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山里有个“书法村”

桂林晚报 2017-12-11 14:59 大字

?村里的老老少少把写好的书法向记者展示。

?大字,小字,新寨的村民们提笔就能来。

蒙志祥还没上小学的孩子看到爸爸写书法,忍不住也要来两笔。书法在新寨,已经融入到大家的骨子里。

笔墨纸砚,每家每户都有准备。

在村里,书法是年轻人的必修课。

龙胜伟江乡的新寨村新寨组,坐落在海拔近千米高的大山之中。全组总共只有48户人家,但从十岁的孩童到耄耋长者,新寨组几乎人人懂书法、家家会书法。

“这是有历史传承的。”村里的老人说。在清朝的时候,村里出了个读书人,他不仅考中了秀才,书法写得也极好。因为他是整个村子里的骄傲,所以很多人都跟着这位秀才学习书法。在他的带动和启发下,村里很多人逐渐喜欢上了书法,经常聚在一块谈文弄笔,挥毫泼墨。到了解放前,有几个妇人甚至也都能写上两手。

这也使得这里的村民秉承耕读传家传统:忙时锄禾耕地,闲时挥毫泼墨。

“我们村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从清朝开始,就没有人去买过春联。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书法也就作为家训家风传承了下来。”村民蒙良仁说。

这些年,村里因为有着这个传承,走出了很多人才到县里、市里甚至外省工作,也为村里带回了众多的书法奖项。蒙志祥的作品就在去年全县举办的书法大赛上,击败了众多专业对手,获得了二等奖。而村里在外工作的好几人更是捧回了包括自治区、市、县等各个级别的书法奖项。

“在别的村,村里的孩子们放假回家不是玩耍就是帮父母干农活,我们村里不一样,孩子们在大人的组织下,会集中读书、写作业、练习书法,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书香文脉代代传承。”村主任蒙志祥说。“其中好几个孩子的书法已经甚见功力。”

新寨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村。

因为书法写得好,村里每到年前,总会组织多人到乡里的集市上,为全乡的农民免费书写春联。“可以说,乡里各个村寨的对联,有将近一半是我们书写的。”蒙志祥骄傲地说。

村里的文化传承也让乡里感到欣喜。

该乡党委书记龙宪智说:“文化传承需要接上祖宗的文脉,而良好的家训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民间的桥梁,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品德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风和社会风气。乡里很重视新寨组的文化成就,也准备把新寨的书法创作结合‘家训家风\’的做法在全乡推广,让基层文化为民更惠民。”

记者游拥军通讯员阳迪苏建梅文/摄

新闻推荐

他坚持30年,只为传承侗族琵琶制作工艺

胡玲捷说,制作侗族琵琶时,心要定,更要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严重影响质量。胡玲捷在安装侗族琵琶弦轴。胡玲捷在安装琵琶琴弦,这个环节更有讲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每制作好一把琵琶后,胡玲捷都...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