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林“仙山”话华岩

桂林日报 2015-11-21 04:45 大字

拓片

拓片

赶庙会的人们

?

吕仙楼记碑刻

□蓝冰文/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桂林,以其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被中外游客誉为“人间仙境”。桂林临桂的华岩,是“沾”了“仙气”,故称得上“仙山”的。

华岩,是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北塘村委华岩坪村附近的一座石灰石山峰。是民国以前义宁县的“八景”之一。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义宁知县谢云在其《义宁县志》序中就有“义宁虽蕞尔小县……其胜迹有惠宁、华岩”的记载。

传说华岩乃天上玉蟾宫金蟾蜍的化身,因贪吃而被贬入人间。从外观看,华岩北面山口形如蟾蜍的嘴,老百姓谓这蟾蜍“嘴吃义宁,屙临桂”!

“华界驻仙踪,看白石题诗,疑是岳阳醒醉梦;岩阿参佛像,对红莲满座,何需海岛拜慈悲。”清代义宁知县杨树荣的一副藏头联将华岩的历史文化内涵尽括其中。

原来,华岩之名源于我国古代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传说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此地,见此山钟灵毓秀,便拜洞中道士为师,每日念经修炼,直至驾鹤升天成为仙人。因吕洞宾名岩,号纯阳子,义宁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将此山命名为华岩。而今,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即传说吕洞宾驾鹤升天成仙之日,远近数十里的数万名乡众都会云集于此参加庙会,进香祈福!

“自古名山僧占多”。华岩同样如此。据洞中石刻记载,自唐宋以来,历代皆有佛、道信士在华岩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成为古代桂林道佛合一的宗教及旅游胜地。

“洞天三十六洞中,问岩谁与同玲珑?”这是清代光绪年间《玉融可卢梁炳垣随王香谷携游华岩题壁》诗刻中发出的感叹。传说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境通达上天,贯通诸山。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

华岩洞口朝南,洞全长约一千米,共有三重洞天,其中以中间的紫霄洞最大,可容纳千余人。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洞顶似穹庐,呈飘逸彩云,故名紫霄洞境。洞内还有吕洞宾修道期间卧睡的“仙人石床”及打坐留下的“屁股印”“脚掌印”等。民国时期,义宁老秀才苏介廷曾在洞旁石壁随题一联:

“尝访华岩异迹,已历千余载,禅床足印,隐约犹存,后学溯当时,无吕祖驾临,岂知长湮名胜境;仰观悬壁留题,又别几经年,石藓苔痕,依稀可认,前辞置何处,倘岳阳酒醒,再来明示旧佳章。”

传说华岩洞口的左侧石壁上,即所谓的吕仙“悬壁留题”处,有吕洞宾用指甲所题诗词,歪歪曲曲,如“蚯蚓走泥纹”,因年久风化,字迹多有脱落,但尚可辨认:

自别华岩四百年,如今诗迹尚依然;

紫霄洞境无人识,绿水桃花天外天。

一声霹雳惊催蜇,万汇含生斗艳开;

谁谓旧辞重金玉,何知今日又重来。

吕仙题壁下有清乾隆二十七年义宁县知事刘名廷撰写的《吕仙楼记》:“灵鹫秀峰翔舞,南下结古东岩,迥然异矣!再折而东,结华岩洞,丹崖翠壁,视前岩尤奇,游者谓此洞为粤西第一,信不诬也……庚辰岁,义人欲踵事增华,谋易洞外小庵为楼……落成于壬午之春正月,余以公余往观焉,登高四望,千里之胜如在怀抱,虽岳阳、黄鹤二楼不啻也!”

义宁县民请父母官刘名廷为落成的新楼命名,刘名廷欣然以“吕仙楼”名之。《吕仙楼记》通篇共489字,碑身用白银熔液涂抹,虽历时250多年,仍银光闪闪!

从宋至民国,历代文人墨客如方信孺、李师中、郑会龙等,在华岩留下了众多的摩崖题刻,人称华岩石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方信孺游华岩题写的《和纯阳华岩原韵诗》:

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尚依然;

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岩前绿水无人渡,洞里碧桃花正开;

东望蓬瀛三万里,等闲飞去等闲来。

字体苍劲有力,忧伤、惆怅与失落的意境中不失洒脱,极具艺术感染力!

方信孺(公元1177—1222年),福建莆田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嘉定年间任广西转运使兼提点刑狱,为广西高级行政长官之一。方信孺吏桂数年,好访名山古迹,多有碑刻传世,尤以桂林为最。

“诗翁仙去旧坛荒,云满宝山花子香;老尽游人春不问,杜鹃声里几斜阳”。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郑会龙这首刻于宝积山华景洞的《咏蒋诗翁故居》,不知何故亦同时刻于华岩洞,也许是华岩的神奇传说吸引了作者之故吧!正如梁士瞻的《华岩题壁》所言:“华岩洞里留仙迹,门自云封花自开;好景好诗留不尽,几番登眺去还来!”

华岩,绿野仙踪,值得你我登临一览的地方!

新闻推荐

临桂区五通镇:支部建在产业链农民增收得实现

本报讯(通讯员周荣华)今年以来,临桂区五通镇党委认真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大力实施“党建促农增收”工程,通过行业支部促进,示范基地带动、特色品牌推动,形成了规模养殖、特色种植...

临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桂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