂林本地诗人在写与桂林有关的诗歌时,显得有些谨慎,您作为一个外地诗人,为何会投入这么多的精力来写桂林呢?

刘发扬:本地诗人的谨慎我也能理解,因为确实有太多人写了,大家不愿太同质化了,而我能一直写下去,除了前面所说的桂林山水确实就像是一个永远挖不完的诗歌的题材宝库之外,我觉得也和我外地人的身份有关。其实古往今来,每一个来到桂林的诗人都忍不住要吟诗一首赞美一下桂林,而我作为一个在桂林生活了18年的外地人,身上不免还遗留有外地人对桂林的好奇,也有本地生活的积累,所以我的诗歌创作也是这两者的融合,它既有无穷尽的想象力,又能俯下身子接住市井地气,这是我写的与桂林有关的诗歌的特质,正是在这种特质的刺激下,我也有动力不停地写下去。虽然写得多,但是得到周围的朋友的反馈都是积极的。

诗歌应该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组织桂林诗会的?

刘发扬:应该是2013年。当时我们不仅办了朗诵会,还举行了研讨会,有50多名诗人参加,包括本土的和外地的,还有很多喜欢诗歌的市民参加了进来。这个诗会我们一直坚持办了下来,现在已经是第八届了,参加的诗人有上百人,诗歌爱好者更是越来越多,不少来自江苏、贵州、湖南、云南,甚至香港的诗人都过来参加,我觉得这是桂林诗会的魅力和桂林诗人团结的一个体现。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想法,诗歌应该慢慢从自娱自乐的小众文化里跳脱出来,走向“下里巴人”,让更多人去接受它、喜欢它。

记者:筹措桂林诗会这么多年,您对桂林诗歌文化是怎么看的?

刘发扬:桂林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自然风光又是无与伦比的,生活节奏相对慢一点,幸福指数高,这几点加在一起,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诗歌创作环境,换句话说,桂林是一个很容易发展诗歌文化的城市。在这样的基础下,桂林的诗歌文化最近几年一直以来都发展得不错,除了我们每年一届的诗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外,诗人们热衷写诗、热衷发表诗歌,各个单位也很喜欢举办朗诵会,总体的氛围非常不错。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我想每个诗人都是开心幸福的。

记者:桂林正在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这一城市发展战略,您觉得桂林诗歌的文化魅力应该如何去挖掘和传播?

刘发扬:最近两年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触,就是我们政府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来说,逍遥楼、东西巷的重焕光彩,还有“三月三”歌圩节一年比一年办得隆重有趣,包括诗歌朗诵在内的大量的文艺表演接连登台,我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要挖掘桂林文化的魅力,就是让更多的人走进文化、感触文化、参与文化。我对诗歌的理解也是这样的。我一直有个愿景,我们能在一个大广场举办一次诗会,来来往往的市民都能被台上的诗人感动,然后情不自禁地上台吟上一首。其实我觉得诗歌的基因深藏在每个国人的心里,不管你年龄多大,来自何方何地何种阶层,其实大家都能背诗,别的不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样的句子总能背出来吧?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台前写诗、念诗,感受诗歌的魅力,让它从小众走向大众,这才是挖掘和传播诗歌文化的最佳办法。

新闻推荐

全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走进龙胜给村民送上慰问为孩子们带去欢笑

志愿者为孩子带来学习生活用品。本报讯(记者苏文娟文/摄)献礼壮乡60载,志愿服务亮八桂。20日上午,2018年全区“农村扶贫济...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