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桂荣:身残志坚,种果养蜂让日子过得很“甜”
涂桂荣和他的冬季喂食蜜蜂“小发明”。记者刘健摄
涂桂荣在观察蜜蜂。记者刘健摄
□本报记者刘健通讯员黄社辉蒋艳凤
在灵川县潭下镇下涂家村,今年53岁的涂桂荣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一直以来,他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上学时,涂桂荣错失上高中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克服了身体上的不便,搞起了柑橘种植。此后,在县残联的帮助下,他还搞起了蜜蜂养殖。如今,他的生活过得和果子蜂蜜一般“甜”。
从小好学,但错失高中入学机会
“我从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父亲见我这个样子,就说送我去读书,以后找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我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基本上能在班级前列。”在下涂家村涂桂荣的家中,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把上学当成了自己最好的“出路”,因此也十分刻苦地学习。涂桂荣的父亲患有肺病,家里的田地也少,当时连交学费都比较困难,每天都靠红薯和芋头充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他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的想法更强烈了。
涂桂荣说,中考过后,他听说自己的成绩完全可以上高中,但他的录取通知书被阴差阳错寄到别的村委了。等他拿到通知书的时候,高中已经开学了,他也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又难过又绝望,好久以后才恢复过来。”涂桂荣说,后来他想到去学一些修理技术,但由于家里没有钱,最终也没能实现。
“我当时就想,我这辈子可能连媳妇都娶不上,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才好了。”涂桂荣说,所有想法都破灭以后,他只能接受“现实”,安心在家务农。
20亩椪柑因为黄龙病被全部砍光,一家人成了低保户
“因为我的腿不能用力,所以收获稻谷的时候,别人一担能挑80斤,我连一半都挑不了。还有搬打谷机的时候,我也只能走一步歇一步,过程比别人艰难不说,而且收成也要少得多。”涂桂荣说,他想着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平常就看一看书,想多学点种植技术。
涂桂荣拿出一些关于柑橘种植的书籍,告诉记者,通过看书他感觉柑橘比较容易种,而且价格也还不错。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向亲友借了100多元钱,准备尝试种植椪柑。
“当时我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买苗、买肥料等所有的钱都是借的,所以我的压力非常大。果子收获以后开始赚钱了,我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涂桂荣说,他种植了一亩地的椪柑,收成以后效益非常好,一年的收入能达到6000元。
涂桂荣说,种植椪柑赚到一点钱以后,他又陆续扩大了种植面积。
“我是1991年结的婚,那时候我种的椪柑已经有差不多20亩地了。结婚后,我老婆会帮我分担一些重活、累活,我们每天慢慢做,劳动的时间长一些,也能照顾好地里。”涂桂荣说,但是好景不长,1998年,他种植的椪柑生了黄龙病,紧接着又遇到了冰冻,20亩椪柑被全部砍光了。
“我花了10年的时间种出来的果树一夜之间全部就没了,我的那种难过简直没办法形容。”涂桂荣说,此后,他几乎没有了经济来源。雪上加霜的是,父母和老婆又相继病倒。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全家不仅吃不起肉,甚至连病人想吃西瓜都成了“奢侈”。
“政府在了解我的情况后,主动给我申请了低保,每个月有几百块钱,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才得到了保障。”涂桂荣告诉记者。
重整旗鼓搞产业,过上“甜蜜”的好日子
“2010年的时候,我又开始想种柑橘了。当时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品种换为沙糖桔。一开始我种植了3亩沙糖桔,效果还不错,一年有接近一万斤的收获。”涂桂荣说,后来他把沙糖桔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亩,还种植了一些南丰蜜桔。
在涂桂荣的沙糖桔田里,记者看到,他家的果树上已经密密麻麻挂满了果子。
“因为以前种过那么多年的柑橘,所以还算是轻车熟路,再加上镇里也会组织我们参加一些培训,所以种植沙糖桔倒一直比较顺利。”涂桂荣说,他比较喜欢琢磨,像嫁接管理、保花保果、花芽分化等技术,他都熟练掌握了。如今,他的果园最高每年能达到3万公斤的收获。
此外,灵川县残联还赠送给涂桂荣4箱蜜蜂。通过繁殖,他现在已经有了7箱蜜蜂。
村干部告诉记者,涂桂荣喜欢钻研,他“发明”的冬季给蜜蜂喂食的小器皿,让他家的蜜蜂存活率和繁殖率比别人家的高出很多。
“现在一箱蜜蜂一年产蜜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我是想着,通过繁殖,能多养一些蜜蜂就更好了。照现在的情况看,明年繁殖到20箱一点问题都没有。”涂桂荣告诉记者,目前这些蜜蜂已经开始产蜜,除了一部分卖掉以外,他还给家人留了一些。
“现在,我种的果子是甜的,收获的蜂蜜也很甜,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也一定会很‘甜蜜’。”涂桂荣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辫子物语》系列《书香》之一。(秦旺才作)《寂静的村庄》。(秦旺才作)《农夫日记》系列之《鸟语花香》。(秦旺才作)□记者李红...
灵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