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创新”成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词 收入倍增计划让百姓生活更好
俯瞰中央艺术广场的钢铁鼓楼,庞大的“一院两馆”工地显得气势恢宏。(资料图片)
实现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美丽桂林良好开局,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惠民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昨天,在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代市长黄俊华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涵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人听得心情激荡,对今年充满期待。记者梳理了报告中的七大关键词进行解读。
关键词1旅游胜地
去年,经国务院同意,《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放在全年十一项重点工作的首位。
报告提出,今年将实施旅游胜地重大项目584项,年度完成投资566亿元。开工并加快建设保利文化产业园、国奥凤凰体育休闲旅游区、国际足球文化产业园、九美桥时尚园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北体育文化城、地中海俱乐部桂林度假村、桃花江旅游休闲度假区及特色旅游休闲街区等中心城区文化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启动正阳路东巷保护整治提升工程,提升中心城区旅游功能。
作为生态资源良好、不适宜大规模发展传统工业的地区,桂林市一直在探索旅游改革创新道路。今年首次将实施“品质旅游”战略写进政府报告,将整合全市优势资源,丰富提升山水观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生态乡村、民族文化演艺、红色旅游、户外运动、浪漫婚典等八大系列旅游产品。开展“国际旅游胜地美丽桂林休闲游”主题年整体宣传促销活动。
关键词2转型升级
去年,桂林市以“两化”融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工业升级改造,着力培育发展大园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工业,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力争全部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达2150亿元,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00亿元、增加值580亿元,分别增长20%和18%。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完成工业投资640亿元,增长20%;技术改造投资539亿元,增长30%。开工建设3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续建50个投资超亿元项目,重点推进激光所高清视音频传输系统及产业化等15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着力推动600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
在推进千亿元园区和千亿元产业建设方面,力争工业产值突破50亿元园区达到3个、100亿元园区达到4个,西城经济开发区产值突破300亿元。
关键词3城市管理
随着桂林社会经济发展,原有城镇格局已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报告提出,强化规划统一管理,突出桂林地方特点,打造桂林城市特色,对城镇格局进行拓展优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城镇化率达44%。
具体而言,就是将加快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实施世界旅游城项目252项,完成投资186亿元以上。加快世界旅游城核心区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16项、续建57项、完工13项,完成投资58亿元以上。确保创业大厦、“一院两馆”、报业大厦、建设大厦等标志性项目年内建成使用;加快西城大道(提升改造)等8条道路建设,年内实现新区结构性干道全线贯通;旅游景观水系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强力疏解改造提升老城。实施项目24项,完成投资35.76亿元。基本完成西二环路、滨江北路、芳香路等项目建设;完成福利路一期、站前路、芳华路等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万福东路、龙门大桥、阳江北路等项目;开展琴潭南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纵贯南北、连通东西、衔接老城新区的交通网络。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认真清理卫生死角,开展违法建筑、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等系列专项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多渠道汇集社会资金,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施城市管理教育培训工程,学习借鉴境内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实行严格的定责、考责、问责制度,确保城市管理取得广大市民和游客看得见、感觉得到、普遍满意的实效。
在优化城镇结构方面。整合县域资源,全力构建桂北城镇群和城镇带。积极争取区划调整,力促县城所在地逐步撤镇改街道,积极推动撤乡改镇。
关键词4收入倍增
报告中提到,全面启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00元以上。
其中,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即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钱粮双增工程”和“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推进“吨粮万元田”、“万元片区”、“万元增收村屯”和“10万元致富示范户”建设,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实施百万农民就业培训工程,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大力扶持农民回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8.5万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人均每月增加20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人均每月增加10元,新农合筹资标准由290元提高到340元,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在实施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促进劳动者工资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有效衔接。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增长机制,加快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促进事业单位工资合理有序增长。医保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低保对象补助人均每月增加20元。加快推进平价商店建设试点;城镇新增就业6.4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关键词5美丽桂林
去年,桂林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17年位居全区第一,成为全区首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1天。
今年,建设“美丽桂林”首次写进报告,并提出率先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的路子,实现永续发展。
在保护漓江方面,大力推进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启动漓江保护科技工程。加强漓江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相关工作,完善漓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漓江航道及主要支流河道整治,严格保护洲岛景观,强化沿岸石山及洞穴保护开发与安全管理。推进沿岸村镇规划和管理。
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继续推进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强市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大气PM2.5实时监测、实时发布工作。
关键词6民生保障
去年,桂林市各级财政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86.78亿元。今年将加大筹措资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惠民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具体而言,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8634套,分配入住560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8万户。
在优先发展教育方面,办好学前教育,力争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6%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以上。继续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支持高校建设。
此外,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抓好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落实。筹措资金37亿元以上,完成10项惠民工程。
关键词7改革创新
记者初步梳理发现,“改革”和“创新”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词。其中,“改革”被提及31处,“创新”被提及27处。
桂林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所取得的成果,关键一条是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锐气,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上的众多改革创新,从而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破解了瓶颈制约,赢得了发展先机。
报告提出,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市政、市容、园林等公用事业。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上市后备企业。
在招商引资上,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和市外资金分别比上年任务增长10%以上。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0.73亿美元,增长10%。在城区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力求城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商贸物流业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
记者邱浩
新闻推荐
向南拉大城区发展框架 ——— 访市人大代表、象山区委书记邹长新
——— 访市人大代表、象山区委书记邹长新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