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印象张家塘

桂林晚报 2017-07-24 00:00 大字

?表现苗家习俗的风情壁画。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苗寨新楼。

?亲人来了对山歌。

■蒋忠民文/摄

很难用语言描述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张家塘苗寨是如何清新脱俗,如何自然舒适。几个小时的逗留,临别之际,在苗寨阿嫂的送别歌声中,一句话涌上心头:张家塘,回家的感觉。

撑一把伞走过寨子旁边的小桥。桥无特点,不过在一道清澈的小溪上架一板颇有年头的水泥桥板。清浅的溪水看不见嬉戏的小鱼,倒是有杂草和野花在溪畔疯长。新铺的石板路边,杂草野花丛中,几株古茶树傲立其中,不是想象中的高大,至多人头高,但有着细微斑点或者几点苔痕的树身,明确地告诉人们,这几株茶树确实是老茶树,生长了不少年头了。虽然入夏,春茶已过秋茶未至,老树茶枝头依然冒着旺盛的尖叶,只不过少了春茶的嫩绿和水汪而已。随手采下一枝嫩芽丢到嘴里,细细咀嚼,立刻满口略微有点青涩的生香。

桥头一座旧木楼无人居住,雨中有几分飘摇的感觉。这座飘摇的老木楼,与寨子里那些墙壁上勾画着土趣壁画的新木楼形成对比,也仿佛时刻提醒着寨子里的人们和游客,今天的好日子,是从昨天的风雨中走来的。木楼的旁边,相挨排开十几个大棚,大棚里是村里几个后生今年在乡政府支持下种植的花卉。据介绍,目前已经有非洲菊系列花卉50000多株,每天有几千支鲜花搭班车远销到南宁。怪不得寨子里身着节日盛装为我们表演歌舞的苗妹苗嫂们,头上都插着一朵大大的酒红色的非洲菊。

寨子中间的图腾广场中央,黄蜡石镶嵌出一幅巨大的有着12个尖尖角的图案。站在图腾中间,年轻的杨村长指点着雨幕中的张家塘,这个地方,是我们的老祖宗追赶着一块杉木皮选定的。据一辈又一辈老人传下来,张家塘苗寨先祖当年居住在遥远的大山那一边,那个苗寨的人们骁勇善战,一次抵御官兵围剿时,被官兵的法师破了护佑寨子的龙脉,只得逃难。冥冥中先祖听得一个声音说跟着飞翔的杉木皮走,于是翻山越岭到了张家塘。杉木皮落下来,将芙蓉河畔的一个大大的水塘遮住,成为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便有了张家塘。为了纪念张姓先祖,寨子里不管是姓银姓杨姓吴的人家,张姓也赫然排列在他们的祖宗牌位上。

乘着雨势停歇,身着节日盛装的苗妹苗嫂在图腾广场上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虽然听不懂她们唱的山歌内容,但是动听的旋律和她们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图腾广场的热情尚未散去,我们在广场边上一户银姓苗家坐下来。一落座,就有苗嫂开口唱起了迎宾山歌,表达苗家的热情好客和谦逊善良:“苗妹门前三道崖,哥不嫌弃来妹家,哥不嫌弃进屋坐,喝口冷水当热茶。”另一苗嫂唱道:“阿哥今天来妹家,三颗苞谷打油茶。跑到上屋借黄豆,跑到下屋借米花。”

桂北各地都有打油茶习俗,各地习俗各有讲究。张家塘苗寨油茶,以山上老树茶茶叶佐以生姜葱蔸,茶水浓郁茶香回甘。炒包谷、炒米花,加上苗家过年时特意制作的米粑果,喝起来独有风味。据介绍,苗寨油茶一般起码要喝四杯,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寨旁小溪隔路,有一块空着的水田,那是供城里人带孩子来苗寨亲子旅游时捉鱼的。杨村长说,苗寨开展这项活动也是最近的事。张家塘位于从龙胜县城经专用公路去南山牧场的中间,两头的车程大约都是一小时。无论是去南山牧场还是从南山牧场回来,都可以在此歇息,品尝地道的地灵花猪、肉质紧密甜嫩的凤鸡和翠鸭,或者下田捉鱼捉泥鳅,欣赏苗家歌舞。

这个只有几百人的苗寨,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文化生活挺丰富。每年春节,在外打工或者工作的张家塘人,包括已经出嫁的苗家女,都会携家带口回到这个美丽的苗寨,欢聚一堂,举办苗寨的“春晚”。古老的山歌和沿袭不衰的民俗,在芙蓉河畔演奏出欢快的乐章。

古人曾说,世界上神秘瑰丽的景色,都在险峻遥远的地方。张家塘有着神秘的传说和瑰丽的景色,有着淳朴的苗家风情,但不险峻也不遥远。带着苗寨独特的酒药酿制的米酒给我们的醉意,依依惜别。苗寨阿嫂唱起了送别山歌:“阿哥终要离苗亲,送哥送到苗寨门。大路不平哥慢走,山高水长妹挂心。”此情此景,我回敬了一首山歌:“彭祖坪下芙蓉河,芙蓉河畔唱山歌。唱起山歌离苗寨,苗妹情意记心窝。”

新闻推荐

2.5万名生态护林员上岗

本报南宁讯(记者/陈静)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厅获悉,我区2.56万名生态护林员目前已全部上岗,将管护森林5423万亩。据悉,生态护林员是从全区33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择...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