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手镯里的致富经

桂林日报 2017-11-30 18:38 大字

梁玉材用机器打磨镯子。

梁玉材在展示他的镯子

打磨好的镯子十分透亮。

□本报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潘志祥王国干文/摄

龙胜各族自治县三门镇大地村下花组是个只有30多户的小村庄,以前村民主要靠种养来维持生活。几年前,随着玉石加工的引入,村民们纷纷加入了手镯加工的行列,一个月下来一家人有近万元的收入,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日,记者来到下花组,60多岁的梁玉材红光满面地在家里眯着眼睛休息,见有人来访就起身相迎。

“儿子去卖东西了,我在家里做玉石加工。”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周儿子都会拿价值几千元的玉石加工件到桂林销售两天,家里的活就要自己单独完成了。他自豪地说,家乡三门镇滑石矿十分有名,石材自然不少,特别有名的自然数鸡血玉。这里出过不少的好玉和关于玉石的传奇故事,不过那需要运气和一定的研究,对他们这种本分的农民来说,没想过一夜暴富,也没想到有一天从事玉石相关的工作,村民基本还是过着平淡的生活。

大概四五年前,开始有村民引进机器在村里做玉石加工,只需要购买切割机和磨玉石的机械就能成为一个小作坊。投资不大,技术要求不算高的玉石加工很快引起了村民们的兴趣。作为玉石之乡,玉石原材料自然不缺,很快全村一半以上的人都加入了玉石的加工。

“玉石加工还是要一定水平的。”梁玉材告诉记者,虽然他们生长在石材之乡,但大多数村民对玉石并不是十分了解,比如对玉石的质地、选材等都没什么经验。开始涉足玉石加工时,由于对玉石的选择上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他和部分村民都是亏本的。他解释说,比如一块玉石能做几个镯子,做出来的镯子品质如何,这几个镯子能卖多少钱,必须心里有底,否则肯定会亏。

经过一两年的磨炼和学习,梁玉材和村民慢慢掌握了选材的技巧,并学会利用边角废料。比如将大块的材料裁切后剩下的边角料,以前可能会直接扔掉,而现在他们将这些边角料集中在一起卖给收购商供他们做珠子等小把件。

说话间,梁玉材拿出一块玉石工作了起来,切割、打磨、抛光……短短半个小时,一个手镯基本成形。他说,现在他们主要做镯子,有一定的订单。如果没有很急的订单,他们就按正常时令做农活,一般情况下一天一个人就能做好几个,一个镯子根据品质的不同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亲民的价格让他们的镯子十分畅销,一个月基本能走上万元的量,一年下来除了成本有至少数万元的纯收入。

“农活赚钱两不误。”村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村子里有一半以上的人做镯子加工。一些原来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家里,不但可以照顾家里,进行正常的种养,还可以做手工活赚钱,可谓一举多得。通过做镯子,村民们逐步富裕了起来,陆续建起了楼房,买起了小车,该村被外人形象地称为“手镯村”。

新闻推荐

龙胜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村民发展乡村旅游 群众吃上“旅游饭”实现脱贫致富

新华社南宁10月15日电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北部,曾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山区县。近年,龙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很多村民端上了旅游致富的“金饭碗”。龙脊梯田开垦于元代到清初...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