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经过复原修缮《救亡日报》社旧址昨对外开放

桂林晚报 2017-07-03 13: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庄盈)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的特别日子里,位于桂林市太平路4号的《救亡日报》社旧址,经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桂林市又一处以文化抗战为主题的参观游览景点。

作为桂林市“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重要举措的成果之一,它的开放,将为增强桂林人的文化自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国防教育,以及桂林的红色旅游产生积极的作用。

《救亡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一份统战报纸。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上海沦陷后迁往广州,广州沦陷后迁桂林。1939年1月10日以公开合法的名义复刊,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直接领导,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经理翁从六。社址原设乐群路63号,后迁太平路12号。

在桂林期间,《救亡日报》以团结文化人士、进行抗战救亡为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之一。不少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化人为该报撰稿。《救亡日报》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影响及于西南、华南各省与海外。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因拒登宣布新四军“叛变”和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被迫于1941年3月1日停刊。《救亡日报》在桂林出版两年零一个半月,在开展统战活动,团结文化界和各阶层人士,推动南方各省和海外抗日救亡运动及抗日文化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救亡日报》社旧址,是一座年代久远、清幽的小院。小院里有前后两栋楼房,前栋为两层木结构建筑物。后栋是西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但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成为一桩废弃的建筑物。1984年10月,《救亡日报》社旧址公布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市委、市政府将“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重要举措作为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指导思想,并有侧重地对桂林的历史文物进行有步骤地收集、挖掘和整理。而一直深藏于闹市的《救亡日报》社旧址也被列入复原陈列的计划之内。2016年,在经过前期精心准备之后,《救亡日报》社旧址的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工作正式开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如今终于再次与世人见面。

记者了解到,该处将全年对市民游客开放,其中夏季开放时间为8:30—12:00;15:00—17:30;冬季为8:30—12:00;14:30—17:00。

新闻推荐

桂林市“红七月”惠民演出周精品剧目———*** 秦腔大戏 《家园》亮相桂林大剧院 赵乐秦现场观看演出

▲6月30日晚,大型秦腔现代戏《家园》演出结束后,赵乐秦等走上舞台祝贺《家园》在桂林成功演出,并感谢全体演职人员为桂林人民带来的精彩表演。记者何平江摄本报讯(记者刘倩)为了热烈庆祝建党96周年,...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