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 精心保护 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市政协“加强桂林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界别协商会委员发言摘要
▲赵天明
▲白先敏
▲马艺芳
▲林堃
▲张杰雄
▲文辉
▲曾燕娟
▲张谦
▲谭德祥
加强对桂林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兼职副主任、市民委调研员赵天明
长期以来,桂林市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绚烂多姿、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桂林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首先,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资金投入,各级财政每年列入专项资金预算。其次,要健全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机制,分门别类由相关部门负责;对现有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和艺人进行评审认定;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校开设民族文化教育课,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从小学抓起;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搜集、整理和抢救工作。
加强桂林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将对加强桂林市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旅游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保护和传承伊斯兰教清真饮食文化
■市政协委员、市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先敏
桂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接待穆斯林游客将是胜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些游客对衣食住行、礼拜活动有特殊要求,民以食为天,特别是每日的饮食,要让他们吃得放心,就必须普及清真食品做法,为清真饮食创造良好条件。
建议加强清真饮食文化的宣传,形成了解、尊重穆斯林群众饮食习惯的社会氛围;打造一条具有穆斯林特色和桂林清真饮食文化的美食街区。
保护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餐饮业,让穆斯林客人品尝到具有桂林伊斯兰文化特色的清真食品。
在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注重高端定位
■市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马艺芳
龙胜各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融共生。建议要以当前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大背景,将旅游开发中的“高端定位”作为龙胜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视角。
龙胜的少数民族旅游景区可以以高端定位为目标,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价格等方面都要围绕高端定位来进行具体实施内容的确定。这是有效管控游客数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大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在旅游产品与项目策划方面,要围绕原生态体验这一核心进行。这样的产品开发理念能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环境原始性、民族文化独特性及社区民俗生活传统性,提升龙胜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品质。
此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及住宿设施都要高度重视服务的供给和保障,提升产品品质。
做好民族文化工作
■市政协委员、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林堃
目前,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机构、人员和经费保障。因此,做好民族文化工作,首先要完善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机制。
其次,要制定和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对传统技艺、运动、歌舞等文化项目,通过办学习班或在传统习俗地域(乡镇)举办专题培训班,给予专项扶持资金,壮大传承人队伍,使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
第三,坚持政府规划引导,鼓励社会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产业园,完善一批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支持民间节庆活动,将民族歌舞、民俗、服饰、民居、饮食、医药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业。
深度挖掘精心保护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龙胜各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张杰雄
如何充分利用桂林市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实现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建议组织一批专业人士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方位的少数民族文化普查,将文字、视频等资料搜集整理归类,建立专业数据库,为保护和发展桂林市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史料基础。
其次,落实专项经费,抢救性挖掘保护一些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并做好年轻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使用,确立传承人的身份与地位,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永续传承与发展。
第三,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打造一批精品少数民族县、乡镇及村寨,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使少数民族地区的老百姓能够真正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中得到实惠。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建立乡级博物馆
■市政协委员、桂林电视台《板路》栏目主持人文辉
当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保护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做法是发展旅游。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每一地每一村都有发展旅游的良机和环境,而龙胜壮寨办博物馆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建立乡镇博物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收集整理文化遗存,宣传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收藏收集和整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遗存,可以保存和宣传民族文化现象,了解先民的繁衍、生存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如果村级不具备办博物馆的条件,可由乡一级政府建立少数民族博物馆。可以说,建立乡镇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存的必要手段。
加强收集整理研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市政协委员、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曾燕娟
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文化和有形遗产,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音乐、绘画、文学、舞蹈、宗教信仰、传统技艺等精神文化和无形遗产。少数民族在享有社会文明发展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少数民族文化在融入社会发展时,需要经受住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挑战,才能保持自己文化的特色。
我们要发挥政府和民间的作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把现今仍留存的原汁原味的村寨格局、建筑、道路等有形遗产重点保护,同时也要将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无形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透过表层向深层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少数民族认清自己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根和魂,从而自觉地守护和捍卫;同时了解自己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样他们才懂得向世界展示什么、怎么样展示,进而使自己的文化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充分利用出版平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市政协委员、漓江出版社事业发展部主任张谦
出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成熟的符号系统、传播渠道、复制规模这三大特点。桂林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如果在民族文化和出版之间建一座桥梁,一些口口相传的史诗、神话就可以形成文字,避免流失。
漓江出版社与自治区民委、市民委一直有很好的合作,早年偏重文学类,比如上世纪90年代出版过《广西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集》,现在主要做史志类的书。希望以后能在新形势下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作为市政协委员,我也希望利用好这个平台,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本地出版资源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桂林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尽一份力量。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市政协委员、广西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副校长谭德祥
近年来,桂林市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有了一些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要做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光谈保护不行,最好能与民族饮食文化特色项目的开发、美丽乡村的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收,以及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性相结合,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道路。
建议加强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挖掘、整理菜点品种、保护传统特色;科学规划与制定规范和标准;改良工艺、创新菜点、去除糟粕与保证食材的食用安全。同时要选好项目和传承人,并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经济扶持;打造相应品牌及宣传、包装、造势,扩大影响和知名度。
唯有如此,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才能为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美丽村寨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本报记者孙敏整理/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敏)近日,致公党桂林市委“特色小城镇建设情况”调研组先后到灵川县大圩镇、阳朔县兴坪镇、资源县中峰镇和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进行实地走访和座谈调研,建议科...
龙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龙胜各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