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西湖 一段沧桑的历史
桂林西山公园的西湖。(资料图)
■杨力叶
在桂林城西有一座西山公园,西山脚下的西湖又给人们提供了水上泛舟的便利,每天游人如织,景色令人沉醉。在唐宋时期,这个西湖面积达700多亩,是现在西湖规模的十倍左右,这里风景秀丽,历代文人为它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字。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西湖水面不断遭到蚕食,留给我们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思考。
唐李渤开发了西湖风景片区
桂林西湖这一片风景的开发,与唐代一位官员的努力分不开。唐宝历元年(825年),52岁的李渤被贬,当年二月来到桂林任桂管观察使。李渤为人忠直、刚正不阿,所以他到任桂林的两年时间里也做了不少好事,最为人所称道的是设立了常平仓来储备粮食防灾害,疏浚了灵渠以便利中原和岭南的交通以及周边农田的灌溉,开发隐山和南溪山景区,增加了桂林山水游赏的新去处。其中隐山风景区的开发,更使西湖揭开了她的面纱,让人们发现原来桂林也有一个如此美丽的湖。
早在唐代以前,七星山、独秀峰、虞山等这些地方早已成为人们游玩桂林山水的名胜,但隐山和南溪山却一直默默无闻。李渤从政之余喜欢带领随从在桂林周边到处走走,他发现桂林的周边也有美景深藏,只是不便于登临欣赏,于是刚到桂林的第二个月,就“发潜敞深,蹬危宅胜”,建亭台种松竹,开发了南溪山(南溪这名字还是他自己起的)。随后第六个月便开发了隐山,这一过程在他的副使吴武陵的《新开隐山记》和同事韦宗卿的《隐山六洞记》中有着很清楚的介绍。能发现前人所未发现的美景,而且还能为后人开辟欣赏的便利,这可能是游山玩水的更高境界了吧。
隐山在当时桂州城西约三里的地方,原来是一座四面环水,草木葱郁的小山。李渤和下属们发现这座小山上到处有洞,洞中“水石清拔,悠然有真趣”,这引起了李渤很大的兴趣,于是组织民工在山上建造了亭台,种植花木,给山、泉、溪、潭都分别取了名字,还给隐山的六个洞分别取了名字并刻在洞口上。隐山旁有一个大湖,经过李渤的开发后,当时的隐山有如蓬莱仙境,这一个大湖也吸引人们纷纷前来泛舟,成为又一处旅游胜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在唐时也开始了它的开发,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出任桂州总管,便着手营建桂州城。他选取漓江西岸作为筑城的中心,大约在今天的解放东路和正阳路的交叉处。这时的桂州城又叫子城或衙城,是官署衙门的所在地。这一官署所在地的面积比如今的靖江王城还稍小,但是李靖对子城的兴建,奠定了唐代桂州城的基础。
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桂州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提升,公元847年,桂州刺史蔡袭在子城的基础上增筑外城,其范围大致在东到漓江沿岸的滨江路,南到现在的漓江大瀑布饭店,西到中山中路,北到独秀峰北面,外城里住的主要是居民。公元885年,都督陈可环在子城的西北方开辟了一座“夹城”作为商业区,夹城的中心区在现在的中华路一带。这前后三次的桂州城营建历时200多年,使得桂州城成为当时岭南的一座大城市。
朝宗渠的兴废是导致西湖变化的主因
到了宋代,西湖经历了一番波折。北宋末年,湖渠堵塞,人们围湖垦田,导致西湖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大为缩小。南宋鲍同《复西湖记》记载:“按吴武陵《隐山记》、韦宗卿《六洞记》皆述溪潭可方泳,然岁久,废为田,尚可考者特一潭二池。池有芰荷,广不逾寻丈,余尽耕稼之垅矣。”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维寻访西湖,发现这一带都变成了公田,“仅一线之流注入阳江(桃花江)”,甚为感慨。他下决心重振西湖的风姿,组织人力清理淤积,疏浚湖道,修筑斗门,恢复了旧观。然后广种荷花,又在湖岸筑起亭阁,西湖昔日的风姿得以重现。鲍同《复西湖记》记载这一经过后赞叹说这时的西湖“胜概为一郡甲”,“江浙虽称,亦未能过焉”,认为比杭州的西湖还要美。
