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忠:桂林文化占有桂学的“半壁江山”
陈宪忠在演讲
□本报记者张弘文/摄
6月14日下午,桂林市委党校退休副教授、广西桂学研究会理事和桂林联络处副秘书长陈宪忠,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半壁江山的桂学担当》。
桂林文化可分为20多个门类
陈宪忠认为,桂林文化占有桂学的“半壁江山”。桂林文化可分为20多个门类:以甑皮岩、宝积山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徐霞客足迹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文化;以“南方丝绸之路”、灵渠、相思埭及古城镇古村落为代表的湘桂古道文化;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以宋高宗赵构、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为代表的皇城文化;以陈宏谋等为代表的为官廉政文化;以陈继昌“三元及第”和马君武创办广西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桂林山水诗词和王鹏运“临桂词派”为代表的文学文化;以西山早期佛教摩崖和湘山寺、栖霞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桂林城池环城水系为代表的城市建设文化;以瑶苗侗族民俗和桂北山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文化;以孙中山驻桂大本营和湘江战役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桂林保卫战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李宗仁故居、官邸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以桂剧、彩调等为代表的地方演艺文化;以桂林山水传说和桂林童谣为代表的地方口头文化;以三花酒、桂林米粉和恭城油茶为代表的岭南饮食文化;以永福福寿文化为代表的福寿养生文化;以花桥和燕窝楼为代表的古代建筑文化;以“渔火节”“河灯节”“桃花节”“红衣节”为代表的民俗节庆文化;以梅瓶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文化,等等。
桂林文化的特点是雅
桂林文化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雅”字,集古雅、高雅、典雅、素雅、风雅、儒雅于一身。
所谓古雅,就是具有悠久性。甑皮岩、宝积岩等史前人类遗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所谓高雅,就是具有正面性。历史上桂林官员“出淤泥而不染”、桂林将士英勇惨烈的事实,对于我们建设廉政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所谓典雅,就是具有经典性。桂林的西山观音摩崖石像是男身造型,反映了西域佛教传进内地的初始性,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所谓素雅,就是具有平民性。以山水传说为代表的桂林文化具有更多的平民情结,对于普通群众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
所谓风雅,就是具有艺术性。桂林的书法、绘画、戏曲都达到国家一流的境界,是提高市民素质的沃土。
所谓儒雅,就是具有智慧性。桂林以陈继昌“三元及第”为代表的人才辈出,至今仍然是激励桂林人勇于求索,善于学习的智慧源泉。
湘漓文化区是桂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陈宪忠说,桂学把广西分成湘漓文化区、西江文化区、北部湾文化区、左右江文化区、红水河文化区等五个文化区域开展研究。而湘漓文化区是桂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从历史文化形态来说,桂北湘南历史上就是一个行政区、文化区,湘江、漓江同根同源。历史上多以江河流向为经济、文化流向。桂北文化是广西本土文化第一个接受湘文化、中原文化的地域文化,桂北文化积淀中原先进文化、湘文化,然后逐步向桂中、桂南传播,可以说中原的先进文化是从湘江、漓江传入八桂大地的。要研究广西文化应当首先研究湘漓文化,把这个地方文化搞清楚,就会清楚广西文化源头,才能弄清中原文化如何与广西本土文化交融,形成广西文化的新形态、新特色、新格局。
灵渠修通之后,中原文化南下,广西本土得到全面开发,并向海外输出。可以说灵渠的修通使广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之一,中原文化经过西江、北部湾走出国门,向海外输出。今天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仅是经济也是文化发展战略。在这方面湘漓文化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湘漓文化在中国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年舜帝南巡漓湘流域,将道德文化传播到湘南桂北,舜帝是史书记载的中原文化引进湘漓文化的第一人。湘漓文化、岭南文化中共同的中原文化源头,应该说就是舜文化。
此外,研究湘漓文化,可以促进湘桂合作。从历史文化形态来说,桂北湘南本来是一个区域,我们要树立一个榜样,资源共享,联合开发,实现双赢。
新闻推荐
2017年6月13日,桂林市将在临桂新区市民广场周边道路举办2017年节能体验·助威环广西自行车赛暨摄影赛。为确保比赛涉及道路的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部分...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