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脊景区金竹壮寨昨晚突发火灾》追踪 火场不在核心景区 救灾物资已送到村

南国早报 2017-12-02 17:05 大字

12月1日凌晨,消防员在现场扑灭余火。 火灾后的金竹壮寨。

南国早报记者文/图

11月30日晚,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景区金竹壮寨一木楼起火,火势迅速向周边房屋蔓延(本报12月1日A12版曾报道)。火灾发生后,四乡八寨数百村民闻讯赶来救火,但由于木楼易燃,火势很大,村民直接泼水无法阻挡火情,不得已采取掀瓦拆房的方法设置了一条隔离带,保住了数家房屋。龙胜及桂林消防也先后赶到,于当晚10时将大火控制,并于次日凌晨将余火扑灭。据龙胜官方通报,此次火灾共烧毁民房9户,破拆11户,没有人员伤亡

1救援现场:

紧急驰援凌晨灭火

11月30日晚上11时50分,南国早报记者赶到金竹壮寨时看到,火势已得到控制,但部分位置还有明火。火场上方,一棵古杉树顶部起火,由于太高,一时难以扑灭。走进刚灭火的废墟,可以看到一些瓦片堆下面还有火星,走在上面,感觉隔着鞋底都烫脚。

消防员不仅在现场铺设水管,对着余火部位进行喷射,还逐一拨开废墟,用水枪对着火星、火苗喷水,杜绝隐患。

记者在现场看到,龙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已来到火场边布置工作。桂林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在现场指挥消防员清理靠近其他木楼的余火,防止死灰复燃。

12月1日凌晨2时许,记者离开现场时,余火几乎已被扑灭。

2众人合力:

掀瓦拆房隔离火场

12月1日上午8时,记者再次来到金竹壮寨,看到火灾后的现场一片狼藉,令人痛心和惋惜。部分房屋被烧的村民站在屋边伤心流泪。

村民廖女士家门口摆着一堆脸盆和水桶。虽然紧靠火场,屋顶部分瓦片被掀开,所幸廖女士家的木楼主体没有着火。

廖女士说,起火时吹着北风,大火很快就往后山方向的木楼群蔓延,接着又横向烧过来,大有火烧连营之势。还好这时四乡八寨的数百村民陆续赶了过来,排成一队,用脸盆和桶接力提水,将水倒在她家屋顶上面,还掀开了部分瓦片,她家的房子才得以保住。

参与救火的村民潘先生说:“火太大了,靠我们村民的力量根本没法扑灭,我们只能想法保住其他未被烧的房子,采取隔三栋掀瓦拆房的方法来隔离火场。”

潘先生表示,当时周边村寨的男男女女都来帮忙救火,但他们拆房的速度还是没有火势蔓延的速度快。幸好龙胜消防赶到现场,压制了火势,接着桂林消防也赶到现场增援,大火得到有效控制,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3目击者说:最先起火木楼正装修

11月30日傍晚7时许,金竹壮寨村民廖先生正好路过最先起火的木楼外,看到木楼冒烟起火。

廖先生告诉记者,发现起火后,他当即边喊救火,边去找水带接上消防栓来救火,可是水压不够,水柱射程不够。当时又刮着北风,火借风势迅速蔓延,等众村民赶过来时,已是火光冲天。

廖先生说,最先起火的木楼被租给旅游公司搞开发,当天在装修。傍晚时分,工人们出去吃晚饭,木楼不知为什么就起火了。

4官方通报:无人伤亡紧急救灾

12月1日上午,记者在金竹壮寨看到,有干部正在统计受灾情况,还有人送来了帐篷等救灾物资。

据当地官方通报,11月30日晚上7时30分,龙脊镇金竹壮寨一民房发生火灾。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及时赶往现场,龙胜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该县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组织相关部门、附近村寨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施救,及时疏散人员、开辟隔离带。在全体救援人员,特别是消防官兵的努力下,火势于30日晚上10时许得到有效控制。在救灾过程中,自治区、桂林市领导作出指示,必须保证百姓生命安全,科学施救,把损失降至最低。

据统计,此次火灾共烧毁民房9户,破拆11户,没有人员伤亡。民政部门已向受灾户发放帐篷10顶,彩条布16捆、被子100床、毛毯15床、棉衣和保暖衣各50套等救灾物资,发放大米1500公斤,每户还发放了1000元临时慰问金。目前,消防部门正在调查起火原因。

金竹壮寨位于龙脊景区内,从景区购票处进去约3公里处。因村寨内处处吊脚木楼依山而建,民族风情浓郁,这里也曾是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记者同时了解到,这里非龙脊梯田核心景观区,此次火灾对龙脊梯田的景观无影响。

5村民反思:注意防火学习救火

12月1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有多名村民在主动反思。

救火村民潘先生说,这场大火暴露出一些他们此前并未注意的问题。如消防栓的水压不够,消防水池储水量也不够。后来消防员赶到,是从山下河里抽水上山救火的。

另外,当时村民想拆房子拆出一条隔离带,但整村都没有一把油锯,只能完全靠人工掀瓦拆房。而如果备有油锯,就可以快速将木楼柱子锯断,拆房速度就快了。

村民们也希望能引以为诫,请一些有木楼救火经验的专业人士,教村民们如何防火、救火、逃生,以及给消防车让出通道等。

(读者某先生稿酬100元)

本报曾报道的类似案例

●今年9月5日零时30分许,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干冲村干冲屯突发大火,大火致10座房屋被烧毁,6人死亡(含3名儿童),2人受伤。

●2015年1月2日零时20分左右,融水苗族自治县滚贝侗族乡发生一起村寨火灾。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烧毁房屋21栋,致130多人受灾,寨子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2010年10月19日凌晨,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金坑景区内的全景楼旅馆意外起火,这栋4层高的木楼里当时住着92名游客。由于火大水少,尽管来了200多名村民救火,仍未能挽回旅馆被烧毁的命运,所幸游客无人受伤。

编后语

几次去龙脊,只要在路上开始看到一栋栋木制吊脚楼,编者就知道:进入少数民族聚居村寨了。

栋栋相连的吊脚楼,是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最美丽的风景之一,但易燃的木楼一旦失火,就很容易导致火烧连营。

换句话说,一家失火、全村帮忙的感人背后,其实更是一家失火、全村遭殃的沉重。

这次的火灾中,村民的防火、救火意识可谓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应急救援部门和人员赶到前,周边村寨的男男女女已齐齐赶来,锅碗桶盆纷纷上阵救火,村民们还想方设法隔离出防火带……

但火灾也还是暴露出农村防火的一些短板:消防栓有了,但水压不够;消防水池有了,但储水不足;设防火隔离带的办法有了,但没有工具;各村男男女女都赶来救火,但大家的救火经验并不多,也未必有火场逃生的知识……

又到了天干物燥的秋冬季,在尽快落实救灾,给无家可归的灾民生活保障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想想如何把这些短板补齐,做好防火、灭火的准备。

毕竟,当吊脚楼成为景点,来往的人员越来越多,消防安全只会越来越重要。如何在保持少数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同时,完善消防设施,做好消防规划,甚至做好村民应急教育,已经不是新问题,但依然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和能力。

新闻推荐

深山里万条娃娃鱼要找“婆家”

这条娃娃鱼已养殖多年,重量达几十斤。娃娃鱼喜欢安静和黑暗的环境,同时要有低温的流动水才能生存,所以不但要将它们的“家”安在地下,还要设计流动水管等设备。□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王国干潘志祥...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