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临桂区五通镇江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陆良德:带领“负债村”实现富裕和谐文明蜕变

桂林日报 2016-06-28 02:34 大字

□本报记者周文俊文/摄

1985年,未满23岁的陆良德开始担任临桂县五通镇江门村委的村干部。那时候村子还很穷,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仍是一个“负债村”。

1999年,陆良德直接从支委委员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带领一个距离圩镇只有6公里的负债村走上脱贫致富路。

“那时候村里集体经济收入不多,有一块集体林场,大家都觉得应该划分到户、各自经营算了。”回忆当初,陆良德感慨起步的不易。当时他觉得林场分到户后,容易缺乏管理,不利于村子长远发展。为此,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向村民承诺,如果集体林场不出效益,就辞去村干部职务。为兑现承诺,陆良德购买了书籍自学林业技术,还请专家指导改良树木品种,提高土壤质量。经过10多年努力,林场已拥有林木面积近5000亩,年收入30多万元,村子很快摆脱了“欠债”的局面。同时,陆良德和村干部们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吸收民间资金,创办股份制企业,建起2座总装机容量达1000多千瓦的水电站,每年发电量500万千瓦时,为村集体经济创收60多万元。此外,还创办了集体果场、商店等企业,村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发展。目前村集体总资产超过1000万元,年收入100多万元。

村集体“有钱”了,村民致富脚步也不能落下。没有现成模板,陆良德就自己带头发展产业,率先在村里连片种植夏橙,办养猪场,年收入近40万元。在他带动下,村民纷纷种植夏橙、砂糖橘、香芋等果蔬。如今,全村经济作物达2000多亩,兴办规模养殖场50多个,年人均纯收入1.2万多元。

“村民富了,我们还要把村里的环境搞好,让村民的精神和文明程度都再提升一个档次。”陆良德说。近两年来,村委通过自筹和申请上级项目资金150万元,打造周村(江门村委的一个自然村)村前水系景观工程,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活动中心;投入150万元,新建了龙田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文体娱乐设施;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桥梁建设、饮水工程、村道硬化、村容绿化、亮化和美化,并完成了所有自然村自来水工程。村集体经济每年拿出20多万元,为全村570户人交纳新农合保险;投资120万元修建一座高规格的村级敬老院;村里从集体经济安排资金,每年对考取二本以上的大学生给予奖励500元以上。

环境好了,村里的文明程度也不断提高。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做好党务、村务、财务的定期公开,落实村日常管理办法及民主监督办法,努力实现村委换届选举做出的工作承诺。同时,组织各自然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公共设施管理公约》、《护林公约》等村民自治公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开展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各村建立了篮球队、舞蹈队等,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正挥手走来。

“下一步,我们还想发展旅游,让四面八方的游客都能体验我们村的美!”陆良德说。

新闻推荐

桂林市今年将对650家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进行改造上半年已改造完成近200家

本报讯(记者周文俊)在畜禽规模养殖中,由于粪便恶臭、污水横流、直排江河等,非常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也成为群众向有关部门投诉较多的对象之一。不过,记者8月5日在临桂区临桂...

临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桂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