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根除酒驾光靠整治还不够

桂林晚报 2013-01-23 08:58 大字

大雨

19日凌晨,秀峰交警大队开展“零点行动”查处酒驾行为,抓了5个涉酒司机。不少司机弃车走人、找人顶包、机动车道上急调头,上演种种丑行,妄想躲避交警检查。(1月20日《桂林晚报》)

看了这些酒驾司机的种种丑态,让人可笑又可气。酒驾入刑已逾一年半,违法行为却依然屡禁不绝,可见根除酒驾并非易事。

酒驾入刑的震慑效果,不可否认。据媒体披露,自酒驾入刑之后一年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醉酒驾驶行为5.4万起,同比下降四成多,一些大城市同比下降幅度更高达七成。因为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2011年5月至当年底,全国因酒驾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22.3%。在法律的震慑下,令公众深恶痛绝的酒驾现象得到了收敛,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这也正是立法者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在惩罚、整治力度如此之大的同时,仍有诸多人抱着侥幸之心,或以为自己酒量高,喝点酒开车不会有什么事,或认为交警不可能天天出来查处,自己运气好不会被抓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屡犯酒驾之戒。更有甚者,醉得一塌糊涂,依然飙车街头。

这些行为犹如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致命的交通事故。去年2月2日凌晨,在桂林市西凤路上,年轻的刘某醉酒驾驶一辆小型普通客车,撞坏路中隔离栏后驶入道路左侧撞到行人,造成三名行人当场死亡。如此性质恶劣的醉驾事故,也让公众再一次痛感酒驾猛于虎。

酒驾在世界各地都是令人头痛的社会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有50%—60%的交通事故由酒驾引起,长期以来各国也都想方设法遏制酒驾。在与酒驾作斗争的过程中,很多国家也认识到法律震慑的局限性,要消除酒驾,还应辅之以更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及相关措施,如此方能让驾驶人对于酒驾的拒绝化为内在的自觉。

在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拒绝酒驾从孩子抓起,在对中学生开设的交通安全教育课程中,酒精对人行为能力的影响、驾驶安全被列为重要内容;韩国政府在打击酒驾的同时,也在不断通过公益广告、交通规则培训等形式宣传酒驾的危害,使“喝酒不开车”的思想深入人心;在美国,酒驾者除了承担罚款和刑事责任外,还会被送去医院当几天护士,专门照顾那些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或是观看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纪录片,甚至还会被送去停尸房,让他们参观车祸中的死难者,以此警醒司机。同时,酒驾行为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到今后的求职、求学、创业、贷款等社会活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也希望,桂林能在继续大力整治酒驾的同时,也能借鉴先进经验,用更人性化、更完善的手段,使驾驶文明深入人心,使拒绝酒驾成为更多人的自觉选择。

新闻推荐

南门桥警务站搬到汽车总站落客区 闪烁的警灯和24小时执勤的民警 震慑小偷 让市民安心

闪烁的警灯和24小时执勤的民警 震慑小偷 让市民安心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