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推进城市交通规划 精细化管理城市交通 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桂林城市交通管理”专题界别协商会委员发言摘要

桂林日报 2019-10-30 10:24 大字

吴殷丹

农军

谭永源

刘建军

李何

张建强

梁柱

从宏观和微观上着力改善桂林市公共交通现状□市政协常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吴殷丹

随着桂林市党政机关西迁临桂新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迁移到临桂新区工作、生活,桂林公交智慧化整体运营服务水平有待加强。建议从宏观和微观上着力改善桂林市公共交通现状。

宏观是指通过宏观政策手段,加大财政及其他政策支持。一是加强城市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统一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集中管理和指导城市交通建设,保证重大交通决策的实施。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社会效益,推动政府补贴不断向科学化、合理化纵深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补贴标准和长效机制,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落实“公交优先”战略。

微观是指在微观执行层面,建设城市快速公交(BRT),构建城市智能公交体系,不断完善智慧公交云调度系统,逐步建立诸如公交安全管理云平台、公交大数据平台等系统,提高安全保障能力、运营调度与管理效率,增强决策分析能力,提升服务体验,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化出行需求。

此外,还可考虑在市民游客公共出行需求强烈的特定区域建立点对点专线和摆渡车,研究利用老旧线路开通旅游专线,作为公交系统的延伸,方便群众出行。

以“系统”理念为指导对城市交通进行精确管理□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桂林市委会主委农军

对城市交通,应分节点、分时段、分车型进行精确管理。建议:

一是建立旅客预警机制。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与各大火车站加强合作,提前掌握各个时段到站旅客数量,有针对性安排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实现精确投放和运营,及时对到站旅客进行分流。

二是完善标识标牌。在火车站出站口设置电子屏或纸质地图,标明旅客所处位置及周边公共汽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重要景点的位置,同时注明车站区域内的乘车路线,避免旅客一出站两眼一抹黑,给“黑导”、“黑车”可乘之机。

三是加快完善、提升火车站到长途客运站、主要景点、机场、市区内重要路段的交通接驳功能。可以引进社会资本,与旅游公司、景区、机场合作运营。分别在老城区、临桂区建立旅客集散分中心(针对火车站、长途客运外迁)。

四是分时段对红绿灯时长进行调整。各路段每天各个时段、每周不同的每一天,车流量是不同的,但应该相对有规律,建议分时段调整红绿灯时长。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每个节点顺畅,才能提高通行效率。

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桂林城市交通建设管理□市政协常委、市发改委副主任谭永源

对城市交通建设管理应该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建议:

一是优化城市道路网络配置。在城市道路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树立“窄路密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强支路、街巷路建设改造,打通道路微循环,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适宜绿色出行的城市道路网络;优化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路权分配,均衡道路交通资源。

二是推进实施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及管理,解决桂林市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客运场站点多分散,乘客换乘困难的问题;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与民航、铁路、客运等运营时间的匹配衔接,通过推进立体换乘、同台换乘,方便乘客,提高公共交通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

三是提高公交供给能力。推进城市公交枢纽、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城市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减少乘客全程出行时间,提高换乘效率。

四是鼓励和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乘车收费推广普及闪付、手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鼓励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等多样化公交服务。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桂林城市交通规划□市政协常委、市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刘建军

为创建符合桂林市特色的交通系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交通规划,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道路网系统,划分交通干道与生活性干道,避免同一方向的单一路网结构,提升城市通行能力,逐步建立快速交通道路系统。

二是贯彻公交优先原则,全面提升和建设高效、便捷的公交系统,加快大运量轻轨投入与建设步伐,加强临桂新区与老城区之间便捷联系。

三是建立具有桂林特色的集市民与游客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慢行交通系统,实现城区与景区、郊区的整体覆盖。

四是整合和优化高铁站场,并提高站场设施规模和标准,合理接驳公交及各类社会车辆,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五是作为有历史沉淀的老城区,应积极拓展历史文化旅游,优化路网、适度有效限制过境交通车辆穿越老城区,建立公交、旅游特色交通、步行为主体的交通体系。

六是加强交通宣传及管制,优化交叉口信号灯,有效便捷服务于市民、游人。

以人为本完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李何

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每一个人的福祉,人人有份,亦人人有责。针对桂林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桂林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地方性法规、规划和标准,为新建和已建的无障碍设施、信息无障碍和环境无障碍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

二是切实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管理监督。全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要认真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其他有关的强制性标准,保证工程建设中将无障碍设施建设落到实处;现有道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进行无障碍改造;全市统一进行一次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执法检査,査漏补缺,让已有的无障碍设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应成为摆设。

三是建立无障碍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切实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

四是组建桂林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队,对全市无障碍微循环状况、无障碍碎片化问题,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建立以街道办为单元,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居民落实具体任务的工作网格,街道办事处全面抓总的工作机制,完善和连接各处无障碍设施,保障无障碍微循环畅通;科学制定五年规划,逐年推动全面实现无障碍城市的目标。

加强桂林市非机动车管理□市政协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建强

为加强桂林市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等交通工具)管理,建议:

一是参照机动车的保险模式,建立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依法可上路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等)保险制度,电动车所有人必须依法购买保险。

二是市城管委负责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投入运营监管,如审核企业资质,严格准入条件,要求共享电动自行车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设置并规范停车网点,建设安全的充电设施,加强车辆维护保养。非机动车管理所负责监管共享电动自行车上牌,对已投入运营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进行排查,对发现的超标违规车辆罚没处理。

三是完善《桂林市城区三轮车与电动四轮车管理办法(草案)》并尽快立法,加强对城区三轮车与电动四轮车的管理。

四是在公共场所尽快修建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政府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主管单位自行或引进社会力量,在管理区域内的住宅小区、单位、楼院修建电动车充电设施,对电动车停放、充电安全进行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五是加强对共享单车的规范化管理,严格准入条件,设置停放标识和指示牌,制定对违规行为的惩治处罚措施。

六是增加或扩大非机动车通行道路。尤其在交通繁忙、拥堵的区域,增加或扩大非机动车道路。

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市政协委员、市自然资源局地质勘察矿产保护科科长梁柱

城区道路交通是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为加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建议:

一是建立全市交通“治堵”的权威机构,把全市各有关信息平台统一利用起来,建立科学、长效的管理制度。

二是优化道路交通秩序,通过管理手段提高道路利用率。首先,对道路交通参与者(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在加强教育的同时要严惩违章违法的行为;其次,从管理入手,通过优化斑马线设计、灵活布置车道、规范路牌指示、创新信号灯模式,以及在部分道路条件好的路段可适当提速等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通行效率。

三是合理规划停车区域。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停车场所的作用,在合适位置安装具有文字提醒功能的LED停车管理屏,让驾驶员一目了然,提高现有停车场的停车率。另一方面,盘活社区、小区车位。此外,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布局停车场建设。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

四是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宣传教育。

五是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把“公交优先”落到实处。

(本报记者孙敏实习生何美容整理/摄)

新闻推荐

大雨来了市区降温5℃左右

本报讯(记者梁亮)受弱冷空气和低涡切变影响,10月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桂林有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过程。桂林气象台的专家预计...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