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林本土作家姚古登上百姓文化大讲坛 讲老桂林过年的板路 杀猪腊肉舂粑粑 过了小年忙大年

桂林晚报 2013-01-28 08:20 大字

随着春节的临近,大家已嗅到年味了。年复一年,过年的风俗也不同了。那么以前桂林过春节有哪些风俗呢?26日下午,桂林本土作家姚古登上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与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渐渐被淡忘的桂林春节民风、民俗。

杀猪腊肉舂粑粑 过了小年忙大年

“今年是农历癸巳蛇年。”姚古介绍说,从龙年过渡到蛇年,要经过冬至这一关,冬至可以说是过年的预演,腊八节是过年的开台锣鼓,小年夜是过年的序幕。

过了腊八节,就算进入年关了,家家户户开始筹办年货,杀猪、腊肉、舂粑粑、磨豆腐,或者做新衣裳。

“以前居民住的是平房,房前屋后到处挂满了腊肉。”姚古说,到了腊月二十四,人称“小年夜”。家家厨房的灶头总贴有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为了感恩,有钱人家要杀一头大肥猪,穷苦人家也要买一个猪头回来供奉灶王爷,求它来年保佑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吃年夜饭要赶早 对联必须贴

“到了年三十,在吃年夜饭之前,全家人都要抓紧时间大搞卫生,洗澡,洗衣服,干干净净迎新年。”姚古介绍,年夜饭在下午四点钟开始,取意“事事如意”。吃饭一定要用圆桌,取意“团团圆圆”。这餐年夜饭,一碗扣肉,一碗圆子,那是绝对不能少的。吃了圆子寄意团团圆圆,吃了扣肉寄意和和睦睦。另外一道大菜就是大鸡“三味”:杀一只大肥鸡,一半来白斩,一半来黄焖香菇、冬笋,内脏拿来炒芹菜,吃了芹菜寄意勤勤快快。

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之主要给儿孙们一人夹一块鸡肉,取意“有机可乘”,就是来年有机会升官发财的意思。年夜饭之所以要做得如此丰盛,是因为要把大年初一的食品预留出来,取意“有余有剩。”

年夜饭为什么要吃得那么早呢?因为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迎接灶王爷回来。民间传说讲,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保护老百姓的,小年夜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所以家家户户买猪头欢送它,厨房灶头的对联写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是要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讲好话。灶王爷汇报完了,还要回来过年的,如果年夜饭到了天黑才吃,路不好走,就是对灶王爷的不恭。

在吃年夜饭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贴对联,贴门神,挂红灯笼,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穷苦人家灯笼可以不挂,但对联是一定要贴的,讨个吉利。

炸过的鞭炮纸不能扫 拜年要懂规矩

“迎了灶王爷,吃过年夜饭,家家还要烧一盆炭火围在一起‘守岁\’。”姚古介绍说,除了总结一年的收获,畅谈来年的打算外,还要试穿新做的衣服、鞋子。

到了零点,就开始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炸过的鞭炮纸是不给扫的,第二天好“开门红”、“满地红”,要过完元宵节才给清除。长辈还要给子孙“压岁钱”,晚辈得了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要喝一碗姜糖水煮的白糍粑,泡一块米花糖和一块松花糖,吃了寄意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甜甜美美。早点还要吃咸甜年糕,寄意年年登高。

以前的家庭人口众多,很少有分家的现象,三代、四代同堂多的是,所以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主要是在自己直系家族里进行,由家族最高长辈带领全族的人拜过祖先牌位之后,才开始对拜、团拜。

出门拜年也有规矩:初一仔、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只有一个和自家最高长辈平起平坐的人,是一定要在初一去拜望的,那就是老师。女婿给岳丈拜年是在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拜年是在初三、初四两天,弄错了日子,长辈不高兴,骂你不懂规矩。

“时至今日,好多民风民俗,已与我们渐行渐远。”姚古说,春节是传统文化节日,好的民风民俗应该保留下来,今天我们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传统文化当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受教其中,这才是有意义的。

记者邱浩

新闻推荐

爱在桂林城流淌 志愿者来到车站工地社区 给大家送上一份关爱一份温暖

志愿者来到车站工地社区 给大家送上一份关爱一份温暖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