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独具一格的蒙洞接龙桥

桂林晚报 2018-02-05 11:01 大字

桥墩由两块大青石条构成,这是接龙桥与其他风雨桥最大的不同。

接龙桥的两头为三层重檐,中亭为双层檐,六角攒尖顶,左右两边是单檐四角攒尖顶。图为桥头。

蒙洞接龙桥。

■李庆崇文/摄

屈指数来,离开老家已有35个年头。这30多年中,我的父母均已离世,家族也已陆续进了县城安居,家中再无牵挂的人事。然而,有一样东西,却日日夜夜惦记在心头,魂牵梦绕,挥之不去,它,便是蒙洞接龙桥。

那是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蒙洞村一座普通的风雨桥。小时候,我们常常三五成群在桥上玩耍、赛跑,或者仰头观看桥梁上的图画。因为年纪小,便也不知桥梁有什么奇特之处。

接龙桥坐落在寨尾,桥头是一道山岭,满山是高大古老的树,有樟木、枫木、楠木、杉木等。这桥与风水树一道,像慈母一般,千百年来一直无私、亲切、自然地共同呵护着我们那个屋檐交错的侗寨。长辈们说,风雨桥建在寨尾,那是让它锁住财气,以免财富外流。

蒙洞接龙桥,全长66米,宽4米。除了两岸的基座外,它的下部用三对巨大的方形条石呈八字形立于河滩之上,上架横木作架梁,然后在托架梁之上加一排挑梁,再利用杠杆原理在挑梁之上架设六根大梁,最后在桥梁之上修建桥身。整个桥身的重量就通过大梁传递给横梁,再由横梁分配给岸上的基座与石柱,而这三对石柱却又承担了绝大部分的重量。由此,人们无不惊叹它惊人的结构,我不禁想起了侗家好汉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抬起梁木的样子,也明白了“中流砥柱”这个成语的内涵。

从远处望,桥墩上共设21间桥廊和子亭,廊为双檐,桥的两头为三层重檐,中亭为双层檐,六角攒尖顶,左右两边是单檐四角攒尖顶。整座风雨桥就像一条巨龙从古树中游出,然后横江而卧,那几对青石又像是几位彪形大汉在舞动长龙呢!

在侗乡,风雨桥比比皆是,但是其他风雨桥基本上都是用青石条砌成六角形巨大的桥墩,而后架设梁木及桥身,因为桥墩大,再重的重量,它都四平八稳,可以承受。唯独这座桥,是以三对像圆规一样的石条支撑起庞大的桥身,这在全国侗族地区的几百座风雨桥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过去,侗乡根本没有什么起重机之类的机械设备,搞什么建筑都是靠人工,先祖是如何掌握其中的力学原理,能够架出这样独具一格的杰作呢?我百思而不得其解。

接龙桥到底始建于何时,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桥头的“名传万古”碑记载和一些老人的口中得知,这座桥当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21年在一次特大洪水冲击下,接龙桥被冲走,后来蒙洞人又群策群力依照原来体势重建。1962年该桥再次被洪水冲走,大家又出财出力继续把它建好。

古人建桥的状况,我们已经不可得知,但参加1962年架桥的老人们,却是亲力亲为,记忆犹新。他们说,蒙洞风雨桥最大的难度在于架好那三对石柱。这些石柱都是从一里以外的杨柳坪凿好运来。它要求石质坚硬,无裂缝,够长度。桥墩凿好后,先要把前进道路扫平,然后,用几根圆木做滚轮,再把青石条放到圆木上,头人就站在石条上指挥喊号,众人再按头人的号子连推带拉,“一二三呀;一二三呀……”有节奏地、一步一步把它们送到工地。

而如何架好桥墩尤其重要,工匠们先在每条石墩之下安稳一个巨大的石础,石础上事先按石柱的尺寸大小和一定的角度凿上一个石眼,通过撑、拉、撬、吊等各种办法把青石柱对着石础上的石洞眼竖立起来,在每对石柱上端再安放一块巨木作撑梁,这样就可以在上面架桥了。因为工艺精湛,青石柱与石础严丝合缝,因此,石柱竖起来后稳稳当当,固若金汤。当然,在安好石础之后,村民们还需要把石础周围及上下50米的河床,用青石像鱼鳞一样砌好,这样再大的洪水也不会淘空河床,不会冲垮石柱。

有一次,一个外地的桥梁专家来考察蒙洞接龙桥,他对我说:我游遍了全国侗族地区,蒙洞接龙桥是顶尖的好桥。以石柱支撑桥身的建桥方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与三江风雨桥对比,价值是难分伯仲。论雄浑、高大、威猛,程阳桥当先,但论精巧奇特,柔美中寓雄强、英姿飒然,此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座桥在侗族风雨桥建设史上可谓是日月双辉,要好好保护啊!

听了他的一席话,我才逐渐领悟了这座桥的价值和精髓所在。难怪,多少中外游客慕名前来揽胜观光,留连忘返。1998年,香港10多名游客居然在桥上过夜,次日才恋恋不舍地离去。2005年,桂林市摄影家协会150多人到龙胜采过一次风,在后来的一次全市交通杯摄影展览中,仅蒙洞风雨桥的照片就多达11幅。这些摄影家见多识广,他们居然能从这桥上拍出那么多的好照片,从这里也可以展示了接龙桥的魅力!它无愧于是侗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侗族建筑的瑰宝。只可惜,程阳桥早已闻名遐迩,蒙洞接龙桥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据老人们说,这座桥中间的一厢原来建有关公神龛,中间是关公坐像,分别站着手握大刀的关平和周仓,神龛的两边是两条青龙,外面依次是两副对联:“为汉将,扶汉室,我所欲也;轻曹禄,弃曹帮,谁能御之。”“身在曹营心在汉,昭同日月志同天。”同时还有一块横匾,写着“威镇华夏”四个大字,书写者为固洞村的杜延邦,他的书法在当时蒙洞一带很有名气。桥上所有神龛造像及对联牌匾原料均为楠木,只可惜它们均被那场无情的大水吞噬了。

如今的接龙桥依然默默地架在两岸,为蒙洞人们送往迎来。在蒙洞人的心目中,它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桥:

长虹高架远洪涝,华构巍峨壮碧霄;

名贯域中惊妙造,人间风雨第一桥。

新闻推荐

勤劳的人能致富

本报记者周政光通讯员蒙树梅12月21日,龙胜各族自治县温度骤降,早上屋顶、草地,到处是一片片白茫茫的冰霜。尽管天气很冷,而家住勒黄村波浪组的石桥兰依然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送小孩上幼儿园,然后赶去县...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