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城市的管理与美丽的山水相匹配 一个让市民看得见的承诺

桂林晚报 2013-02-22 07:49 大字

首席记者龚亮勇

2013年2月20日上午,桂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漓江剧院拉开帷幕。代市长黄俊华代表桂林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份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一年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勾勒出了2013年桂林的发展蓝图。在这幅蓝图里,众多代表带着振奋和期待的心情关注到一个关键词——— “城市管理”。

政府工作报告里,“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提纲挈领的10个字后面,用了300余字的篇幅来进行诠释。最振奋人心的是,报告明确提出,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确保城市管理取得广大市民和游客看得见、感觉得到、普遍满意的实效。”

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我们对桂林2013年即将发生的城市面貌改变充满了期待。

科学决策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在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3年的工作部署中,“城市管理”紧跟旅游、工业、农业发展的指针之后,与“建设桂林世界旅游城”和“疏解改造提升老城”比肩出现在城镇建设的板块里。

“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纲挈领的这10个字后面用了300余字篇幅来进行诠释,工作内容非常具化——— “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标准,以提升老城品质为目标,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推行公交优先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引进先进技术设施和管理手段,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这绝非一句口号。因为政府工作报告也同时提出了诸多保障这个目标实现的措施,譬如“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多渠道汇集社会资金,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施城市管理教育培训工程,学习借鉴境内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实行严格的定责、考责、问责制度”。

在一般人看来,城市管理水平是否提高了,或者提高到了何种程度,是很难进行量化考核的。但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却确立了明确而实在的考量标准,即“确保城市管理取得广大市民和游客看得见、感觉得到、普遍满意的实效”。

曾参与起草过桂林市多届政府工作报告的市容局局长黄声奎告诉记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市管理进行如此详细而明确的决策,前所未有。

很多代表意识到,2013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摆在这样一个高度,无疑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决策。代表们为之振奋,市民们更充满期待。这意味着,政府工作目标实现之时,桂林的城市面貌将为之一变。

现实需要盛名之下需要名符其实

事实上,从市委书记赵乐秦在不同场合的发言里,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可循之迹”,并从中找到“城市管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浓墨重彩的理由。

在今年春节前的一次会议上,赵乐秦对与会干部表达了他对桂林的城市观感,指出桂林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2月20日与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团和政协委员第三组一同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赵乐秦表示,“桂林已拥有很多耀眼的‘光环’,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现象依然存在。”他认为,桂林发展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打造现代化的新城,提升老城的品质,并指出这是他当前最为关注的两件事情。

2月17日上午,赵乐秦就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专题调研的过程中也提到,“这段时间,我也看到了很多脏乱差现象,很不雅观。”他指出,疏解提升老城,要善用减法思维,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软硬件环境,造福市民和游客。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一批城市建设管理难题。

“桂林人要建好桂林城,桂林人要管好桂林城。”赵乐秦的这句话,当时就引发众多城市管理系统官员的深思。确实,交通通行效率低下、功能紊乱、脏乱差现象突出等诸多“城市病”,近年来一直困扰着桂林城。

市容局局长黄声奎告诉记者,这些“城市病”的凸显,与桂林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有着直接的关联。“比如,‘三分建,七分管’是城市管理系统的老话,但很难真正地落实到实际的管理中去。”

此外,当前各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分割管理的局面,也在城市运行过程中对管理造成重重困阻。“以占道经营和违法建筑为例,按照现行的管理职权分割,可能归属于城管支队、城管大队、城区政府等不同单位,而要实现有效的整治,则需要市直部门与城区部门联动。但现实是,统筹工作开展起来,往往困难重重。”黄声奎说。

下转05版

新闻推荐

听取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报告 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本报讯(记者梁亮张鲲)昨日上午,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市领导赵乐秦、黄俊华等在主席台就座。...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