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守田间数十载 问鼎灌溉“奥斯卡”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开拓者李新建的“试水”流年

桂林日报 2019-10-25 14:14 大字

▲李新建在查看作物长势。

开栏语

人才兴废,国之大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追逐中国梦,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专家人才前赴后继,薪火相传,为我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中华崛起而不懈奋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报特别开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专栏,从国家高层次人才、八桂学者、自治区优秀专家、自治区特聘专家、漓江学者、桂林市第五批拔尖人才中选取了15位来自桂林市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生态食品和智能制造四大优势产业的典型突出的专家人才进行采访。记者将带您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那些与爱国、与青春、与奋斗有关的故事,以期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向优秀专家人才学习、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的风尚。

□本报记者苏展文/摄

人物名片:李新建,1957年生,临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原站长。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水利科技首席专家。水利部水情教育中心专家,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理事,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管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

李新建为改变落后的农田灌溉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国制定节水灌溉行业规化设计技术标准奠定了理论基础,2015年问鼎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大奖。

初来乍到

上世纪70年代,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用水需求大幅上升。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节水与农业面源污染的世界性难题日益突出,全球开始关注农业节水灌溉等相关技术……

1974年,17岁的李新建刚结束了知青生活顺利返乡,在组织安排下,他被分配到水利局的一个规划队里工作,开始涉足水利领域。1978年,通过队里选拔,他又作为优秀青年与同伴一同来到临桂县南边山人民公社。他们要在这里学习科学种地,从事科学试验,建立科学示范田。

那年桂林广大农村种的都还是单季稻,八九月的台风一来,稻谷被吹倒一片又一片,加上许多病虫害无法解决,农民一年的收成要减少40%。在50亩试验田里,李新建他们要研究如何换种双季稻,进行品种对比、肥料对比、灌溉技术对比等试验,给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做一个全面会诊。

20多个人的团队汇集了气象、水利、农业等各单位抽调的专家与干部……他们中有的人需要常驻,有的人根据试验需要阶段性参与。李新建就是常驻的一个。年纪轻轻,初来乍到“做一行爱一行”是他的座右铭,每日跟在前辈们后面学习种地,向专家们请教相关知识。大家都很喜欢他,管他叫“小李子”。

“小李子!发个稿,换点稿费给大家买猪肉吃。”李新建还兼着队里的通讯工作,老大哥们经常这样催他发稿。

稿子写得多,李新建就思考得多。1978年至1986年在南边山公社种试验田的8年时光奠定了李新建农业灌溉科研的专业方向。1983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科学种田与合理灌排》。这篇论文对我国传统水稻灌溉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并总结出“薄、浅、湿、晒”的灌溉理念。这一理念也是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浅、湿、露、干”灌溉理念最早的理论基础。

工作干得勤,领导看在眼里。1986年,经组织建议,李新建被调到如今的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试验站位于临桂县庙岭镇乌邬家村,那时只有21亩地,简单的两栋楼。也就是在这里,李新建开始了自己的“试水”人生。未来的30多年里,他与他的试验团队在这里“与水为邻”,书写了一段又一段节水灌溉技术的佳话。

历经寒冬

到了80年代,改革萌动,开放加速,人们的生活悄然改变。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许多国家机关单位人员选择“下海”。80年代以前,像李新建所在的这样的试验站全国有300多个,广西大概有19个。到1988年,全国还能做事的不到50个,广西还有5个。

李新建记得,自己来的时候站里人员配置齐全。两年以后,总工走了,又过了两年站长也走了,整个站的技术队伍走掉了一大半。老婆为了收入问题没少跟他发牢骚。全站全年运营经费3万元,只够发10个月的工资,剩下2个月要怎么过,大家自己想办法。

临桂县饮料厂就在试验站旁边,11月份是柑子成熟的季节,饮料厂做罐头剩下大量不要的柑子皮被李新建和同事们捡回来,他们把柑子皮晒干,卖了钱补贴试验经费。

站里又有人走了,李新建就到处招人要人,到农学院招,到人事局要……“我们还是有前途的,我们要扩大事业范围,要与高校结合,申请国家重点项目,获得科研经费,弥补事业经费……”从那时起,李新建总是这样不断鼓励大家和自己。

