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一位老人亲眼目睹了三位抗战中与日军激战的士兵身亡,埋骨山野;七十多年后,一群热心的志愿者重修坟茔,纪念英烈。为三位无名英烈修坟

桂林日报 2018-04-04 15:24 大字

当年,村民们在修缮3位无名烈士的坟茔。(资料图片)

看到3位无名烈士的坟茔修筑完好后,唐洪宾禁不住地哭了。(资料图片)

□通讯员卢兰本报记者景碧锋

除了修复了位于尧山的无名空军的坟茔,桂林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们还重修了位于临桂区北部中庸镇的3位无名英烈的坟茔。

2015年5月9日,志愿者们前去临桂中庸仓库岭村拜访唐洪宾老人,那时他88岁,曾是义宁县会元乡(今临桂中庸)人。

1944年,为抵抗入侵的日军,唐洪宾加入了义宁自卫队,是当地的仓库岭中队队员。据唐洪宾回忆,1945年7月,国民革命军94军43师光复义宁时,义宁自卫队配合从灵川公平过来的94军从仓库岭往义宁进攻,在黄泥寨遭遇日军阻击,阵亡了3个士兵。随后,唐洪宾和当地村民将他们就地掩埋在附近的山上,一晃70多年过去了。

得知此事后,志愿者请求唐洪宾带路去探寻牺牲老兵的坟茔。

志愿者跟着唐洪宾行走在村间水泥路上,远山含翠,山花烂漫,鸟鸣蝶飞,处处透着绿意和生机,但当年这里曾是炮火纷飞的战场。

踩着泥泞的小路,爬到半山腰的黄泥寨,唐洪宾指着一处杂草丛生的地方说:“这就是当年国军两位士兵的埋葬之处。”

历经70多年的风雨侵蚀,岁月沧桑,已经看不出坟茔的影子。看到这里,志愿者倍感忧伤,他们和唐洪宾商议,欲发起募捐,在原地为无名士兵修墓筑碑,让后人铭记为国捐躯的英烈。

听到志愿者的建议,唐洪宾非常激动,表示要与村民承担此事,他自己带头捐款100元。当天,志愿者“胡子”预付了1000元给唐洪宾并嘱托修墓事宜。

唐洪宾和志愿者沈老师做了许多修墓的前期工作,确定墓型、碑文、材料等。根据唐洪宾提供的信息,除了黄泥寨葬的两位无名士兵外,在这次阻击战中,还阵亡了一位班长,葬在两位无名士兵墓附近,唐洪宾建议把这3位无名英烈合葬。

2015年7月17日,沈老师等志愿者跟随唐洪宾找到了这位阵亡班长的葬身之地,并举行了请灵仪式。

就在同一天,“胡子”在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群里发起了修墓募捐。半天多的时间里,就有40多位志愿者捐款,共筹集到4550元。随后,他们把善款全部交到唐洪宾手中。

2015年8月10日,仓库岭村无名英烈墓修建完毕,并在当天举行了祭奠活动。

新修建的坟茔坐落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中,砖石垒成,前立墓碑,上书:”一九四五年七月,国军第94军为光复义宁于黄泥寨与日军作战,国军某班班长与两名士兵阵亡,于此掩于黄土。二零一五年六月,仓库岭村村民与桂林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一道,敬立此碑,以纪念抗战先烈,愿英灵魂魄归来兮。”

碑墓无声,却镌刻历史,昭示后人。唐洪宾和村民及志愿者拜祭了3位无名英烈。唐洪宾想开口跟英烈说几句话……未及开口,便泣不成声。

站在旁边的“胡子”即刻上前,揽住唐洪宾的肩膀安慰他:“今天我们应该高兴才是,让3位英烈安息。”志愿者卢兰随即写诗一首,以示纪念:

铁军无畏驱鞑虏,光复义宁洒碧血。

黄泥寨上千秋魂,草色萋萋添新冢。

烛炬成灰无限思,一炷清香慰英灵。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从那年起,志愿者每年都去祭扫3位无名英烈的坟茔。今年清明前夕,他们已经举行了祭扫仪式。

新闻推荐

居桂林二手房源信息(四)

桂林小区九岗岭(学区榕湖小学)(简装)售价:69万户型:3房2厅2卫面积:85㎡所在楼层:2楼周边配套:综合型社区,榕湖小学学区,有菜市、幼儿园,配套齐全。联发乾景(精装)售价:90万户型:3房2厅2卫面积:98...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