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本报记者罗琦本报通讯员李成幼阳宁红在灵川县兰田瑶族

广西日报 2016-03-13 22:58 大字

本报记者 罗 琦 本报通讯员 李成幼 阳宁红

在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兰田村,提起“骆驼支书”家喻户晓。

“没有‘骆驼支书\’,哗哗自来水不会来。”

“我们村变化那么大,全靠‘骆驼书记\’啊。”

他们口中的“骆驼支书”,是兰田村支部书记苏腾光。

因苏腾光书记具有骆驼般敢挑重担的勇气,有骆驼般乐于奉献的精神,带领兰田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故村民都热情称呼他为“骆驼支书”!

1999年3月,时任村委主任的苏腾光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在这一岗位上他一干便是17年。

兰田村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是当时有名的“贫困村”。

穷,是当时兰田村的痛!

穷则思变。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摆在村支书苏腾光面前的第一大难题。

“村民就服能办成事的人。”他心里明白,只有办成事办实事,人家才能信服。

上任伊始,苏腾光带领村委一班人马,走村入户,摸底调查,想脱贫法子找致富路子。最终,他敲定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展毛竹低改项目,带民致富。

“我要先带头做试验,做好了村民们才会跟着我们干,如果失败了,村民也不会遭受损失。”苏腾光说。

初次试验,铩羽而归。

苏腾光不气馁、不服输,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2008年,他终于在自己承包的责任山上获得毛竹低改项目的成功,每年每亩增收500元。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村掀起了毛竹低改热潮。村民从中尝到了甜头,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

苏腾光并不满足于此,仍不断寻找更多新的致富项目,如种植罗汉果、脐橙、杨梅、猕猴桃、砂糖橘、辣椒及无公害蔬菜等。2014年,全村果蔬收入人均增收500元。

在苏腾光的带领下,兰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在3万元以上,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村民人均收入在全乡各村中居首,村民们纷纷住进了漂亮的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累点没什么,做一个村支书,就该做点事。”苏腾光告诉记者,自从当上了村支书,整天为了村里的事情忙忙碌碌,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一忙就是17年。”

“多亏了苏支书呀。现在我们出门就是水泥路,还安了太阳能路灯。”对于这些年来的变化,兰田村民阳文革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苏腾光上任时,村道大多都是一条条狭窄的土路,且两旁杂草丛生,雨天泥泞不堪。随着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苏腾光便开始着手筹资建村道,先后修建林区道路20公里,修建和硬化了多条村道,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这条正在施工建设的上下马安自然村至枫木根自然村的通村公路,计划修6米宽,长约6公里。”兰田村委龙胜寨村民小韦介绍说,修通了这条公路,可以改变库区移民乘船来乡办事的历史,受益人口达600多人。

“这条村道建成通车后,不懂水性的外来媳妇也不用担心不懂划船了。”苏腾光自豪地说,孩子上学、村民出行方便多了,竹木果蔬外运更省时省心省力了。

苏腾光在规划修路同时,还惦记着村民饮水难的问题。

“早晚不用去挑水,龙头一开哗哗响……”73岁的村民粟文俊手舞足蹈地唱起了歌谣,以这样的方式述说着村子的变化。

“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活方便多了。”小韦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今年为了解决龙胜寨人畜饮水问题,苏腾光千方百计争取到上级项目建设资金,终于让大家如愿以偿地用上了自来水。

苏腾光除了忙修路、忙引水、忙着脱贫致富外,还不忘给村民们“立规矩”——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整顿村风民风。

自从村规民约实施以来,兰田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偷盗现象大大减少,邻里间、婆媳间关系大有改善。

新闻推荐

灵川荷包豆成功套种大杯蕈

本报灵川讯8月12日,笔者从灵川县农业局获悉,该县在灵田镇正义村委宅庆村进行的荷包豆套种大杯蕈立体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试验地里实现了大杯蕈与荷包豆良好地共生共长。灵川县种植荷包豆历史悠久,特...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