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3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回收厨余垃圾410吨
本报讯(记者刘倩)11月1日,记者从桂林市垃圾分类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上了解到,桂林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10月31日,桂林市已在23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累计回收处理厨余垃圾约410吨。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所有已开展分类试点的小区都形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完整分类链条,并且一直保持稳定运作。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桂林市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000多吨,用16吨的大型密闭转运车装运要70多车,全年卫生填埋垃圾37万吨。垃圾卫生填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成本和运行费用也非常高,这已经成为困扰桂林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2014年11月,自治区住建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将桂林市列为自治区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2015年4月桂林市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旨在通过“试水”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据了解,桂林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是“能卖拿去卖,干湿要分开”。考虑到桂林市垃圾分类属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同时参考其他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桂林市在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中,先引导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两大类,并教会居民正确的分类方法和投放方式,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垃圾减量率可达到55%以上。
此外,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试点的积极性,市环卫部门还在试点小区推行了积分奖励机制,对按要求将垃圾分类并正确投放到相应垃圾桶的居民,给予刷卡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奖品,鼓励居民做好源头分类。目前已有16个小区已实行积分刷卡机制,共有2840户居民办理了积分卡,累计积分约106万分。
试点小区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市环卫部门采用专门厨余垃圾运输车及时收运,并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厨余垃圾通过破碎、脱水、高温好氧发酵等过程,只要7天就能转化为生物肥料。目前,试点小区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减量率达到90%,资源化率达到100%。设备累计生产有机肥约36吨,实现了变废为宝。
市环卫部门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政府及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民共同参与的全社会性工作。他们计划今年底要在全市3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到2017年累计有50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把垃圾分类作为一场转变居民习惯的革命长期开展下去,使垃圾分类工作在桂林市走向常态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10月28日上午,市直机关工委“党课大讲堂”第十讲开讲。市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叶战,受邀专题讲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课。市直机关党...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