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两栖农民挣双薪 龙胜探索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发展之路

广西日报 2018-01-02 07:08 大字

本报记者李春生通讯员蒲庆峰

一个人,一匹马,一垄田……2017年12月30日,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雨雾中翻耕梯田的潘应芳成了画中风景。

潘应芳上有90多岁老人,下有正在上学的孙辈,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2015年该村精准识别出47户贫困户,其中最困难的一户便是他家。

“冬天翻耕,可以杀死一些病虫,利于明年的耕种。”潘应芳说,“现在搞旅游了,种地既得谷子又分钱,真的好!”

2012年开始,当地党委政府把原生态梯田作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开发,鼓励贫困户耕种梯田,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帮扶贫困户脱贫。2017年1月15日,大寨村2016年度旅游扶贫分红现场欢声笑语,村委会将473万元“年终奖”发到200多户村民手中,潘应芳一家分到了4.35万元。加上平时帮游客背行李,卖自产的红薯、百香果等收入,2017年潘应芳一家顺利脱贫。

临近大寨的金江村,也是通过乡村旅游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摘掉了多年的“穷帽子”。村民潘红妹说:“这两年,我家开的农家饭店旺季一天可以接待20多桌客人,年净收入15万元以上。”

龙胜紧紧抓住当地生态优势,精准施策,探索出“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子,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让贫困群众享受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龙胜“两栖农民”轻松挣到了“双薪”。

春夏满眼翠绿,秋看一片金黄。在冬天这个传统淡季,如何让梯田继续有看点?

龙胜使出了两招——提前灌水和打造花海梯田。

平安梯田景区自2015年以来坚持冬天给梯田灌水,让冬日里的梯田如面面明镜,美不胜收。据初步统计,仅灌水这一举措,梯田2017年便直接增加游客达10万人次。

眼下,在泗水乡周家村的布尼(花海)梯田里,漫山遍野的鸡冠花开得正旺,引来大批旅客赏花拍照,也给村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周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意说:“发展旅游可增加经济效益,我们村原有121户贫困户,旅游业已先后带动脱贫111户。”

目前,龙胜正在建设一条长达300公里的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将10个乡镇和80%的行政村都串联起来,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让更多的贫困户搭上旅游扶贫快车。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龙胜游客接待量达739.77万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总消费77.39亿元,同比增长16.5%。2017年,龙胜完成贫困户“双认定”5384户2.109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38%,认定脱贫村25个。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龙胜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全县共识和自觉行动。”县委书记周卉说。

新闻推荐

敢于“亮剑“寻虎找蝇”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2017年桂林市巡察工作综述

纪检工作人员在基层开展涉农资金发放情况核验。(市纪委供图)“补贴报账时间为2013年,但用的票据却是2009年的。龙胜马堤乡这笔总额8万余元的涉农补贴的报账单据引起了巡察组人员的注意。”这是市委...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