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让雕版的“匠人精神”流传

桂林晚报 2018-03-16 11:23 大字

胡波正在展示给青少年讲课时用到的“猫和老鼠”的雕版印画。

在桂林,有一项名为“雕版印画”的民间技艺。一直以来,这项技艺因为分色复杂、刻板繁复等因素,仅仅在家族内部流传。家住七星区三里店的市民胡波,就是现存的技艺传承人之一。

然而,这项原本秘不外传的“神秘技艺”,传到胡波手里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从去年开始,胡波就常常和市内一些社区的居委会,或者学校联动,开展传统技艺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雕版彩印”技艺,也因此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面前。

为了吸引孩子们,胡波的雕版画题材也一改福神、财神的传统内容,变成了“小猪佩奇”、“猫和老鼠”、“海贼王”等通俗、乐见的题材。对此,胡波说,他希望将“雕版画”这一传统技艺中蕴含的匠人精神,传递到更多孩子身上。

他把“雕版彩印”祖传技艺公开

胡波介绍,雕版印画又称刻版印画,是一项传统印刷技术,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技术为一体,是一种由不同印色的雕版反复拓印,组成完整画卷的印刷技艺。

胡波说,一直以来,桂林的雕版彩印受到不少外地游客、商人的喜爱,家中也把这项技艺视作珍宝,没有外传。

而就在今年2月份,胡波在解东社区“传统技艺”进社区活动里,却将这项祖传技艺公开了。

“一块木板、一把刻刀、一个毛刷,30多人围坐在一起,听着老师的讲解……”活动现场,桂林雕版彩色套印传承人胡波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雕版套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并通过作品展示,让在场的“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

而在当天的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接纳传统艺术,胡波将过去动辄10多副雕版版画进行简化,印刷的图案,也换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小猪佩奇、海贼王等,向30多名社区青少年传授自己的家传手艺“雕版彩印”。

承载的是不变的“匠人精神”

“在过去,这项技艺不外传,是因为这过去一直是一家人的‘营生本事\’。而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印刷技术发展,这项技艺却开始逐渐被遗忘。”胡波说。

胡波介绍说,传统雕版印刷的程序极其繁琐,首先选择木材制版,根据整幅画颜色的不同,每种颜色都要分别雕刻一块木版,而每片雕版要上胶、打磨、上色,整个过程还要不停地校对,一旦出现问题还可能整片重做。

这时,胡波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展厅里的一幅福神图进行讲解。而记者看到,这样一幅福神图,光是红色的衣服就有不同深浅的颜色,加上各种配饰的不同颜色,整张福神图有10多种颜色。

“雕版彩印,一种颜色就要刻一块板,它们互相叠加,才能合成完整的画面。一些颜色较为丰富的雕版画,有可能要分别刻出10多块雕版。”胡波说。

胡波说,这样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的印刷术相比,在印刷效率上自然没有办法相比,但传统技艺中蕴含着的美感,还有其中的匠人精神却始终没变。

想让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技艺

胡波回忆说,就在“传统技艺进社区”活动现场,他教孩子们雕刻“福”字母版,“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纷纷拿起刀雕刻起来,而且一遍又一遍地修正不足的地方,这让胡波十分欣慰。

他对记者说,“传统技艺”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只有跟上新变迁、风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才能更有生命力,更好地传承。

而除了早前在解东社区参与“传统技艺进社区”活动,胡波的“厚博坊”工作室在东西巷也设置了展厅。在展厅里面,胡波和他的伙伴,设置了一个专门供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的展厅。

他说,这样的展厅建成,也得到了秀峰区政府和解东社区的大力支持,而他也相信在众人的关注下,传统技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细致、认真、坚持不懈,这些精神都蕴含在一次次修改和雕刻中。”胡波说,“而我之所以将雕版彩印的技艺带进社区,介绍给年轻人,一方面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多对雕版彩印有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匠人精神,我也希望这样的精神受到更多人的接纳和传承。”

记者陆鑫文/摄

新闻推荐

2017年市消协消费投诉分析报告

桂林市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了2017年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服务类投诉连续六年占据“榜首”,三大运营商的投诉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2017年,桂林市消协系统共接待来访、咨询2602人次,较2016年上...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