“五通的葱,庙头的风。”这里的人都是这么说的。试验站就在庙头的风口上,一到冬天,大风刮起来几乎能把人吹倒。周围是零散的农家,道路泥泞不堪,最热闹的庙头街离这里有五六里路。李新建两耳不闻窗外事,守住寂寞埋头研究节水灌溉,提高作物产量。日复一日地试验,观测,论证……就这样度过了3个冬天。

“时来运转”

时间进入90年代。人到了求生存的时候,勇气就特别足。李新建这回决定利用每年到区里做灌溉试验整编的机会,跟水利厅领导争取一下,碰碰运气,“领导,经过这四五年的学习,我已经看出这个行业真正需要什么了。现在我们的灌溉技术还是在过去的群众经验上做总结,在机理研究上没有突破,我们需要更多的专家加入。同时,我们要把现在的一些成果推广出去。”

李新建没想到这次领导居然对他点了头。15000元沉甸甸的推广经费到手,在那个时候算是“万元户”了。通过政府层面李新建团队在平乐县与荔浦县一口气要下了24万亩地做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而更让李新建没想到的是老天爷这次也对他点了头“当年大旱!天助我也!”

荔浦县位于桂林南部,是桂林温度最高、降雨最少、开阔度最大、秋旱最明显的县之一。据资料记载,1990年6月至8月荔浦县降雨量极少,共169.3mm,为正常年景550.9mm的30.7%,出现历史罕见的大旱。

东昌镇龙田屯群众到12里外挑水吃;三河乡大浩坪抗旱,抽水过多,地裂下陷10多处;9月,全县大小断流河流17条;荔浦纸厂、罐头厂因大旱缺水停产……

“每亩增产300-400斤谷子!用水量还减少了!”终于,示范田里传出了这等好消息,瞬间惊动了十里八乡。李新建的项目成功了。

“就按这个方法做!”水利厅领导如获至宝。第二年,24万亩推广示范田变100万亩。第三年,全广西大面积推广,自治区100多个县同步“上新”。

翱翔长空

李新建团队所推广的技术是在积累了大量科研数据和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后,总结出我国最早的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模式,并以此为核心,自主创新提出了源头减量的水稻“浅、湿、露、干”节水减排灌溉技术,建立了“浅、湿、露、干”水肥耦合———生物堰塘节水减排防污综合调控系统,改变和结束了千百年来农民在水稻灌溉上大水串灌、漫灌的陈旧的灌溉方法,构建了田间节水方法、农艺措施与渠道灌溉用水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系统。

李新建项目的成功在全国乃至国际引起广泛重视。该项目获得国家“七五”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据统计,李新建的水稻节水技术通过桂林的120.19万亩示范区,辐射带动广西的22个县近百个灌区年均推广1000万亩,亩均节水124立方,年均节水12.5亿立方,亩均增产粮食20公斤,年均增产粮食20万吨,亩均增收60元,年均增收6亿元。减少化肥使用量10%,减少农药使用量8%,减少农田排水中氮磷元素流失18%。

2015年10月,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简称ICID)在法国宣布将当年的ICID节水灌溉技术压轴大奖授予李新建。该奖项是全球节水技术行业的最高奖项、国际灌溉技术领域最高奖,被誉为国际灌溉行业的“奥斯卡”,颁布20年以来,李新建是我国第5位、广西唯一的获奖者,为我国在国际节水灌溉领域争得了荣誉。

30多年来,李新建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获得国际节水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先进个人)、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技术成果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和中国农业部、水利部等收录。

今天,试验站已然不同往昔。2004年升格为广西灌溉试验中心站后,2014年,它又被冠名广西农业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它是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理事单位,是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桂林试验站;它是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桂林工学院、珠江水利研究院等诸多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发教学基地。在广西的农业水利领域,它是高地;在全国,它也是行业标杆。

今年62岁的李新建回首“试水”流年历历在目。他说。这其中的乐趣不仅是攻克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造福百姓、造福国家。

新闻推荐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 一座城 一个大公园 桂林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在訾洲公园举办的2019桂林新春郁金香花展———人如潮,花如海。临桂新区水系公园绿地。绿色是桂林的生命色。桂林的公园已...

临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临桂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