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移进”农村 家园处处景点“三月三”荔浦乡村新颜引客来
杜莫镇大山湾村村民在给村里“小花园”浇水。
□本报记者孙敏通讯员周俊远文/摄
“三月三”小长假,走进荔浦县花篢镇相仕村,宽敞整洁的农家小院旁“小花园”“小菜园”“小茶园”郁郁葱葱,村庄绿树成荫,村前状元桥下清流潺潺,处处格桑花开得正艳,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影……这是荔浦县宜居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荔浦县在建设生态家园中,巧借村前屋后空地移花种草,通过装扮村庄,美化家园,发展产业,将花园“移进”农村,乡村处处有景点,村村有游客,村民坐在家中吃上了“旅游饭”。
乡村新颜唤客来
在建设生态乡村中,荔浦县“抓点、带线、促面”,全县群众投工投劳达10万多人次,马岭镇老黎村、茶城乡屯留村、新坪镇叶家厂等许多村民主动让出房前屋后空地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茶园”。
为什么村民们参与建设生态家园的积极性这么高?村民心里其实有一本清晰的“账”:乡村环境得到改观,游客接踵而来,不仅自己生活环境好了,还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三月三”小长假期间,茶城乡屯留村村道旁花朵点缀,村前流水潺潺,房前屋后花草簇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盛产的原生态“地下雪莲”马蹄成了“旅行团”的最爱;节假日期间,杜莫镇龙珠村返乡农民吴忠清的农家乐里,徒步游客一拨又一拨,观景体验农家乐成了游客身心放松的好去处,“导游”吴忠清忙得不亦乐乎;花篢镇相仕村国学文化墙、状元桥在三角梅、杜鹃花点缀下,绿道成荫,游客流连忘返,苗木大户李洪生在推荐家乡美景的同时,不忘给全村杜鹃花、山茶花苗木销售进行现场推广;龙怀乡三宝坪山峰奇秀,云雾缭绕,屋舍前田园风光旖旎,通往山寨的水泥路铺通后,寨门敞开大门迎接“背包客”进村入寨选购山芋、生姜等特色农产品,瑶寨同胞坐在家中收钱……
在荔浦的美丽乡村里,这样的场景越来越普遍:花香扑鼻,绿树成荫,游客络绎不绝进出“花园”之中,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特色村寨乡土浓
“三月三”,看民俗。荔浦县是汉、壮、苗、瑶等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保留着古朴的民风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文化。“三月三”期间,不少游客选择到荔浦乡村去感受民俗文化,“三月三”小长假过得惬意又有文化。
荔浦的民族特色文化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闻名而来,与荔浦在乡村建设中的保护培育密切相关。
一直以来,荔浦注重特色村寨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蒲芦瑶族乡纳兑屯巧借山形,善用水势,实施生态建设与瑶寨保护同步推进,打造具有独特民族人文风情的“瑶族特色村寨”;杜莫镇寨村不断挖掘本村的文化底蕴,在生态建设中融入人文特色,建成“人文魅力”生态村;马岭镇银龙古寨利用依山傍水、特色民居集中的自然优势,进行古庙、古楼门、古巷、烽火台、古民居修复保护,绿化村道,用花草树木装点房前屋后,成为中外旅客喜爱的“生态旅游”示范村。
与此同时,蒲芦、新坪、东昌、杜莫、茶城、龙怀、马岭等乡镇的少数民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形成了蒲芦纳兑瑶寨盘王节、马岭银龙古寨寨人节、大塘五登壮族歌圩节。每到“三月三”、“寨人节”等盛大节日,大量游客纷纷前来。此时,当地的村民与游客载歌载舞,拿出绣制的彩绘让游客挑选,具有地方特色的八角、罗汉果也赢得了游客的青睐。
一村一品生态美
一村一景改善的是村里的生态环境,而长远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近年来,荔浦县发挥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原则,推动经济和生态产业双发展。
具有桂北最大花卉苗木集散地之称的马岭镇,村头巷尾广栽桂花树、罗汉松等绿化木,成为花卉苗木绿化生态乡村的典范,全年花卉苗木销售超过10亿元;修仁镇以砂糖桔产业为主,打造了集采摘、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特色风情示范村柘村;双江镇以兰为媒打响兰花品牌,年培育兰花300多万盆,成为“中国兰花第一村”;新坪镇叶家厂则发展优果种植,房前屋后一年四季果树成荫,成了名副其实的“百果生态村”;花篢镇巧借大江水库风景旖旎优势,创建的18个无公害示范农业基地成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东昌镇百亩草莓基地成游客采摘“小果园”。
如今,荔浦形成了以新坪镇广福村荔浦芋、双江马蹄、修仁青山砂糖桔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生态产业,450多个“一村一品村”借力休闲农业观光、农家乐生态旅游,让全县2万多群众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吃上了“旅游饭”。据统计,目前,荔浦拥有1家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和1家四星级农家乐、3家三星级农家乐、1家二星级农家乐,星级农家乐年接待超50万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展通讯员陈帆)“地环股吴股长,我是义敏村地灾隐患点监测员罗佑联,因最近连续降雨,义敏村义敏厂屯后山出现滑坡险情……”近日,荔浦县国土资源局、东昌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义敏厂屯群...
荔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荔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