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

桂林晚报 2019-01-14 12:07 大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现桂林市“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之年。桂林的工作重点有哪些?两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记者通读报告,抓取出其中6个关键词,桂林今年即将发生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见证。

■关键词旅游胜地建设

201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5年多来,桂林全市万众一心,坚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为目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继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后,桂林又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自治区即将出台《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等为桂林量身定制的重要文件,桂林在全国、全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今年报告提出,争取自治区出台《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扩大入境免签旅游团范围、放宽出境口岸限制等政策,加快推进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灵渠古镇等项目,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造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高效通畅的综合交通枢纽、绿色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游的魅力城乡,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50%,确保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地,并向更高层次升级发展。

■关键词着力加快工业振兴

桂林是广西的老工业基地,为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近年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战线围绕这一目标,以“三大园区”为主战场,以四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产业做强升级,推动桂林工业迈向中高端,实现工业发展量质双升。

今年报告提出,必须把工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带动,实现培育一个“龙头”,带动一个行业,发展一片区域。

具体措施:着力壮大骨干企业,推动福达、国际线缆、三金药业、力源粮油等企业加快成长为区域性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光隆光电、智神、飞宇等企业跨越发展,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着力招大引强,重点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做到“无中生有”;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依托华为、深科技等企业,打造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智能家居等产业链。依托比亚迪、新桂轮等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着力打造园区主战场,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经开区、桂林高铁经济产业园“三大园区”,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超610亿元。

■关键词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去年,桂林市全年实施重大项目990项,完成投资986亿元,有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今年报告提出,实施市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990项以上,年度计划投资增长10%以上。

按照计划,今年将建成阳朔至鹿寨、贺州至巴马(桂林段)高速公路,推进荔浦至玉林、桂林至柳城、灌阳经恭城至平乐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改造一批国省干线公路;推进怀桂铁路(桂林段)、龙胜至湖南(城步)高速公路、巴江口船闸改扩能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桂林西站改扩建,推进桂林站、桂林北高铁枢纽改造提升。

临桂新区项目建设方面,将加快机场路以北片区开发,推动连接新区老城的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宝湖书院、崇文小学、宏谋中学、新城中学等一批学校建设。建成启用桂林旅游综合医院,提升扩建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推进临桂万达广场、吾悦广场、宏谋市场、枫林市场建设。加快兴桂园、新城商务写字楼项目建设,实现市公安局技术大楼、广电中心、桂林日报社传媒中心入驻使用。加快建设义江引水、大皇山污水处理厂工程(二期),推进北区水系建设。

全年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10个,总投资26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0个,年度完成投资80亿元,

■关键词打造百亿米粉产业

生态食品是桂林市工业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桂林市在食品产业方面,重点抓好具有桂林特色的米粉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米粉产业做强做大,让桂林米粉走向全世界。

2018年,桂林市开展桂林米粉北京产销对接活动,大力发展保鲜速食型米粉,全年全市米粉销售收入近70亿元。

今年报告提出,加快打造百亿米粉产业。规范使用“桂林米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善桂林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壮大三养易食等米粉预包装企业,启动桂林米粉产业园建设,打造集原料供应、生产研发、检验配送、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产业综合体。

推进桂林米粉品牌店升级改造,认定一批米粉原材料基地,挖掘和重振老字号品牌,评选推广一批新品牌。加快建设桂林米粉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推动桂林米粉走出桂林、走出广西、走出国门。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布局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开展“五进五出”行动,加速桂林米粉无人售粉机投放与推广,扩大桂林米粉产业规模。

■关键词加快数字桂林建设

“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是在2018年。今年政府报告中多次提到“数字经济”。

所谓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发展数字经济,最重要的要夯实基础。

今年报告提出,加快数字桂林建设,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新的投资需求,催生一批新的消费热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助推桂林发展“弯道超车”。

具体措施:重点推进4G网络优化,打造桂阳公路数字大道。推动桂林率先进行5G试用商用;加快推进华为信息生态产业合作区、高铁园智慧产业园孵化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深圳华谊智测等项目投产运营,深化与华为、腾讯、东盟信息港等知名企业战略合作,积极引进关联企业落户;打造桂林智能制造城,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实施福达曲轴智能工厂、三金现代中药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民生领域广泛运用,大力发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数字社区。

■关键词更多为民办实事

“为民办实事”一直是历年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随着家底的不断厚实,政府有更足的底气在更多的层面办更多的实事。

2018年,桂林市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78.9%。

今年报告提出,坚持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确保完成自治区和桂林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任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部署,桂林市将大力实施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投资10.5亿元,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0所,改扩建228所,实现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

继续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破解地域性学位紧张和“择校热”问题。推进产校融合,鼓励榕湖小学、桂林中学等优质学校到园区开展集团化办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桂林市将持续推进高校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花江智慧谷电子信息创业产业园,建成芳香东路;加快雁山大学集中区大学生创业产业园、“南北飞翔”4条道路建设,推动雁山人民医院尽快投入使用,建成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东大门人行天桥。支持桂林师专“专升本”。

桂林市将大力实施健康桂林建设,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桂林市还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城镇新增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记者邱浩

新闻推荐

优化秧塘工业园交通线路 解决群众出行难

□本报记者周文俊建议代表:刘卓娜、陈剑、张振铭等建议名称:《关于加大临桂秧塘工业园区公交运力的建议》建议内容:随着入...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