宋代时开凿了朝宗渠,引漓江水进入西湖,成为西湖的重要水源之一。后来朝宗渠淤塞,1174年,范成大重开朝宗渠,西湖水面扩大至700余亩,换算起来有46万平方米。我们今天两江四湖中四湖的水面面积总共是38万平方米,而西湖的水面比四湖的水面加起来还要大,可以想见当时的西湖有多大。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录了南宋时期这一环城水系:朝宗渠引漓江水注入西湖,再流向城南,最后在城东回到漓江,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环城水系。范成大本人也多次到西湖游赏,称赞西湖“荷花时有泛舟故事,胜赏甲于东南”。后来朝宗渠又淤塞,方信孺在嘉定年间再次修筑,西湖才又重现生机。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朝宗渠的兴废是导致了西湖变化的重要原因,一旦连接漓江的朝宗渠被堵上,西湖将会水质下降,范围缩小。宋末元初,元将阿里海牙率兵攻打桂州城,遭到顽强抵抗,遂下令将漓江、阳江(桃花江)、朝宗渠全部塞断或改道,攻下桂州城后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去清理河道,造成朝宗渠断流,变成陆地。西湖缺少了重要的水源,日渐缩小。地方豪强也趁机筑坝围田,据为己有,往日七百亩湖面的盛况不再。元至元元年(1335年),郭思诚《新开西湖记》记载有对西湖的又一次治理,基本恢复原貌,但这已是回光返照之举,自此之后又有人逐年修堰排水,辟为耕地。
而这一时期的桂林城在日渐地扩大着。宋代桂州城从一个岭南的郡县小城跃升为广西会府,为了加强军事守备,桂州城得到了大规模的修筑。广西安抚使余靖从1054年开始用了三年半来修筑桂州城,之后李浩、詹仪之、朱希颜、李曾伯等人又对桂州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修筑。在城北鹦鹉山上的一幅《静江府城池图》,就记载了李曾伯修筑桂州城之后的风貌。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桂林城的范围从东沿着漓江西岸,北到鹦鹉山,西到丽泽桥,南到古南门这一带,相对于唐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而随着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文化的发展,桂林也成为祖国西南地区繁盛的“都会之府”。
如今西湖面积是当初的十分之一
明代初期,西湖已无可挽回地面积日减,废为陆地。明嘉靖年间,西湖淤积严重,有的地方荒废成稻田,有的地方变成了藕池。张鸣凤写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桂胜》记载:“(西湖)今悉为田,仅余一线水,出注阳江(桃花江)。”
西湖的衰颓也影响到了周围的景致。如著名的桂林八景西山“西峰夕照”,西湖成为田后,游人日少,山上建筑逐渐失修或遭破坏,西山渐渐冷清,张鸣凤眼中的西山已是“楼阁尘销,文字露立,鸟鸣荒冢,草蔓石阶”。文学家俞安期游隐山六洞,也说“在昔诸洞,得水增观。西湖既陆,洞壑亦枯”。徐霞客在1637年来到桂林,本想考察一下桂林西湖,却发现再也不见前人所说的西湖美景了,只好在日记里写下“今则西江南下,湖变成田,沧桑之感有余,荡漾之观不足矣”的文字。
到了清代,西湖昔日七百亩波光潋滟的湖面已变成蛙鸣不已的良田一片,清人黄之隽《游隐山记》写道:“洞外夷旷,可眺稻畦数百亩,周护隐山。噫,此即唐李渤所辟之西湖也。”两广总督阮元也在《隐山铭》中发出“何人能复西湖之旧”的慨叹。
民国时期,修筑湘桂铁路,把仅剩的一点西湖湖面东西一分为二,昔日的阳江源口潜洞山也被轰成了小山坡。抗战时期,修筑西山公路,又把剩下的西湖南北一分为二,分割成小块的西湖有的被填成了陆地,剩下的就成了现在所见到的面积只有70余亩的西湖。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大是桂林”,但俱往矣,如今西湖栖身于西山之下,她的娇小使西山公园映衬出更加秀美的景致。桂林西湖的变迁是一段沧桑的历史,纵观西湖变迁的原因,不难发现人为的因素占了主要部分,这也为我们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人地矛盾提供了借鉴。也许,这就是桂林西湖带给我们的意义吧。
新闻推荐
颠锋视界2018继续开展“寻找老客户代言”活动。Photo/资料图片新年伊始,颠锋视界“寻找为颠锋视界代言”第二季活动正式开启。为了感谢新老客户的支持,邀请老客户现身为颠锋视界代言。颠锋视界装...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