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风雨桥
侗族群众在安装瓦片方条。
雄伟的风雨桥与清澈的河水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
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
无人机航拍的风雨桥颇具气势。
侗族群众用大木锤将一些部位敲紧。
民间艺人在悉心创作风雨桥上的图画。
亭廊相连,浑然一体。
□本报记者刘教清通讯员陆安顺黄勇丹文/摄
风雨桥又称花桥,是极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集桥、廊、亭为一体,一般建在位于交通要道的溪流与河谷之上。桥上有亭台、楼阁、栏杆、坐凳,既便于行人来往,又能遮风雨避烈日。侗族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瑰宝,侗乡纵横交错的溪河上都建有风雨桥。
据史料记载,坐落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平等侗寨的“孟美”风雨桥,始建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原为石柱木桥,1936年被洪水冲毁,次年重建改为石礅桥。1985年,该桥改建为平板钢筋水泥桥,是当地群众通往湖南通道县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道路。2017年7月1日,一场洪水将此桥再次冲毁。
去年9月,该村群众自发捐款40多万元,重建这座已有100多年历史的风雨桥,并改名为“平等侗寨红军风雨桥”。问及为何改名为“红军风雨桥”时,当地村民吴必建介绍说,1934年1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长征抵达平等,在平等境内经历了5天5夜。红军在平等驻扎时曾在“孟美”风雨桥上用柴火炭头写下“打土豪,分田地!”“共产党主张民主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等宣传标语,可惜这些珍贵文物都随风雨桥损毁而成为了历史。
“红军经过这里的时候还打了一仗。”吴必建说,红军后卫部队经过“孟美”风雨桥离开平等侗寨,登上都烟界(地点)进入湖南通道县界时,突遭桂军袭击,战斗中牺牲了7名红军战士。寨江屯群众把他们安葬在寨江屯的丘陵山坡上。每年清明节,侗寨群众自发为烈士扫墓,这座红军烈士墓也成为龙胜的革命教育基地,让后代人铭记红军精神,不断奋斗前行。
一直以来,建造风雨桥是一项公益事业,由民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然后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献工料者姓名。吴必建说,此次重建“孟美”风雨桥,木匠师傅们起早贪黑地辛苦劳动,感动了广大侗寨群众。大家纷纷出钱买酒菜,蒸糯米饭,把自家腌制的酸鱼、酸肉拿来慰劳工匠们。
这座横跨平等河的风雨桥,为石礅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35间桥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桥长74米,宽4.5米,高12米,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桥墩,用大青石围砌,以料石填心,呈菱形柱体,上下游的位置均为锐角,以减少洪水的冲击。中部为桥面,采用悬臂托架简支梁体系。上部为桥面廊亭,采用榫卯结合的梁柱体系联成整体。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形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整座风雨桥雄伟壮观,气势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
“红军精神耀千秋,花桥漫步思古今”———这副写在新建的平等侗寨红军风雨桥上的对联格外引人注目。在21间桥梁上,都画有反映红军长征过平等场景的图案。另外17间亭阁和廊桥的梁上绘的则是平等侗寨的村寨历史:祖先开田修水渠、重视教育请师办学育人才、传统农耕种大糯、侗不离酸的饮食文化、侗家纺织染侗布,独具特色的匏颈龙舞、闹春牛,还有侗家春节“月也”、侗族芦笙、琵琶,以及歌舞等传统民族文化图画。过往行人和游客在风雨桥观光小憩时,可以借机了解侗族民俗风情和平等侗寨的历史。
新闻推荐
近日,农行叠彩支行扶贫助学工作小组辗转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江柳小学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爱心书包、文具、体育用...
龙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龙胜各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