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所知道的桂林彩调

桂林日报 2017-07-10 13:07 大字

□刘波

三百年前,在桂林临桂两江镇的乡村,出现了一种由乡民自编自导自演,描写乡下人的爱恨和期盼的小型歌舞,乡下人称之为“唱灯”或“调子”。

“父子班”:桂林最早的彩调戏班

桂林一带县份最早的彩调班子是清光绪年间临桂两江镇的“父子班”,成员有擅长演生、丑并亲自拉调胡的廖师傅,扮演生丑并掌鼓的廖师傅儿子廖连华和唱正旦花旦媱旦的女儿廖双姑和廖四姑,以及廖师傅的外甥谢济舟等人。他们常到桂北各县村镇上演《狗保闹学》《双看相》等小戏,颇受乡民欢迎。

当时,廖四姑冲破“妇女不唱调”的封建传统,成为彩调第一代红坤角。以后,她组建第一个专业彩调班子“仙家班”,自编自演《讨学钱》《娘送女》等戏,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此同时,荔浦、全州也出现了这种来自乡间的小型歌舞。

抗战期间,桂北地区拥有30多个彩调戏班,剧目有300多个,形成了独角戏、对子调、江湖戏(即大调子)和连台本戏等门类,唱腔有300个。彩调奇才纷纷涌现:桂林有彩调四大状元罗少廷、冷贵甫、朱五八和秦老四,全州县有著名坤角麻婆二妹,这些名角活跃在广西城乡,以歌颂劳动人民的《阿三戏公爷》《劫富济贫》《三看亲》等小戏的演出,轰动一时。期间,彩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诸如民间小调、评弹、祁剧中有益于己的精华,丰富了原本的唱腔和表演程式,故而城乡观众越来越多。

这一来触怒了桂林当局,官方张贴告示,污蔑彩调“扰乱人心”、“伤风败俗”,明令禁演。并将多名艺人监禁。于是,从1927年起的几年间,彩调在桂北各县几乎绝迹,一直到抗战期间才逐渐恢复。

“调子王”谢济舟的传奇人生

被誉为“调子王”的谢济舟(1901-1983)是临桂人,他扮演的《哑子背疯》是彩调传统剧中难度最大的一出做工戏。上世纪60年代,他在广西文艺界示范演出中,惟妙惟肖地扮演了一个颇有个性色彩的哑老头,令人叹为观止。在《双簧蛋》中,他一个人同时扮演伟岸大汉和娇柔少女两个角色,时而轻柔漫步,展示少女的美妙青春;当戏路落到大汉身上时,他的唱做一转而为动作粗犷,声音洪亮,舞蹈也随之由少女的轻盈漫舞变为男子大幅度的蹦跳……此等唱、做、念、舞的厚实功底和跨行当之精湛表演,令广西文艺界以及我们这些学导演的学生为之倾倒,当时即被誉为“调子王”。

彩调音乐的腔、板、调

彩调传统唱腔分腔、板、调三大块。据传共300多首。

常用的唱腔有:三板腔、挑担腔、四平腔、十字腔、路腔、黄花腔、化子腔、强盗腔、梁氏腔、送花腔、媱旦腔、梳妆腔、敬酒腔、钱牌腔等。

常用的板有:诉板、阴板、赶板、五字板、忧板等。

常用的调有:补缸调、比古调、走马调、怀调、翠金扇、夸夸调、十月花、打鞋底、红绣鞋、三月三、五更叹郎、雪花飘、浪里白、盘花、四季天、四门摘花、四季相思、十打等。

彩调大发展的春天

1951年,张桂妹、俸化眉等名艺人组建的桂华彩调团排演的《九件衣》《血泪仇》《打猪草》《龙女与汉鹏》等现代戏和传统剧得到政府的鼓励与扶持。

1954年,桂林市排演的彩调《打猪草》参加了广西群众业余汇演;1955年《王三打鸟》《龙女与汉鹏》参加全国群众音乐舞蹈汇演,双双获奖。

1959年广西举办全区戏剧汇演。柳州彩调团编演的七场彩调剧《刘三姐》一鸣惊人。与时同时,长春电影制片厂也组织强有力创作班子,投拍电影《刘三姐》。导演苏里,作曲雷振邦纷纷加盟。

公映的《刘三姐》,誉满海内外。黄婉秋也一夜之间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1963年5月,《大众电影》第二届“百花奖”评选揭晓。《刘三姐》影片一举荣获最佳电影音乐奖、最佳电影摄影奖和最佳美工奖。黄婉秋荣获最佳演员第三名荣誉奖。

接着,获奖者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如今,电影《刘三姐》已被中央电视台正式定位为“彩调电影”。

彩调来自农村,紧接地气,土得可爱,多年来,她传承精华,不断完善自己,现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国家一级演员覃明德和著名彩调旦角唐洁两人均荣获“彩调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光荣称号。如今,桂林的众多彩调优秀剧目在海内外深受观众喜爱和赞誉。

新闻推荐

听闻家乡被淹,临桂南边山镇16名小伙赶回村里纵身跳入洪流———这个村民志愿队救下17名被困群众

朗联村的救援志愿者们和武警官兵一起转移被困群众。通讯员李林摄小伙子们用由轮胎和竹梯组装起来的筏子救援被困群众。通讯员李林摄□本报记者李慧敏临桂区南边山镇是7月2日发生的洪灾中受...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